分享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问题综述

 倩兮艾裳 2010-07-02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下,认为经济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假设竞争是均衡的是不可能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的报酬率必然不相同,这样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间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现将近期我国有关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做一综述,以期推动人们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化。

国外学者的研究有Denison在对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分析后,认为其中的12%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库兹涅茨(Kuznets1966)分析了美国1948~1966年经济增长状况,认为经济增长的10%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在此基础上,他利用20多个国家的数据进一步研究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

钱纳里(Chenery,1989)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一般性规律: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第一产业的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都趋于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上升,在工业化完成后趋于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一直处于上升,但在工业化初期变化较慢;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其优化升级必然会推动经济增长。

(一)对某个或某些省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胡琦、许峰(2004)利用上海市19812002GDP增长率、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及其对GDP贡献率,分析上海市的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上海市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是上海的服务业需要大幅度跨越,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必须提升,这是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双重需要。

许芳(2004)根据GDP的产值构成及劳动力构成,分析了湖南省1978-1999年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

高更和、李小建(2005)以河南省(19522003)为例,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演变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大体上服从Growth函数,具有长、短波复合变动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

余娟、吴玉鸣(2006)以产出函数模型测算了河南省1978-2002年间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

李延军(2007)选取样本区间为19782004年的产值结构S1S2S3及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I,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体可行性。

柯军(2008.01)选取安徽省1978~2006年三次产业产值数据,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状况,通过生产函数法来测定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明显,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规模,而且也影响着要素的生产效率,并且都是正向作用。

王琳(2008)采取样本区间为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长江三角洲16城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的水平。

夏泽义、许进杰(2009.01)采用1978~2006年湖南地区数据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的产出量、第二产业的产出量、第三产业的产出量以及第二产业中部分二级产业的产出量,即工业产值、建筑业产值、固定资本投资额、从业人员对对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第二产业对湖南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效率最高的是第一产业;最低的是第三产业。

林仲豪、陈方(2009)以广东省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载体,在对广东省1978-2008产业结构演变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引起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

谢毅、汪独友、曹林峰(2009.05)利用2000年至2007年江苏省及苏北区域的全部产业和各产业GDP的数值,测算苏北地区三次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及进行偏离—份额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在江苏省都处于劣势地位,使得该地区的总增长额小于假定地区的经济增长额。在苏北经济的增长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的作用显得较小。

郑春梅、方超、邝雄(2009)利用北京市19872007年各年三大产业产值以及从业人员结构的相关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建立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的经济计量模型,得出结论: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符合产业结构理论。

于雪原(2010.01)以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研究山东3个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分为产业结构偏离为负值、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值,产业结构偏离为正值、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值2种类型;产业结构变迁对山东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植战略优势产业,应成为今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梁林炜(2010.04)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来从区域环境视角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南北钦防四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对城市自身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用1998~2007年南北钦防的数据来建立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来从地区自身视角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证明得出结论北部湾地区总体的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中钦州、北海的区位优势弱于南宁和防城港,北部湾地区在广西这个区域环境下区位优势不明显和产业结构不协调。

() 对全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郭克莎(1995)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进行了研究,从资源配置效应入手,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间资源流动和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周振华(1995)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考察了产业结构内部关联的结构效应及结构弹性效应。并进一步把产业结构作为动态处理,分析产业结构与整个外部其《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2005)一书中,以产出函数模型测算了我国整体及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拉动。

吕铁、周叔莲(1999)采用1979~1996年全社会和三次产业各自的产出、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计算资源的再配置效应,采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得出结论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还难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产业结构的问题不仅存在于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之间,更主要的是在各次产业内部,尤其是工业内部的结构水平较低。

葛新元等(2000)对中国19521997年经济增长分析后,认为19%(19531975)9.8%(19791997)的经济增长是由经济行业结构调整贡献的。

丁霄泉(2001)通过实证回归分析了我国不同阶段的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出农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有很大贡献。

何忠伟、曾福生(2002)从生产函数出发,推导出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增长率分解式,并根据统计资料测算产业结构变动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

汪红丽(2002)对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变迁通过影响资本效率或经济规模刺激经济增长。

刘伟(2002)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制度改革和第三产业拉动,而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因此只有通过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蒋振声、周英章(2002.05)样本区间选为1952年—1999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预测方差分解等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521999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在我国存在着某种经济机制使二者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实际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而经济总量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不显著。

陈华(2005)采用我国1978年至2003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应用处理平稳数据的方法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了时间序列变量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考察时间序列变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证明了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同发展关系,认为在我国产业结构的次序逐步发展为二、三、一的结构将最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纪玉山、吴勇民(2006)利用1978~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惟一的动态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关系存在于根据协整方程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之中。

高更和(2006.03)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199420031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差异较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降低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结构调整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周毅、明君(2006)通过矢量夹角来计算产业转型指标,以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为评价标准,阐述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林善炜(2006)认为,从总体上来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总量增长;二是经济总量的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转换。

王伶(2007)采用近五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和GDP,利用产业结构变动的灰色相关度分析,得出结论,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相关度最高,达0.9096;第三产业次之,为0.8496,第一产业最小为0.6833。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度都比较大。可见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

徐铮等(2008)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以及人均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计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带动我国及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且和人均生活水平对产业结构变动是富有弹性的。

张晓明(2009.02)认为在大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道路上,还要注意科技人才的前期培养,唯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加快其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应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其中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刘志杰(2009) 选取1978~2007年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技术对我国1978~2007年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加快,但经济增长并不与其完全一致变化;同时,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相对变化对实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的变化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产业的影响是反向的,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影响是同向的。

段利民、杜跃平(2009)根据我国19852007年的统计年鉴,选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和GDP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进行观察。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其实证结果证实了结构主义者的观点:产业的结构调整与高度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汪茂泰、钱龙(2010.04)采用1992年—2007年度的IO表,对完全消耗系数、投入—产出系数进行实证分析,并具体测算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结论能够最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现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明显;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具有不相适应性。

黄烈亚、翟印礼、梁霁(2010.04)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中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与林业统计年鉴相关历史数据,利用1997~2006年全国26个省、市、区历年数据,得出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值(R)。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R值的省际差异与各年的离散程度;计算了10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率。得出结论: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林业经济具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处于次要地位的平均贡献率(M),同样对M值也进行了相应的空间差异分析。

(三)小结

从我国学者对某个或某些省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对第一、二、三产业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基本上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哪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看法不一,有的省份是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经济增长又反过来推动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同省份的影响程度不一,但基本上认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小。

对我我国整体的分析,大多数学者是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结论认为,在2002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制度改革和第三产业拉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近几年来,学者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而从最近一两年来最新的研究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太显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明显,两者之间具有不相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管理世界,1999(1)

[2]葛新元,王大辉,袁强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3]葛新元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4]汪红丽.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上海为例的研究(19802000)[J].上海经济研究,2002(8)

[5]蒋振声,周英章.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国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J] .财经论丛,200205

[6]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7]胡琦,许峰.上海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11)

[8]陈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503

[9]高更和.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

[10]纪玉山,吴勇民.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协整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当代经济研究,2006(6)

[11]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0626(2)

[12]李延军.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J].商业时代.20077).

[12]柯军.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811).

[13]王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统计数据[J].江淮论坛.20084).

[14]段利民.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Granger检验研究[J].生态经济.20097).

[15]张晓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02

[16]刘志杰.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算及其评价[J].统计观察.200923).

[17]郑春梅,方超,邝雄.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区域经济.200940).

[18]谢毅,汪独友,曹林峰.苏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城市问题.20095).

[19]夏泽义,许进杰.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01

[20]林仲豪,陈 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的统计数据[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911

[21]梁林炜,夏紫晶.北部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004

[22]于雪原.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1).

[23]黄烈亚,翟印礼,梁霁.产业结构变动与林业经济增长:贡献与差异[J].林业经济.2010

[24] DENISON E F. Why growth rates differ [M]New  York: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5 Massachusetts  Avenue,1976286

[25]西蒙·库兹涅茨著,常勋,潘天顺,黄有土,等译.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0-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