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堆肥的意義
近幾年來,廚餘堆肥製作似乎已成為社會與環保上的討論議題。而討論廚餘
堆肥,不免必須對堆肥的意義做進一步的討論。以下試從兩個角度來探討堆肥的
意義:
一、從廢棄物管理的觀點而言,有機廢棄物可藉堆肥化(composting)過程,迅速
將容易腐敗的物質轉化成穩定的、可儲藏的、易於運輸的以及可利用的堆
肥,來減少環保上的問題。因此,堆肥化已被視為處理有機廢棄物最重要的
方法。
二、從農作物生產與養份需求的觀點而言,由於有機材料的組成中常含不穩定且
易分解的成份,藉由堆肥化過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可將不穩定的成份轉化成
穩定的有機成份,最終產品除了可以用來改良土壤,更可供植物生長所需的
養分。因此,堆肥化過程可視為有機材料一個轉化與穩定的過程,過程中可
去除有機成份中不良因子,同時可提高有機材料的可利用性。
貳:堆肥的用途
堆肥的價值與堆肥的品質息息相關。經過良好原料篩選、調配與堆肥化過程
處理的堆肥可作為栽培介質,因為在園藝上,好的栽培介質必須有良好的理化
性,也就是具備保水性與透氣性,確保種子發芽或促進植物根系發展。如果是不
良品質的堆肥,例如含雜質過多(玻璃、石塊、塑膠袋等),或含過量的重金屬,
就不適合回歸農地,或許只能送至掩埋場,當作覆蓋垃圾用土。美國學者Harry
A. J. Hoitink(1998)曾將堆肥依據其品質與利用價值區分為7種不同的用途,包
括栽培介質、家庭園藝用培養土、田間苗木與草皮生產、表土(topsoil)、田間
農作物生產、土地復育以及垃圾掩埋場覆蓋土。
參:堆肥的品質
既然堆肥的價值與堆肥的品質息息相關,則那些因素會影響堆肥的品質呢?
個人認為堆肥的腐熟度與化學特性是決定堆肥可利用性的最重要因素。腐熟的堆
肥係有機材料的能量與養分已達到穩定的程度,而施用未腐熟的堆肥則有礙植物
正常的生長。至於堆肥的化學特性也是不容忽視,例如以工業污泥為原料的堆
肥,縱使達到腐熟度的要求,如果含有過量的重金屬,仍屬不良品質的堆肥品。
另外,原料若以熟食廚餘為主,則有鹽分過量的疑慮。
除此之外,堆肥的利用價值則受限於原料的種類與來源。由於堆肥業者往往
以處理廢棄物的角度來生產堆肥,並非以使用者或植物營養的角度規劃產品,因
此往往無法提昇產品的附加價值,例如以廚餘製成的堆肥,成份通常難以掌握,
一來是廚餘內容物五花八門;二來若原料水份過高,就必須額外添加水份調整材
料,因為原料的改變都會對製造過程產生影響,連帶影響到堆肥產品的理化性。
那麼就把廚餘堆肥推薦給休閒園藝趣味家或一般消費者,問題不就解決了
嗎?也不盡然。堆肥的品質也與堆肥的生物性有密切關係,堆肥化是好氣性微生
物活動的連續過程,透過微生物繁殖、呼吸所產生的熱與隨後的熱纍積效果,來
達到消滅植物病原或雜草種子的目的。由於廚餘可能含有人類傳染病的潛在因
子,如果廚餘堆肥化的條件不理想,有可能會影響堆肥使用者的健康,因此歐美
國家無不針對堆肥化過程中溫度與持續時間做規範,主要就是要進行病原的掌
控。
肆:結語
由於現代農業已朝精準施肥方向邁進,況且農地對農友而言是珍貴的資源,
我們應該慎防過多的雜質或過量重金屬與鹽分進入農地。
時代在進步,人對居住的環境更加重視,當多數人在鼓勵處理有機廢棄物做
成堆肥回歸農地的時候,農政機關與農民團體更必須責無旁貸的做好守門員的角
色,否則一旦所有經堆肥化的廢棄物全回歸農地,我們就會失去最珍貴的土地資
源了。
(御花園園藝資訊網 洪堯棟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