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局事帖》
曾巩(1019—1083)
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祏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以文章著名于世,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50卷行世,《宋史》有传。2009年11月23日北京保利秋拍之《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中曾巩书法作品《局事帖》以1.08亿元天价成交,创造了中国书法拍卖世界成交新纪录,同时创国内书法艺术品单件成交纪录,为世人瞩目。
![]() 曾巩《局事帖》 镜心 水墨纸本 29×38.2cm ![]() ![]()
《局事帖》书于印书纸背,仍能看出图书印刷的字痕,根据邦达先生《古书画过眼要录•津隋唐五代宋书法》一书考证。该帖为曾巩在通判越时任上所书信牍,时间应在熙宁十年(1077年)之前,曾氏约50余岁,书法结字修长,笔划清劲,为曾氏存世罕见的墨迹。
此帖书于北宋印书纸背,细察之,为《三国志》刻本。宿白所著《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一书在论述北宋时期雕版印刷的章节中指出宋真宗右文重儒,在藩邸时即令刊刻经史未有印板者,并引用南宋王应麟所编《玉海》之记述以佐证:“咸平三年(1000年)诏选官详校《三国志》、《晋书》、《唐书》……五年(1002年)校毕,送国子监镂板。”又 《玉海》第五十五卷《咸平赐三国志》条载:“(咸平)五年(1002年)四月乙亥,直秘阁黄夷简等上新印《三国志》……分赐亲王辅臣。” 可见,《三国志》最早的刻本为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而非南宋,且南宋翻刻北宋书板或南宋沿用北宋书板的情况亦有之。此外,《三国志》已作为宋真宗的重要赐品在亲王辅臣中收藏。 此帖经徐邦达先生过眼,经考证,认为这是曾巩在通判越州任上所写。在《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一书中,徐邦达刊出此帖,加以论述,其文如下: 此帖中说:“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又说:“去受代之期,虽云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那当然是在外任上所书。考曾氏曾通判越州(今逝江绍兴),后 来又知福州,两处离汴京多很远,而且都近海边,都可以说是“穷徼”。据《乾隆福州志,卷三一,职官四》曾氏知福州在熙宁十月八日到任,——“以度知员外郎 龙图阁知”。到次年(元丰元年)十二月,就由孙觉接任,可知本传中所谓“过阙,神宗召见,留判三班院”,就是在那一年,是没有满“受代之期”就去职的。因 此我以为这封信该在通判越州任上所写。时间应在熙宁十年之前《绍兴府志》说他通判越州在元丰中,那是错误的)曾氏大约五十余岁。“运勾”当是“发运司管勾文字”的简称。无党不知何许人,待考。 《局事帖》入明为项元汴、何良俊所藏。帖中钤“项元汴印、墨林山人、项子京家珍藏、得密、项墨林鉴赏章、檇李项氏家宝玩”诸多项氏鉴藏印,足以证明为其珍爱之宝。项元汴没有留下著录,这位收藏巨擘一生富藏书画,当时法书名画大多归于其天籁阁。韩国学者郑银淑的《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为目前研究项元汴之收藏较为全面的一部专著,书中对传世的项元汴书画收藏作了详细的统计与研究,《局事帖》被确定为曾巩的传世墨迹收录其中。 此帖清代已归于安岐,并著录在《墨缘汇观·法书》。之后,又经曾燠、王芑孙收藏。民国时,藏于著名鉴定家张珩及其家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朱家溍编《历代著录法书目》,此帖亦定为曾巩的书法作品。 曾肇(1047—1107)
字子开。建昌南丰人。曾巩幼弟。自幼聪慧好学,师承其兄曾巩。重儒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章法。容貌端庄,为人忠厚仁义。为官40年,历英、神、哲、徽四朝,在朝任过礼、吏、户、刑四部侍郎和中书舍人,对朝中事敢直抒胸臆;在14个州、府任地方官时,多有政绩,为人称颂。 王氏法书苑称其书谓“文昭公书如玉环臃肿。自是太平人物”。大观元年(1107)卒。卒后30余年才被追封为曲阜县开国侯,赠少师,谥“文昭”。
曾肇 尺牍《行复岁暮帖》 纸本 28.7x50.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