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窗说鸡年

 百了山人 2010-07-04

 

李元洛

中国诗歌中最初的鸡鸣,嘹亮在远古的《诗经》之中。“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女曰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鸡鸣》),这是《郑风》与《齐风》中传扬至今的雄鸡报晓的声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而《郑风·风雨》篇中的这一名句,今日也仍然为许多人所引用。不过,济济多“鸡”在这些作品中还只是配角,要独立地闪亮登场,还有待于“咏物诗”这一体式成立与成熟之时。如唐人韩翭的《观斗鸡偶作》:“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白日枭鸣无意问,唯将芥羽害同群。”唐代斗鸡之风甚盛,唐玄宗就曾修建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专司其事,其中一名叫贾昌的小儿竟因此大获宠幸。韩翭此诗,既是指斥人类的同类相残,更是鞭笞那些作威作福欺凌压榨百姓的权贵及其爪牙。指桑骂槐,言此意彼,无辜的鸡代有罪的人受过了。

古时没有现代的报时之器,日晷与铜壶滴漏之类,也是较后才有的发明,所以晨鸡一鸣,往往就是东方欲晓与已晓的标志,尤其是出门在外的旅人,对它分外看重,因而民间有“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俗谚,而晚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则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千古美辞。

一天之计在于晨。雄鸡啼晨,昭示时间之可贵,生命之可珍,于英雄有如黎明的号角,于志士乃惊心之警钟。《晋书·祖逖传》:“中夜闻晨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这是志在恢复中原的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南宋的陆游系文人而兼志士,他的作品中也多有咏鸡之作,有关咏鸡特别是咏雄鸡之作多达十余首,寄托的是壮心不已的远志,报国无门的悲哀,如“明星已高啼未已,云际腾上朝阳红。老夫抱病气已索,赖汝豪壮生胸中”(《新买啼鸡》)。魏源,是晚清著名的爱国者与思想家,他虽主要不是以诗鸣世,但他的《晓窗》却发人深省: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由“少”而至“老”而至“千古万代”,由个人而至千年万代所有的人,他们的岁月与生命,都无一例外地消磨在报晓的鸡鸣声中。但有的年轻人彻夜游乐,听到鸡鸣方才入睡,而许多老年人则鸡鸣即起。无志者消沉,蹉跎岁月,有志者奋发,建业立功。魏源具有拯世匡时的高怀远抱,他从鸡声着笔,写人生短促而时不我待,全诗如同催人警醒的暮鼓晨钟。

“鸡窗”,是书室或书房的代称,唐诗人罗隐《题袁溪张逸人所居》一诗,即有“鸡窗夜静开书卷,鱼槛春深展钓丝”之句。一年将尽之日,迎新送旧之时,我在书房作此小文,不惟期待自己“触底反弹”,更祈盼鸡年给人间世上和芸芸众生带来更多的“利好”消息。

(侯颖/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