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券交易进阶篇:基本面分析之盘口数据与布局思路

 大海---蓝天 2010-07-05
证券交易进阶篇:基本面分析之盘口数据与布局思路

  上一讲给大家讲解了影响股票市场的基本因素及市盈率对股票走势的作用。其实,市盈率的指标数据就显示在盘面图表中的数据栏中的盘口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软件显示的是动态市盈率,有的则是静态市盈率,两者之间差异甚远,如不能够明辨,则会对交易产生误导。所以,大家务必把概念搞清楚。

  今天,再讲几个有典型意义的盘口数据和如何根据趋势状态合理布局股票交易两个话题。

 

第一节 盘口数据的应用

一、量比:

  量比是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开市后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为盘口最为重要的数据。它反映的是当前盘口的成交力度与最近五天的成交力度的差别,这个差别大小表明盘口成交活跃度,能体现主力即时做盘的盘口特征。量比>1,表示此刻的成交手数已经放大了,如果价格上涨,则后市有望看好。量比<1,表示此刻的成交总手数已经萎缩,如果股价下跌,则后市可能继续下跌。

  如何使用量比指标呢?它与各种技术指标完全不同,量比指标依据的是即时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与之前连续5天每分钟平均成交量的比较,而不是随意抽取某一天的成交量作为比较,所以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盘口成交异动及其力度。从操盘的角度看,量比指标直接反映在其中,其方便快捷胜过翻阅其他的技术指标曲线图。 
  在即时盘口分析中,较多使用的是走势图和成交量,实际上量比及量比指标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工具。一般用户提到量比这一概念,往往想到量比排行榜,实际使用中当股票出现在量比排行榜上时,一般都已有相当大的涨幅,盘中的最早起涨点已经错过。

  从盘口的动态分析角度讲,光考虑量比数值大小无疑有一定缺陷。通常我们还可以借助运用一些量比技术指标来寻找短线黑马和把握短线机会。 

 

二、均价:

  均价是该阶段周期的价值中枢,是指盘中即时累计价格的平均值。将其的分时坐标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当日的即时均价线。在分时走势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白色曲线表示实时股价运行轨迹(股价线),黄色曲线则表示均价坐标轨迹(均价线)。均价线是多空双方盘中博弈的生死防线,是决定交易的关键,其运行方向直接表示市场将要发展的趋势动向。一般情况下,当开盘半小时后,股价线趋于运行在均价线上方,且均价线也向上,则今日或可上行看涨;反之,或下行看跌。

  如果确定交易,买点应放在均价线的下方,卖点应放在均价线的上方。即所谓的“高抛低吸”。

 

三、换手率:

  换手率也称周转率,指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它是最常见、最实用、亦最具参考意义的一个数据。通常以某股的交易股数与总股本的百分比来表示。

  例如,某股的总股本是一千万股,在成交股数累积也达到一千万股时,我们就说该股的换手率是100%,亦即是说理论上该股的所有股票都被买(卖)了一遍。但在中国股市由于有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如国有股、法人股)之分,因此计算时应以实际发生交易的流通股作为基准,否则不能真实地、精确地揭示其交易状况。

  除以股本(成交量)计算换手率外,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表达的,那就是“成交额”。以某一时段(例如一个月)的交易金额总量与其间的股本市价总值(在中国是流通股市价总值)的百分比来显示。这里的市价总值由于是不固定的,其索取办法要求又各有不同,这里暂不赘述。一般投资者取前一种办法按股本数计也就可以了。

  那么如何利用换手率来判断个股走势呢?形象一点说,换手率好比物理学中功率的马力:马力越大,汽车跑得越快;换手率越大,个股的动力也就越足。所以换手率高的个股,其股价的活跃程度亦高。反之,则是“冷门股”。我们在深沪股市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被称为“死亡板块”的个股,趴在某一价位长期不动,一天成交只有寥寥不足十来万甚至几万股,就属于这种情况。

  但是正所谓“静极思动”,如果某一只长期横盘、已被打入“被遗忘的角落”的股票,在经过充分的换手后(比如说换手率已高达百分之五六十以至七八十),突然放量,那就意味这个股可能要“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或起码也要有所表现一番了。因为长期的大量换手,使不同时期购入的投资者成本趋于高度一致,杀跌动力几近于零,已是跌无可跌了。这时候如有可以触发的契机、题材,很容易“轻轻一炒就起来”。不过介入这类的“冬眠股”,最好在放量起动时再跟进,免得太早买入被发往“无期徒刑”的“冷宫”。股价一旦起动,攀高更离不开换手率的支持。换手越是积极、越是彻底,股价升得越是轻快、越是欢腾。因为获利盘不断在换手的过程中被清洗,平均成本不断地提高,上行所遇的沽压也大为减轻。这时候的换手率好比飞机上的油量计,越是充足股价走得越远。

  既然如此,能不能笼统地说:换手率越高,股价就升得越高呢?回答则是否定的。在股价升得还不是很高,还处于拉升阶段时,这样说是对的。但当股价已升得相当高(例如已翻了一番乃至几番),已远离庄家建仓的成本线时,这样说就不见得对了。不但不对,而且恰恰相反:高换手率成为出货的信号。所谓“天量见天价”,指的正是这种情况。

 

四、外盘和内盘:

  除了上述几例盘口数据,在一些软件图表中还有一些其它的盘口数据,一般情况下大都一目了然,容易理解,往往这些数据也都对制定交易策略没太大指导意义。但是需要一提的是“外盘”和“内盘”。因为这一组数据在实时盘面中对投资者的心里因素影响很大。

  外盘也称委买;内盘也称委买。这不是实际的交易量,而是并未成交的委托单量。是对庄家往往利用这组数据来进行诱多或诱空。当庄家想派货的时候,就大量的挂委买多单,造成外盘数据很大,已达到诱多派货的目的;当庄家想吸筹的时候,就大量的挂委卖空单,造成内盘数据很大,已达到诱空吸筹的目的。当然,这是庄家的伎俩,并不是绝对的现象,投资者必须学会分析和甄别,才不至于被误导。

  观察外盘和内盘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分时成交量(细目)来进行判断。分时成交量是真实的成交细目,做不了假。当细目数据一直都保持在1位或2位数时,突然出现3位数或四位数的大单成交,就应该引起注意,这种现象尤其是发生在开盘不久或临近收盘时,我们则会从中嗅出一些走势迹象。

  委比和委差是对外盘和内盘的挂单量来进行进一步分析所产生的数据,也没有实际意义,故不予赘述。

 

第二节 确定操盘思路

 

  股票交易中,常常把投资周期分为长线、中线、短线三种投资模式。实际上所谓的长中短也没有一个明确界限,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或实际情况来划分操作周期。划分周期是制定交易策略的前提,也是执行交易计划的必要条件。并不能像一些盲目投资者那样,赚了不想走,变赚为亏;小套不想抛,深套割肉。本来是意图做短线,却被套牢而变成长线。凡此种种无策略无计划的投资交易,无论你眼下或赚或亏,最终都是一个“赔”字了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投资模式呢?

 

一、投资周期的定义:

  我们通常把短线称为区间操作(简称:区间单)。即所谓一个暂短周期价格的高点和低点所形成的阻力位与支撑位的区间框架。对于中国股市而言,短线的周期最好是以周(5个交易日)为一个周期单位;中线称为波段操作(简称:波段单)。即所谓一个相对短线更长时间段的峰谷起伏周期所形成波段价格高位与低位的框架。如果以一年来区分长中短周期的话,那么中线波段操作,可以理解为3个月左右;长线称为趋势操作(简称:趋势单)。即所谓一个比如一年以上时间段的趋势周期。

二、投资周期的选择:

  操作策略与操盘计划是要根据股市趋势状态而制定的。当股市处于低沉状态,股票价值普遍低估,此时应持长线投资思路;当股市处于高亢状态,股价价值普遍高估(即产生了巨大的泡沫膨胀),此时应持短线投资思路;中线思路就是波段操作,当然就应该选择在合理的价格估值区域。这样,也许大家对才去怎样的策略思路就能够有一个相对明确得的理解了。

 

  当然,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策略并不是如此简单。还需要我们继续学习研究和揣摩。有道是:学到不如“悟”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