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文迪:一个没被财富惯坏的女人

 灯下听雨 2010-07-06
[导读]人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都会找到美好的东西,使生活尽可能地完美。

她,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中国女人,却很少有人真的了解她的故事;她,是媒体大亨默多克的夫人;

她,拥有名望、财富、家庭和美貌,也有自身的奋斗和愿景,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在第一时间以个人名义向灾区捐出10万美元善款,并在戛纳电影节上与好友章子怡共同呼吁全球各界人士关注四川、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初见邓文迪

早在今年5月,便陆续听闻邓文迪来华的消息,频频传来。

终究按捺不住诸多好奇,对这位敢于颠覆自己命运的女子,由衷地有了专访的念头,且迅速付诸实施。经过多方的沟通以及MySpace.cn(聚友网)公关部的信任,我们得到了珍贵的专访机会,在采访的前一天,我与摄影总监卢北峰甚至去踩点,就地选好了拍摄方案,但好事多磨,由于日程原因,邓文迪无法参加当天的专访,面对诚恳的歉意,依然无法驱走心中淡淡的失望,然而心里却莫名的坚定,总觉得一定会再访到她。

因此,在8月,当聚友公司公关部告知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受聚友网(MySpace.cn)首席策略官邓文迪的热情邀请,做客中国并与聚友网友们会面,有机会做专访时,我并没有过多的意外,真正让我意外的是她——邓文迪,以及我与她那近三个小时的长谈。

邓文迪的外在形象,从外媒上,经常得见,她总是洋溢着一脸的笑容亭亭玉立在默多克的身边,伴其出席多种重大社交场合,十分东方。甚至在更多时候,会给我们一种感觉,她就是默多克的中国符号。

以东方的审美观点而言,身材高挑的邓文迪,尽管五官并不属于漂亮惊艳的行列,但却无人能否认她的美丽与风姿。

那天,邓文迪从清华大学回到聚友公司,由于交通原因,无法判断其到公司的准确时间,我便在楼层咖啡区等候,一群人很快经过,她们并无交谈,我只是看到了一个背影,但足以轻而易举地断定,一定是她。

因为,这是邓文迪。

很快,带着爽朗的笑声,她终于出现在眼前,大气、谦和、时尚、脸上灿烂的笑容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等待的焦急顷刻间化为一种莫名的快乐。与外媒的照片上相比,邓文迪本人更漂亮,轮廓十分清晰,妩媚的眼睛在不笑时眼神有些凌厉,直指人的内心,令人无法招架,可惜在大部分时间里,她都笑意盎然。鼻梁与颧骨很高,脸形削瘦,肤色小麦,波浪长发,身材好得无与伦比,很难想象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声音洪亮,开怀大笑,与好友名模李欣狠狠地熊抱,对化妆师盛情相谢,因为晚到,对我们坦诚致歉,对摄影师礼貌尊重,一切自然而真实,我在想,这便是邓文迪了,她所拥有的感染力,只要她想,便足以使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快乐起来。

一个小时后,摄影师恋恋不舍地收工,与邓文迪握手道别,邓文迪玩笑说可不能把她拍得太难看,殊不知,她那明朗的幸福笑容在镜头中是那么璀璨夺目,至少在我十年来的采访生涯中,从未见人能够在镜头前笑得如此生动真切自如,且毫不掩饰。
 

顺理成章不成般的人生

“我觉得慈善是每一个有善心的人都可以做到的。我一直相信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得到很多快乐,我希望在我的带动下能有更多人来帮助别人。”

她18岁时离开中国,14年以后回来,她的名字成了文迪·邓·默多克。她嫁给了那年69岁的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总资产超过600亿美元的新闻集团,从此诞生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王后”。有好事之人预言这个家族的麻烦来了。尽管邓文迪一再向世人表明自己爱情的纯洁性,但是默多克毕竟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掌管着600多亿美元资产企业和100多亿个人资产的超级富豪。尽管如此,默多克与邓文迪婚后的甜蜜生活一直持续着,因为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从一个“工作狂”变成了一个“生活享受者”。默多克的亲密助手形容邓文迪是一个出色的工作伙伴,她虽不擅长社交,但却聪明过人;她并非天香国色,但却和气温柔,极大地缓冲了默多克在工作中的压力,使他能够经常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

她曾说,“我是一个进取上进的人。无论做什么,我都尽心尽力。在家人和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总是随时伸出援助的双手。人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都会找到美好的东西,使生活尽可能地完美”。

邓文迪出生在中国东部一个并不大的城市徐州,后来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全家搬到了广州。她的父亲是广州一家机械工厂的厂长,母亲的职业不详,另外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兄弟。他们全家六口住在一套三居室的公寓里,以中国的标准来说,谈不上宽敞,但也绝不狭窄。至于邓文迪自己,也算得上是一名好学生,成绩一向不错,还是学校排球队的成员。

16岁时,她考入广州医学院。应该说,到此为止,邓文迪的经历和大多数的中国城市女孩并没有什么不同。换句话说,我们和她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无论是对谁,成功都很遥远,但机会是均等的,就看怎样去把握了。很显然,邓文迪没有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1987年,极不经意的一次机会,她认识了一对从美国加州来的夫妇,并得益于他们的帮助,1988年她拿到了赴美学生签证。两年后获得了美国绿卡,赴耶鲁大学攻读工商管理。

1996年,邓文迪从耶鲁大学毕业,准备谋求到香港发展。这时,命运之神再次垂青了这个女孩,邓文迪获得了她一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机会。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邓文迪恰好坐在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董事Bruce Churchill旁边,当时这位先生正准备上路前往香港担任Star TV的副首席执行官。

一生中,我们能有多少次这样的机会与这样重要的人士相遇呢?我们是不是会因为胆怯,或是没做好准备,而就这样与幸运女神擦肩而过呢?反正,邓文迪不会。

尽管缺乏在娱乐业的从业经验,但凭着常青藤学校的商务学位以及精通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的有利条件,飞机还没到香港,她已轻而易举地谋到了卫星电视公司总部实习生的工作。之后,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段。

不管人们怎样评价邓文迪,必须要承认的是,她相当聪明,被耶鲁教授称为“Super”学生的并无多少人,而且有着极强的感染力、热情、乐观、自信、执著,还有梦想——许多人称之为“野心”,姑且不去论它。

因此,她有着如此不一般的人生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邓文迪的风格

直接、爽朗、说话办事干干脆脆。她的语速很快,无论是说中文还是英文,总能很快把话题和你所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她的热情很富有感染力,你会不由自主地和她变得很熟悉、没有距离。这就是邓文迪的风格,每一个接近她的女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探求她的魅力所在,我知道,那是因为一场豪门传奇婚姻带来的好奇。1999年6月,一个名叫邓文迪、在所有社交场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女人,嫁给了世界级传媒大王——新闻集团的默多克,这位大她很多、富可敌国的著名丈夫,从此带给她无法回避的事实——邓文迪本人也成为最具价值的新闻人物,无论他们的意愿如何,名望和财富、猜测和传说总是相伴相随。  

与听到的不同,我所认识的邓文迪几乎比一个外企的海归更加中国化,她总是极快地说着纯正的普通话,待人热情,随时感谢所有身边的人,即便是在拍照时为她联络司机的编辑助理,也会得到她的临别拥抱。在派对上,她会把可能对你有帮助的朋友一股脑儿地介绍给你,即便从美国飞回来的第二天赶早为我们拍照,也细心地准备好自己钟爱的珠宝和Wolford丝袜,(当然,特意从美国带来的晚装却被粗心忘记在飞机上,她倒是非常潇洒地当笑谈来讲,看不出一丝懊恼)。认真地对待造型师的建议、认真地与记者交流,一点也没有傲慢或者隔阂,更多是朋友似地谈天,从化妆品到设计师,从孩子到老公。后来我们发现很多共同的朋友,于是话题便更多了起来,她因为知道我们即将采访Diane Von Furstenberg,甚至立即抓起电话打给她,热情为我们联络起来。就是这样快乐、随意的样子,让我们渐渐忘记了她那著名的夫姓,和她的招牌笑容一起,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活泼真诚热情的Wendi(这个直接用汉语拼音拼写至今的名字本身,一直书写着邓文迪心中的中国情结)。
 

美人与旗袍

其实在没有见到邓文迪之前,对她真的是好奇到了一定程度,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那个传言中与默多克一见钟情的晚宴上,有着许多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如许戈辉、鲁豫、曾子墨等等,为什么就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邓文迪呢?

见过之后,几经斟酌,终于有了答案。

邓文迪总是心里惦记着孩子与先生。见了好友李欣,忙不迭地就问她关于中国瓷器和中国画的各种专业问题,口头禅是:我老公喜欢,我得给他弄一套。看着她轻松自然地将这个世界传媒大亨变成她嘴里的老公,如此的坦然亲密,不禁心生错觉,或许她过的本来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是,亦不是。

拍摄过程中,邓文迪总是有本事让现场所有的人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而她自己爽朗的笑声也是不绝于耳。我们的沟通十分顺畅,如果不是宾馆里还有两个孩子在等着她回去吃晚饭,我想她并不会吝啬她的笑声与时间。她很健谈,我们也找到了许多共同的话题,其中包括旗袍。

旗袍,历来有一种冷艳的忧伤,有一种繁华落尽的沧桑,它以最地道的中国面料、图案和工艺,把东方的女性衬托得婀娜多姿,风韵十足。有人说衣服是女性的第二肌肤,旗袍作为女装里的极品,就更是女人们永远与众不同的肌肤了。很可惜,及膝旗袍成了我的工作装,在大多数的采访中,很多时候,由于事先无法估量场合礼仪,及膝旗袍就成了我最为稳妥不会失礼的选择。相约邓文迪这天,我正高烧未退,为了使自己看上去精神一些,我穿了件黑底红白字的旗袍。而邓文迪是那么光彩夺目地出现在我眼前,魅惑的紫眼影,优雅的深紫V裙,炫目的天蓝小晚礼,十分国际化,惊叹于她把握西方时尚文化精髓的能力与美丽。但,在电梯里,她打量了好几遍我身上的旗袍,认真地说:其实我很喜欢旗袍。她详细问及出处,这让我非常意外,原本以为,接受美国教育且拥有美式家庭在美国生活如此经年之久的她,早该淡忘东方文化中原本就很细微的婉约之风旗袍之美,但她没有。

旗袍是保守的,高耸而圆润的领口充满了含蓄、娴熟和内敛的意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女性特有的传统美德和矜持心态,十分东方,或许,在邓文迪的心里,旗袍从未远离。

旗袍又是很野性的,这体现在旗袍的开衩上,尤其是那种高开衩的旗袍,让女性的一双玉腿在若隐若现中闪射出无穷的撩人风韵。这样的美,使得中国女性在含蓄上平添了几分奔放,在稳重里又增加了几许风情,在娴静中又洋溢着不少妩媚,有着些许西方的意味,从这一点而言,与邓文迪奔放热情的性格倒颇有几分相似。

邓文迪既看重自己的婚姻与生活,却又从未放弃过追求事业与自我,她可以为了丈夫与孩子十年一日地守护着家庭的港湾,亦可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出手干脆,征战商海。

因此,对于这个看上去大大咧咧,笑得没心没肺的传奇女子,我得出一个奇怪的结论,邓文迪与旗袍,很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