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蒙古文字母对照表 手 写 体2、满文 满文分老满文、新满文两种,老满文又称“无圈点老满文”, 于1599年仿蒙古文创制,1632年进行了改造,成为新满文,或称“有圈点满文”。 老满文仅使用30多年,留下的文献不多,最著名的是《满文老档》等后金时期的档案, 还有一些碑铭、木牌等。3、察合台文 察合台是成吉思汗次子,其封地在天山南北路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13世纪初建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文是13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操突厥语的民族使用的文字,因通行于察合台汗国而得名, 是现代维吾尔文的前身。 察合台文文献十分丰富,包括文史哲、政法、医药、天文、地理等多方面内容, 最为著名的有《拉失德史》、《突厥大词典》、《福乐智慧》、《真理的入门》 等。这些文献对研究突厥语诸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重要价值。 以下察合台文古籍大多是黄文弼先生于1927年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时从新疆收集来的4、突厥文 突厥文是古代突厥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六世纪的突厥汗国、八世纪的回纥汗国、九世纪的高昌回鹘王国都使用过这种文字,流行地域在西伯利亚、蒙古、叶尼塞河流域、甘肃、新疆和中亚一带。这种文字遗存的文献极少,主要是一些碑铭,另有一些写本在敦煌、新疆等地发现。 《苾伽可汗碑》立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汉文部分为唐玄宗所撰,内容与突厥文无关,碑阴及两侧为突厥文,内容为歌颂苾伽可汗之武功,为其侄药利特勤撰文。 后突厥汗国与唐朝关系密切,苾伽可汗死后唐玄宗派出大臣前往吊祭,并派工匠协助立碑。此碑原在蒙古鄂浑河流域的和硕柴达木湖畔,1889年被发现,其旁还有《阙特勤碑》,本拓片系光绪年间拓本。
5、西夏文字 西夏(1038-1227)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其地域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 陕西北部、内蒙西部和青海东北部。西夏文创制于1036年,这种文字借鑑了汉字某些造字方法, 又有自己的特点。西夏文的创制对西夏文化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这种文字不仅在整个西夏时期使用,西夏灭亡之后仍延续了几百年之久。 西夏文文献数量丰富,种类繁多,除大量佛经外,还有汉文典籍译本、法律、 历史、文学、字典及碑铭、官印、钱币等。 下图文献为佛经,1917年在宁夏灵武出土,1929年国家图书馆以重金购入。
6、藏文是公元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派遣大臣到印度学习, 参照梵文结合藏语的实际情况创制而成的。 藏文古文献在现今民族古籍中数量最多,按其时代可分为吐蕃时期的古藏文文献 和13世纪至19的藏文古籍。 吐蕃时期的文献主要有三类,一是写本,如敦煌经卷,二是金石铭刻, 三是简牍。11世纪以后,历代藏族学者撰写和翻译了大量藏文文献典籍,明清两代在内陆和西藏 刻印了大量图籍,抄本图书更难以数计。 下图藏文古籍是著名藏学家于道泉先生收集的
7、契丹文 契丹文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契丹族使用的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 大字创制于公元920年,脱胎于汉字,约有一千字以上。小字是迭刺受回鹘文启示而创制的。 契丹文约使用了三百多年,1191年后逐渐废弃,历元明清几百年来无人认识。 直到上一世纪20年代方被发现。 契丹文文献主要是石刻碑铭。由于研究契丹文的参照资料十分缺乏,几十年来, 只解读出官职、年号、干支等少量的词汇,大多数内容尚未破译, 故被称为“二十世纪之谜”。 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契丹数字8、女真文 女真文分大、小字两种,大字是金太祖阿骨打天辅三年(1119)仿依汉字为基础制成的, 小字在天眷元年(1138)参照契丹字创制颁布。至今传世者以大字为多, 但对此亦有不同看法。女真文文献形式有图书、碑铭、铜镜、印鉴、题记等, 女真文在宋代史书中便有记载,但以后变成了死文字。直到道光9年(1829),才有人注意女真文, 19世纪末以后,随着女真文文献更多地被发现,中外研究学者也不断增加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女真数字
9、维吾尔文字母维吾尔文(阿拉伯文)数字
10、阿拉伯文
阿拉伯文韵母
11、哈萨克斯坦文字12、俄罗斯文(西里尔)字母13、克什米尔文辅音字母
克什米尔文元音字母14、波斯文字母
波斯文数字
15、回鹘文 回鹘文是古代维吾尔族使用的一种文字,约9世纪末逐渐取代了古代突厥文,成为当时新疆和中亚地区通行文字之一,15世纪后被废弃不用。 回鹘文文献较多,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用回鹘文翻译了大量佛教典籍。敦煌藏经洞和新疆吐鲁番等地的考古发掘中都发现了大量回鹘文文献,其中除宗教文献外还有社会经济文书和文学作品。 回鹘文对其他民族产生过深远影响,13世纪蒙古人利用回鹘文字母创制了蒙古文,16世纪后满族又接受这种字母创制了满文
来自: 红山辽水 > 《我的图书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几种少数民族古文字
几种少数民族古文字。在少数民族古文字中,比较突出的有契丹族的契丹文、女真族的女真文、党项族的西夏文、突厥族的突厥文、回纥族的回纥文、藏族的藏文以及蒙古族的蒙古文和八思巴文、满族的满文等。...
追寻消失的古代少数民族文字
追寻消失的古代少数民族文字。回鹘文: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称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附属于突厥汗国,743年灭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变迁
柔然灭亡后,北方大草原先后为属於突厥语族的突厥、铁勒、回纥所控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四世纪建立,游牧于今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柔然是继匈奴、鲜卑之后统治北方草原的民族,在西元402年建立...
千年若干文字译本 《千字文》在古代这么火?
千年若干文字译本 《千字文》在古代这么火?回鹘本《千字文》译者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相结合的方法,甚至为了方便读者,直接在回鹘文中...
保护挖掘民族古籍,传承发扬中华文化
第二,民族古籍由 3 个部分组成: 用少数民族文字记录的古籍,此类古籍既是民族古籍重点部分,也是民族古籍代表性部分; 汉文记录的少数民族古籍,此类古籍弥补民族文字古籍的不足; 少数民族口碑文献,部...
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里去了?
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里去了?目前,我国56个民族,可为什么没有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10个民族的最后结局
NO.2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NO.3 乌桓被曹魏消灭NO.4 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NO.5 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NO.6 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
当初的祸国殃民的“五胡乱华”五胡今在何处
而这个时候北匈奴日子也不好过,不仅仅汉和南匈奴合在一起收拾它,鲜卑也盯上了越来越衰弱的匈奴,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东汉的时候窦宪又...
敦煌藏文写本Pt.1283号新释
巴科先生毫不犹豫地就把霍尔人考证为回鹘人[2]。“在蒙古大回鹘人一侧,摩尼教(世俗)声闻者们都努力寻求,或者是邀请一位摩尼教尊者,并...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