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著名书画家 倪元璐 书法集

 榜上有名 2010-07-07
明代著名书画家 倪元璐 书法集
 
倪元璐(1593-1644)
 字汝玉,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天启二年(1621)进士。历官至户、礼部尚书。崇祯末年,李自成陷京师,自缢死。福王谥文正,清谥文贞。

   天启七年(1627)出任江西乡试之主考官,时宦官魏忠贤垄断朝政,败坏纲纪,元璐出考题讥讽之。思宗即位,诛魏忠贤,元璐才倖免于祸。

   元璐素负时望,亦渐获重用, 思宗颇欲用之,然却因此深遭小人所忌,而蒙谗言罢归。元璐自此深知朝政不可为,从此绝意仕途。崇祯十五年(1642)闻清兵入至北京,北京震动,求救兵于天下,元璐毅然尽鬻家产以征兵,募得死士数百人,驰赴北京。并向思宗陈述制敌之法,思宗拜为户部尚书,深恨不能早日用之。三月,李自成陷北京。城陷之日,元璐整衣冠拜阙,曰:“以死谢国,乃分内之事。死后勿葬,必暴我尸于外,聊表内心之哀痛。”遂自缢。

   元璐书画俱工。其书法学颜真卿。清吴德璇《初月楼论书随笔》评曰:“明人中学鲁公者,无过倪文公。”其书深得鲁公厚实劲健之笔意,而更为劲峭,结体趋于扁方,呈欹侧之势,以险寓正,风格奇倔刚毅,于明末自成一格。行草书用笔苍古劲爽,结字跌宕奇逸,章法字距茂密,行距宽疏,注重节奏变化,书法以气骨见长。秦祖永《桐阴论画》中说:“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康有为曾评:“明人无不能行书,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传世作品有《舞鹤赋卷》、《行书诗轴》、《金山诗轴》等。著有《兒意内外仪》、《倪文贞集》。
自书卜居诗轴

扇面 点击浏览大图

草书五言诗扇面 金笺 纵17.3厘米 横53厘米
来自中国嘉德2005秋季拍卖会 估价:42,000 - 52,000 成交价RMB:253,000


钤印:倪元璐印
题识:旧作。元璐。

按语:倪元璐是晚明时刚直节义之士,肩负着士大夫忠君报国的沉重压力,时势的不堪和官场的腐败,他的抱负终难实现,由是只能借书法来发泄胸中的郁勃。他的书法受颜鲁公、苏东坡影响而绝不为成法所拘,往往纵笔疾书,随心所欲。但天份既高,学养又富,故能触类旁通,风标独领,虽纵横使转,看似绝不经意,但声情并茂,气韵优雅,个人风格十分强烈。此扇所录诗作,有一竖幅作品传世,读者可以对照判断。

自书卜居诗轴 点击浏览大图

图片由长田散人提供

倪元璐《草书五言律诗轴》 绢本 纵165.0厘米 横47.3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高岛菊次郎氏寄赠)

行书谢翱五律诗轴 上海博物馆藏

绫本 纵157.1厘米,横41.5厘米
此书为行书录宋代谢翱五律诗,其用笔苍古劲爽,结字跌宕奇逸,章法字距茂密,行距宽疏,注重节奏变化,尤以气骨见长。

倪元璐(1593-1644)


行书七律诗轴 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此件为倪鸿宝自书七言律诗一首,时当重阳佳节前后,又逢病体方愈,知友见访,心绪欢愉,画面呈现一种步履稳健,顿挫有节,而又神采奕奕的韵致。倪氏传世墨迹不多,且多属绫本,此件为少见的纸本。点画奇崛,墨采飞动,章法谨严,笔势特为沈郁,与鸿宝其他习见行草书风之偏于痛快者异趣,是倪氏作品中难得一睹的经典之作。
释文:世事悲欢无过吾,重阳咒饮小春脯。老夫自避一头地,仙史群栘六甲厨。语语白虹飞宝剑,人人玄鹤舞明珠。心知载酒齐来意,其奈侬亭半字无。 ——杨伯祥诸子移 尊草邸 时病方愈 似予安仁兄吟 伯正之 元璐
印—倪元璐印 太史氏
收藏印—木轩审定 啸波宝藏贤遗墨 仁和高邕 涡阳马氏珍藏

倪元璐《自书旧作诗轴》绫本 125×49cm 湖北省博物馆藏 点击浏览大图

草书轴 纵120厘米、横43.5厘米。

行书五律诗轴纵177.8厘米、横48.2厘米 绫本 广东省博物馆藏

  杜牧《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明,倪元璐书,纸本,立轴,纵128.5cm,横93.1cm,行书,4行,35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由网友前山提供

  释文:

  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元璐似千岩辞丈。

  本幅钤“倪元璐印”、“鸿宝氏”印。收藏印有“师守玉印”、“蒯寿枢家珍藏”、“师氏春德堂藏”。

  此为倪元璐书唐代诗人杜牧七绝诗《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在明代末年书坛上,倪元璐与黄道周的书法共具奇倔特色。首先,结构安排上欹斜交错,险峻恣肆,多姿而奇伟。其次,在运锋的流转、顿挫中融入了更多的沉郁和涩拙之笔。点画亦支离而诡异,颇具风骨凌厉之气势,风格独标。清末康有为曰:“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

行书七律轴 纸本 158X73.5cm 西泠印社藏
资料来自《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西泠印社出版社)

倪元璐《草书五言律诗轴》
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尺 寸: 160.5×46cm
估 价: RMB 500,000-700,000(元)
成交价: 1,078,000(元)
简 介: 钤印:倪元璐印、太史氏(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倪元璐》29、31印,744页)
题识:题冯祯卿给練画石,书似宾日世丈正。元璐
说 明: 附包装木盒三件。木盒内书:“余原无鉴识,然如倪文正其人其书皆所常钦,故一披展之际了然无所疑。此幅杨君藏之,真可羡也。八十老人湖山愿题。”
按语:倪元璐此书,已由中年时期的激越跳荡,顿挫方峻,聚散分明的凌厉书风变而为圆转重实、舒缓从容,字距连绵而行间疏阔的稳健浑脱风貌。应是他晚年成熟之作。在晚明书坛,他和黄道周都是刚直节义之士,书法亦奇倔俊爽一变董其昌、邢侗等人华美秀劲的传统书风,个性极其鲜明。民国时潘天寿、来楚生等皆顶礼摹学,对近人影响极大。此轴是真迹,想定能得到识者的珍爱。
拍卖日期: 2005-05-14
 
尺牍



行书尺牍 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行书尺牍 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行书尺牍 美国宝蒙堂燕登年藏 选自《明名贤书信手迹》

释文:

   昨仲袁兄薄暮过从,语次及贵乡备兵,使者旁求後身甚切。冯留老不敢当之意甚坚而决矣。弟不揣敬举所知,敝乡徐亮生诚人龙,其才品气概敝里无双,当年督学楚中。杨大洪诸老赞之太过,志老既得祸即以终养告归,幸以外吏免缯缴汤火,然淹疏已久,服阕於今。将一年两台交章荐之,不一而足也。以此人当贵乡重地,当无所不办。且其气义如云,尤任足下器。

   弟如於□□□抑扬套语,即非人矣。

   惟□□□□弟事,夜来熟对,定无寤。此老既□□求归认状,尚肯留弟此中乎?南天两席必有以处我,可不斡旋。年翁以为何如?

   弟名草具

   【按】此帖所致何人不能确指,惟帖称对方为年翁,当为同科或同窗。又此中所谓杨大洪者,即杨涟,字文孺。万历三十五进上,其余所及之人尚未考知。

美国宝蒙堂 燕登年藏 刘崇德 释文
《明名贤书信手迹》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晚明书坛巨匠——倪元璐
■赵庆丰


倪元璐《金山诗轴》

    明代是继宋、元之后,帖学书法又一次发展和普及的历史时期。继宋代之后, 朝野间掀起的丛帖汇刻之风, 给明代书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明代书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法帖传刻十分活跃。其中著名的有常姓翻刻《淳化阁帖》于泉州的《泉州帖》;董其昌刻的《戏鸿堂帖》;文徵明刻的《停云馆帖》;华东沙刻《真赏斋帖》;陈眉公刻苏东坡书为《晚香堂帖》等。其中《真赏斋帖》可谓明代法帖的代表。《停云馆帖》收有从晋至明历代名家的墨宝,可谓丛帖之大成。 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到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至永乐、正统年间,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先后入直翰林院和文渊阁,写了大量的制诰碑版,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台阁体”。士子为求功名也竞相摹习,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使书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
    明代近三百年间,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有造诣的大家,像“吴门书派”,“明末四家”,但纵观整朝没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所以,近代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总结说:“有明一代,操觚谈艺者,率皆剽窃摹拟,无何创制。”晚明书坛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倪元璐的书风是在近三百年死气的风格上的反叛,是对艺术情趣和个人性情的张扬。
    在学书的道路上,倪元璐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以雄深高浑见魄力,书风奇伟。黄道周曾在《书秦华玉镌诸楷法后》云:“同年中倪鸿宝笔法探古,遂能兼撮子瞻、逸少之长,如剑客龙天,时成花女,要非时妆所貌,过数十年亦与王苏并宝当世但恐鄙屑不为之耳。”正如黄道周所言倪元璐在植根传统的同时,又在竭力寻求变化,其学古人,灵活变通,学到举一仿三。其受益苏字,便能将苏字的扁平结字特征,反其道地化为偏长狭瘦的自家构字法则;学王字,却能把王氏书中居多的方笔,变成自己腕下能随机生发的圆笔;晚年用力颜字,去其“屋漏痕”意,书风渐趋浑沉,又能将揉、擦、飞白、渴笔等技法引入其中,借以丰富作品内涵。
    倪元璐的行草书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人曾戏称“刺菱翻筋斗”,其棱峭生动之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书法风格的形成,除了他善于从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等古人的经典中得到滋养,更在于他的“新理异态”使其能自出新意。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明人无不能行书者,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在古代书法的品评中,用“异态”二字称誉,所见只有宋代的苏东坡称张旭的草书“异态生动,号称神逸”,明代的项穆评颜真卿的书法:“独其《自叙一帖》,粗鲁诡异,且过郁浊,酷非平日异态”。康氏所说的“新”与“异”,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同于一般的明人书法;二是不同于一般的帖学书法,这二者对于倪书来说是统一的。倪元璐书法有明人行书流便秀雅的特点,又有涩劲朴茂的风貌,其源出于帖学书法,又含有碑学特别是六朝碑学的特点。我们可以以《金山诗轴》为例来分析。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气质、人生观的无所掩饰的表露。此幅诗轴是倪书的代表作,整幅看来透射着一种苦涩的辣味,是众多抒发情怀书作中的精品。
    此轴既以风骨凌厉,“异态”高古,清劲奇趣,格调旷达的特点,展现出明代气势豪迈、奔放的书风,行书流利犹如“凌鱼奋尾,骇龙反拘”,体现明人行书流便秀雅的特点,但又以其不求表面点书之精,这就超越了明代书法的一般风格,能惟求气势之盛,集形、意、气为一体,依意而生、率真天成,把明代的书风推向情与美相结合的道路,从而能达“通神”的极高境界。此其一。
    其二:细度他的墨迹,结字多抬高右角,竭尽倾斜交错,危绝救应之势。如果说倪元璐的这幅书法很讲究造型的话,还不如说他更善于用笔,他在用笔上直落直收,斩钉截铁,笔画恣意,给人以刚劲畅达之感,其墨浓而厚笔画重而沉,方整中见婉遒,可窥篆、隶之意趣。加上笔画字型的粗细大小变化,墨色浓湿干枯交替,却又出现险劲中寓古雅的韵律。这就超越了他源出的帖学、碑学书法,将所学融入自己的创造,使之“下笔磊落无俗气”,难怪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正像清代的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说的“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他突破了明末柔媚的书风,创造了具有强烈个性的书法,对清末民国初年的书风有过一定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