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多项选择
(1) 集成测试的原则:(A、B、C、D) A、需要为其分配足够的资源和时间。 B、需要经过严密的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C、应重视测试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与应用,不断提高集成测试效率。 D、应该注意测试用例的积累和管理,方便进行回归并进行测试用例补充 (2) 集成测试需要关注以下问题:(A、B、C、D) A、实现子功能的模块组合起来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总体功能 B、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C、全局数据结构的测试 D、共享资源访问的测试 (3) 集成测试内容有:(A、B、C、D) A、接口测试(函数接口和消息接口) B、全局数据结构测试 C、集成功能测试 D、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4) 集成功能测试主要关注:(A、C、D) A、被测对象的各项功能是否实现; B、模块间的接口包括函数接口和消息接口 C、异常情况是否有相关的错误处理; D、模块间的协作是否高效合理。 (5) 模块间的接口包括:(A、B) A、函数接口 B、消息接口 C、全局数据结构 D、局部数据结构 (6) 对函数接口的测试,应关注:(A、B、C、D) A、函数接口参数类型的一致性 B、函数接口参数个数的一致性 C、输入/输出属性的一致性 D、输入/输出范围的一致性 (7) 消息接口的测试,应关注:(A、B、C、D) A、收发双方对消息参数的定义是否一致 B、消息和消息队列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C、消息的内存是否在发送过程中被非法释放 D、有无对消息队列阻塞进行处理等。 (8) 全局数据结构测试须关注以下几个角度:(A、B、C、D) A、全局数据结构的值在两次被访问的间隔是可预知的; B、全局数据结构的各个数据段的内存不应被错误释放; C、多个全局数据结构间是否存在缓存越界; D、多个软件单元对全局数据结构的访问应采用锁保护机制。 (9) 共享资源测试需关注:(A、C、D) A、是否存在死锁现象 B、系统资源的极限使用情况 C、是否存在对共享资源的破坏性操作 D、公共资源访问锁机制是否完善 (10) 资源极限测试关注:(A、C) A、系统资源的极限使用情况 B、是否存在死锁现象 C、软件对资源耗尽时的处理 D、公共资源访问锁机制是否完善 (11) 性能测试包括:(A、B、C、D) A、某个部件的性能指标 B、性能瓶颈 C、实时性要求高的功能是否在高优先级任务中完成 D、任务优先级设计是否满足用户操作相应时间要求 (12) 稳定性测试关注:(A、C、D) A、是否存在内存泄漏而导致长期运行资源耗竭; B、模块功能是否出错 C、长期运行后是否出现性能的明显下降; D、长期运行是否出现任务挂起。 (13) 集成测试的基本方案:(A、B) A、非递增式 B、递增式 C、黑盒 D、白盒 (14) 递增式集成测试的具体方法有:(A、B、C) A、自顶向下递增 B、自底向上递增 C、混合递增 D、随机递增 (15) 集成测试计划包括:(A、B、C) A、策略 B、方案 C、进度计划 D、测试规程 (16) 集成测试设计和开发包括:(A、B) A、测试规程设计 B、测试工具开发 C、构造环境 D、运行 (17) 集成测试执行包括:(C、D) A、测试规程设计 B、测试工具开发 C、构造环境 D、运行 (18) 执行集成测试阶段的度量数据有:(A、B、C、D) A、集成测试对象的数量 B、通过/失败的用例数量 C、发现的缺陷数量 D、集成测试执行的工作量 (19) 集成测试需要提交的文档有:(A、B、C) A、集成测试计划 B、集成测试规格说明 C、集成测试分析报告 D、集成测试评审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