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锦川先生论道德经

 和畅通达 2010-07-10

三叶居士 发表于 2009-09-06 13:40:36

 

                   如何读老子
 
   
关于老子这部书,我还是在十几岁的时候读的。我当时可不是按照这个八十一章的编排顺序读的,而是一句一句打乱了随机读的。严格地说,我的这种读老子的方法,不是我的创新,而是前人的成果,师辈的成果,不是我的成果。

    在我们道家太极门的传承里,我父师前面的而清大师在读老的时候,也很可能是更前面的宏真大师在读老子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老子这部书,是后人接续残简,整理续编成这个样子的,这八十一章的序次,并不是它的本来。所以,它前出后见,句字雷同,意指反复,义理互见。也就是说,文句的衔接,时见不合理。

    根据现在的八十一章来看,很多不该放在一起的内容被放在一起了。这个问题,等我们谈到具体章节的时候,再来作进一步的分析。

    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在宏真、而清祖师时就提出来了:

    读老子,应该去掉它的章节,只采读它的句子,现存中可以认定是句子的那些句子。

    所以,我小时候读老子,我父亲就让我一句一句、分句书纸,一张一张地分开来读。分开来读了以后,我就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而这个感觉跟通篇按章节读,当然是不一样的。就因为是一句一句单独读的,不再受原有章节的顺序和位置的影响,所以在每一句话的理解上,就比较自由,比较透彻,没有前后文照应的那种思维约束。

  因此,我们今天来治老子,这一点,也许是有新意的。因为,据我的了解,千古以来,似乎还没有人这样读老子的,只有我们太极学的传承,是这样做的。

    所以,我读老子与人不同。我父亲给我做过讲解,我也有自己的领会。后来,我也陆续看了古往今来有代表性的解老著作。这些著述,给我的感觉是,大多数是在文字字义上下工夫,但是在道理、哲理、实修悟证上,或者说在智慧上,那就远远不够了。如果我们用太极学的哲理来理解老子章句,那么我们得出结论,就将与所有的那些解释,大都不同了。
老子八十一章  第一章最关键
   
  
我们要开章明义,把基本观点弄清楚,然后再引出来旁证,一个还不够,还有很多旁证。但是不管你怎么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话,一个是道,是指行;一个是言,是指说,这个本意你动摇不了。因为这两句,一个指本,一个指变。道是本,德和名,有和无都是变,都是变生出来的,由道生出来的。掌握了这个本义,那么不管是哪一家,他讲的意思变过变过去,都在我这个框子里,都没法离开我这个本题。

    老子八十一章,第一章最关键。这几句话可以贯领全书。我再说一句:老子的五千言,就这一个字贯领五千言。这一个字就够了,用不着再说其它的话了。就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已经够烦琐的了,后面的就不该再说了。这就是我们读老子这部书最关键的关键。

                   老子的道

        我们理解的这个字,往往都从我们有界的这个理去看,所以我们看就总希望能落到一个实处。刚才说的理教是一种说法,行名是一种说法,五德是一种说法,但是不管你是哪一种说法,都是在用有界这个说法来讲清这个道。这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注家共通的问题,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注家都没有跳出有界来看这个道。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古来所有的注家都不懂三界学说,于是就往往忘记了境界的界别。

    这里,你要是没有跳出有界,到有无界和无界,那么要想读懂老子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的有界观点不能转换,也移不过来。既然移不过来,那么就只能用有界的观点,或某一境界的观点来看这个道了。所以,也就会出现给老子划阶级观点,批判老子自私狭隘,消极畏缩,明哲保身,对社会没有责任心,只知退让,不敢为天下先,如此等等!

   老子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举例〕。想拿你的东西,必先给你东西。将欲进之,必先退之,这是一个策略。但是,老子讲的是道,讲的是世间事理物情的一般规律,他并不是在教你做某一件事,教你去搞阴谋,暗算别人,而是让你从中悟出个理来。如果我们的观点不在道上,那么我们就会用有界的局部片面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懂得老子这些话的真正含义。而要看到道的本质,就必须要跳出有界才行,否则你再聪明反而被聪明误,越陷越深。
           
老子讲道,这只是一个比喻

    我们首先要明白,老子讲道,这只是一个比喻。因为他所感觉到的,自己实在没办法直接讲出来!所以,他就只好一再打比喻。而后人关于老子的一切讲法,当然不能理解,于是又来按照自己的理解,继续打比喻!我们刚才所说的〔某些说法〕,还有钱钟书所讲的,都是站在有界来看的,都不过是在老子比喻的基础上,再打比喻,因为都不能认识这个道。所以,我们先要把这个问题定下来,明白这个道理。第一步,就要把这些说法理一理,看能分出多少层次来。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第一章。这是最关键的一章。历来的注家,凡是深读《道德经》的人,无不认为第一章是理贯全篇的。如果第一章讲不清楚,后面的就不要说了,因为后面的是在比喻上再加比喻。而第一章这几句话,是比较本来的比喻。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本先立起来,把这些比喻排一排,看看都属于哪些类型。

   老子讲的道理,你说是理教,这没关系,这不过是再冠一个名相来解释这个名相。当然,人类解释问题也只能靠这个办法。而这个道,我们要把它定在这么一个含义上:

    道必须行而知,觉而悟。

    要认识这个道,我就要法自然,要进入自然。自然是周运不息的,所以我必须要行。我行运了这个道,行运了自然,体悟了自然,进入了自然,我才能真正地了证这个道。所以说,没有行就没有道。如果万千注家,没有看到这一点,那你就没有看到道,你还只停留在书本上。

    另一方面,没有名言也不行。没有名言来说明,那这个道怎么行呢?你连知都不知道,还谈得上什么行呢?所以必须要有名相来说,不说,后人就更不懂了。说名、是第二步,我们要通过名相来说明这个道,名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现在说的一切名相,都是为了解释道,而道的本义却不能用哪一个词汇来代替。所以,老子有一句话: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老子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强加给它一个名字叫。老子给它加了这个字,老子可能也觉得不合适。那么我们再给它强加一个字,这个字能不能合适呢?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没有意义,不能再给它强加了,这个道,还是就让它这样吧。
                       无为与自然

    要进入玄之又玄的境界,必须注意要无为。实际上老子讲的这个道,讲到最后,你要行道,就是无为这两个字,就够了。

    你要返归自然,自然是道,你要归自然就不能人为。只要无为,你就能入道。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入道,就是因为进入了有为,违反了自然。因为你是从社会来的,你在自然的境态里走着走着,社会给你的染习不知不觉就又复现了,你的贪心、嗔心、痴心、慢心、恐心、惰心等等又出来了,这样你就没办法回归自然。当然你就入不了道。道、贵在行。学贵致用道贵行,不然,这个学,这个道,就成了空对空的闲聊,再好也没用。

   老子的道,讲的就是行,不在寻章摘句,说这说那!要说道行,人难就难在这一点上。你要真能进入这个境界,我敢这样说,每个人花不了几年时间,就会达到理想的顶点。其实很多人都能进入。人不是不聪明,人是很聪明的,很多人对对这个理也不是不懂。可是他为什么老被牵着?为什么过不了这个关?所以每个人都要找自己的碍,看我的碍在什么地方?

    现在把你放在这个境界,你就自然地下去就行了。可是他有为了,于是有碍了,阻止他不能前进。现在呢,我让你放松,检查检查你自己。怎么检查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你现在静下来,真正达到一个虚静的境界,先什么也不想,然后就一件事、一件事地看,如果哪件事来了,我的心咯噔一动就跟着它走了,那就是最牵心的,那就是你的碍。你得先把这个碍破掉。就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行可行,非常行!常行是世行,凡人都会,可就那点不会,能知道碍我道行的那个,就对了。

    当我不能进入这个自然状态的时候,我如何合道?我要合这个自然,合这个道,怎么合呢?老子讲了那么多,可还不够,因为众生还是看不到。为什么?因为我站在有界来看这个道,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我站在社会这个真实境界来看老子讲的那个自然之道,那么,我越看老子,就越不顺眼。

    而且不同时代的人,由于当时的存在决定了他的思维,他对老子的评论,就难免要带上时代的烙印。将来的人还会用将来人的观点来评论老子。所以,总是会有人给他歌功颂德的,也会有人骂他老不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