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篇小结一、初起特点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二、太阳病分类 中风----桂枝汤(2、12) 伤寒----麻黄汤(3、35) 温病(6) 中喝----太阳中热,汗出恶寒而渴。。。。《金匮要略》 湿痹----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金匮要略》 *风胜于湿—桂枝附子汤(174) *湿胜于风---去桂加白术汤(174) *风湿留着关节---甘草附子汤(175)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1——兼里热 恶寒发热,不汗出,烦躁——大青龙汤(38)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桂枝二越婢一汤(27)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2---兼水饮 兼水饮---饮邪射肺---小青龙汤(40、41)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3----邪入太阳经输 -----项背强几几 Ⅰ、无汗恶风------葛根汤(31) Ⅱ、有汗恶风------桂枝加葛根汤(14)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4 表郁轻证----桂枝麻黄各半汤(23、25)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5-----瘀热互结在里 浅-----桃核承气汤(106) 深-----抵当汤(124、125) 缓-----抵当丸(126)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6 兼肺气郁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8、43)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7----表里同病 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小柴胡汤(96、97) 肢疼发热恶寒,微呕支结-----柴胡桂枝汤(146)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8----里实 邪甚壅滞-----大柴胡汤(103、165) 正伤燥结-----柴胡加芒硝汤(104)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9 水气不化------五苓散(71、72、73、74、141)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10---里虚寒 阳不外达身痛----四逆汤(92) 心中悸烦,腹中痛----小建中汤(102、100)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11 阴阳两虚----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177)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12----里热 里热----白虎汤(176) 里热津气两伤----白虎加人参汤(168、169、170) 三、太阳病兼证变证13 热入血室-----小柴胡汤或刺法(143、144、145) 四、汗吐下变证 汗后虚证 汗后实证 误下 汗吐下变证 火逆 水(氵巽)----文蛤散(141) 汗吐下变证1-----汗后虚证 ①气营两伤 Ⅰ、身疼---新加汤(62) Ⅱ、营卫俱虚-----芍药甘草附子汤(68) ②阳虚 Ⅰ、卫阳虚----桂枝加附子汤(20) Ⅱ、心阳虚 a、桂枝甘草汤(64) b、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65) Ⅲ、肾阳虚 a、真武汤(82) b、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肾气动)(65) Ⅳ、脾阳虚-----厚朴生姜半夏人参大枣汤(66) 汗吐下变证2----汗后实证 热邪迫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162) 汗后里实----调胃承气汤(70) 热炽津伤----白虎加人参汤(26) 汗吐下变证3---误下A 协表热下利 Ⅰ、里实热----葛根黄芩黄连汤(34) Ⅱ、里虚寒----桂枝人参汤(163) 阳虚胸满 Ⅰ、胸满脉促----桂枝去芍药汤(21) Ⅱ、若微恶寒----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2) 神气浮越---胸满烦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7) 水结火郁---小便不利,心烦---柴胡桂枝干姜汤(147) 汗吐下变证3----误下B ①结胸 Ⅰ、大结胸(热与水结)----大陷胸汤(丸)(131、134、135、137) Ⅱ、小结胸(热与痰结)----小陷胸汤(138) Ⅲ、寒实结胸(寒与水结)----三物白散(141) ② 脏结----难治(129、130、167) ③痞证 Ⅰ、热痞----大黄黄连泻心汤(154) Ⅱ、寒热痞----附子泻心汤(155) Ⅲ、痰气痞----半夏泻心汤(149) Ⅳ、水气痞----生姜泻心汤(157) Ⅴ、胃虚痞----甘草泻心汤(158) Ⅵ、胃虚气逆----旋覆代赭汤(161) 汗吐下变证4----汗下吐变证 热扰胸腹 Ⅰ、栀子豉汤(76、77、78) Ⅱ、栀子厚朴汤(79) Ⅲ、栀子干姜汤(80) 表里阳虚 Ⅰ、干姜附子汤(61) Ⅱ、茯苓四逆汤(69) 饮停中焦 Ⅰ、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67) Ⅱ、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28) Ⅲ、茯苓甘草汤(73) 汗吐下变证5----火逆 烧针烦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118) 惊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112) 奔豚----桂枝加桂汤(117) 五、合病并病 合病 ①太阳阳明合病 a、下利----葛根汤(32) b、不下利,但呕----葛根加半夏汤(33) c、喘而胸满----麻黄汤(36) ②太少合病 a、自下利----黄芩汤(172) 录自《伤寒论讲解》 b、若呕者----黄芩加半夏汤(172) 并病 ①太阳阳明并病-----阳郁于表 --------宜发小汗(48) 发汗不彻 ②太阳少阳并病 a、头项强痛或眩冒----刺法(142) b、心下硬颈项强-----刺法(171) 六、太阳病类似证 胸有寒痰----瓜蒂散(166) 水结胸胁----十枣汤(152) 七、太阳病欲解时 从巳至未上(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