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杯心态:空杯归零,生存智慧

 飘 摇;﹖ 2010-07-11
 心理学中有种心态叫“空杯心态”。何谓“空杯心态”?“空杯心态”象征的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1.什么是空杯心态

  1.空杯心态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的心态

  相传在很远的古代,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十分羡慕。它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知了怕吃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跑东窜西,学得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怎样飞,它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让它多试着飞一飞,它只飞了几次,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扑腾着翅膀,怎么也飞不高。

  这时候,知了望着大雁在万里长空飞翔,十分懊悔自己当初太自满,没有努力练习。可是,已经晚了,它只好叹息道:迟了!迟了!

  在我们的身边,有多少这样的“知了”,就有多少这样的“迟了”。

  圣经《箴言》第29章18节中说“没有远见的地方,人们就会灭亡。”而获得远见卓识就要靠持续地学习和不断地进步,自满使我们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懈怠使我们固步自封,坐失良机。

  每一个人要想应对时代和环境的变化,须随需应变。以变应变,要求我们具有空杯心态。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提升能力,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空杯心态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空过时的,给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让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红塔集团“山高人为峰”的企业理念,其中就蕴涵着红塔人不断“寻觅更高的山峰”的空杯心态。

  在攀登者的心目中,下一座山峰,才是最有魅力的。攀越的过程,最让人沉醉,因为这个过程,充满了新奇和挑战,空杯心态将使你的人生不断渐入佳境。

  挑战自我,是对已经存在的某种状况的不满,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步步向完美的靠近。有位作家说过:“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能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2.空杯心态是对自我的不断扬弃和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经过否定实现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外在否定”和“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动过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实践只能是接近真理的过程。昨天正确的东西,今天不见得正确;上一次成功的路径和方法,可能会成为这一次失败的原因。不论组织还是个人,不犯错误都是美好的愿望,犯错误才是客观的现实。

  曾子曰:“将三省吾身”。生活中还流行着一句充满智慧的哲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很重要,认清自己是非常困难的,否定自己更是难上加难。否定自我需要胸襟、需要坦诚、需要胆魄,需要真正的空杯心态,只有否定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3.空杯心态就是忘却成功,学习变化

  受到批评要警惕、警醒,得到赞扬更要警惕、警醒。在鲜花和掌声面前,看到差距;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失信心。这便是成熟和进步,这便是空杯心态。

  空杯就是要把自己“当人看”。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也许你在某个行业已经满腹经纶并十分成功,也许你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技能,但是对于新的环境、新的政策、新的对手,你仍然没有任何特别。你需要用空杯的心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智慧,去吸收现在的、别人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如果你不去领悟,不去感受,不去学习,仍然高枕无忧地躺在过去成功的经验之上,那将是很可怕的结局。

  4.空杯心态就是不断清洗自己的大脑和心灵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一个杯子有些浑水,不管加多少纯净水,仍然浑浊;但若是一个空杯,不论倒入多少清水,它始终清澈如一。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一旦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工作起来非常熟练,无须接受新的学习。虽然有时也想着给自己充充电,但是老的知识就像杯子中的浑水,学习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感到不以为然,即使学了,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能好好地运用,然后慢慢地变成了“吃老本”。殊不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前进,周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只有走出过去经验的误区,打破自己的思维惯性,克服自己的惰性和自以为是的骄傲,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才会与时代同行。

  “人要有空杯心态,让自己从学徒的心态开始前行”。如果总是守着自己的半桶水,晃呀晃的,就会陷入孤芳自赏、敝帚自珍的封闭境地,就会成为孤陋寡闻、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保持空杯心态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杯子里原来的水给倒掉。人的大脑就如同电脑一样,只有不断删除那些过时的知识和经验,我们才能不断接受新的东西。否则,你内存有限的大脑和心灵就会被一些无用的垃圾塞满而死机。

  空杯就是经常给自己的心智洗澡。文韬武略的商汤王在他的洗澡盆上写了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在洗澡的时候,外洗身,内洗心,所以他在洗完澡后“身心舒畅。”我们现在洗澡,只洗身,不洗心。在洗澡的时候,还怨这个恨那个。真正的洗澡,应该是外洗身,内洗心,把外在和内在的过时的东西、心灵的杂草、大脑的垃圾等等,通通一洗了之,把身心洗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5.空杯心态就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首先,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投资。

  不少人花几百块钱买一件高级衣服一点不嫌贵,但要从钱包里掏出几十块钱买本好书倒觉得不能承受。很早以前,罗曼?罗兰就说:“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不能始终保持学习热忱,就不能保证走出校门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这不仅不能不断成功,而且必将被时代淘汰。

  佛兰克林说“花钱求学问,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如果有谁把所有的钱都倒进了脑袋中,那就绝对没有人能把它拿走了!”可见,学习是一项伴随终身最划算、最有效、最安全的投资。任何一项投资都比不上这项投资。古人尚且懂得“良田万倾,不如薄技在身。”

  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曾说:“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你是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二十一世纪是学习型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若仅仅满足自己满杯水的人是很难进步的。我们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让自己时时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梳理原有的知识,用平和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声音。

  一个优秀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空杯心态,抓住一切机会汲取知识,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海纳百川,正是因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我们身处知识的时代,而一个人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沉积,我们开始用既定的思维考虑问题;我们开始用排斥的神情看待新事物;我们开始用过往的经验拒绝新体验;我们开始固守组织的传统而拒绝睁眼看世界;我们开始让新知识的泉水白白流淌,我们开始……

  学习型组织需要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开放程度决定了组织对新知识的接受和容纳程度。个体对新事物的适应程度则决定了学习成功之关键,只有初始时是谦虚、开放的状况,才能为新知识的汲取留下最广阔的空间。

  其次,空杯心态就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

  企业花钱培训员工,有的员工学到了东西,而有的员工则抱怨没的学。其实,有的学没的学,关键在于自己想不想学,是否有“空杯心态”。还有的人,对学习怀有很重的功利目的,学习是为了混文凭;混上了文凭,评职称;评上了职称,往上爬。学习,成了工具和手段,别说“空杯心态,”连起码的学习心态都没有,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吗?

  其实,在职场上真正经得起风雨的人,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空杯心态”的人。我们有的时候认为自己在某个行业里做了很多年,就认为是这个行业里的行家里手,没有我不懂的东西。于是别人在自己眼里都是外行,别人讲的东西都听不进去,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如果不虚心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即使你原来的专业知识很扎实,也一样会被社会的进步潮流所淘汰,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

  做人就像一只杯子,你不停的往杯子里倒水,杯子的容量有限,如果你不把杯子里的水倒出来,水就会溢出来。人的思想就像只杯子,装满了知识和想法,假如你想要学得到更多的东西,就必须先把自已手中的那半杯水倒掉,真心的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杯,然后才能够真真正正的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你不抛弃旧的观念,就无法接受新的东西,所以,做人要空杯一切。

  最后,请暂时清空我们杯中的水,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新事物。“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资,”学习善者,可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学习不善者可以以此为鉴,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提升适应性。

  谦虚、好学、开放……这就是空杯心态。

  2.心态归零,学无止境

  英国著名作家切斯特菲尔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泽。有人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泽。”

  对于任何人来说,从学校到企业、从学校到社会都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你第一次会领到工资甚或奖金,你第一次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你第一次能够承担社会责任,你第一次感到不安定……但有一点根本没有变化,那就是你还必须不断学习,还必须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进取心,还必须保持一种从零开始的心态……

  一位现任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的北大毕业生说,如果你没有一种归零心态,如果你不能在实践中锻造自己,那么北大毕业也是零。

  在十倍速变化的年代,在昨天的成功却会导致今天失败的不确定环境中,不仅个人要有归零心态,企业都是如此。昨天成功的经验一经克隆,马上会成为今天成功的陷阱。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更加剧了前进路上的风险。

  事实上,今天归零心态已经成为众多成功人士的共识。

  《穷爸爸富爸爸》里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落魄的篮球明星来到一家洗车店里打工。老板要求他在擦车时摘下冠军戒指,以免将车划伤,但遭到了他的拒绝。他说,那枚戒指是他剩下的唯一荣耀,如果把它拿走,他就会崩溃。结果他被洗车店解雇了。

  这个故事让人认识到:保持一种归零心态对于一个人长期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们主张产品零库存,同样主张成功零库存。只有把成功忘掉,才能面对新的挑战。海尔的年销售额数百亿元,张瑞敏从未有一丝飘飘然的感觉,相反,时时处处向员工灌输危机意识,要求大家面对成功始终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谨慎。

  成功仅代表过去,如果一个人沉迷于以往成功的回忆,那他就再也不会进步。对于有远大志向的追求者来说,成功永远在下一次。保持“归零”心态,才能不断发展创造新的辉煌。人们问球王贝利哪一个进球是最精彩、最漂亮的,他的回答永远是“下一个!”在全球华人读者圈中拥有很高知名度的金庸先生在被浙江大学聘为教授时说:“以前写小说、办报纸,觉得自己的学问还应付得来,但现在当大学教授,跟其他教授相比,就觉得自己的学问不够了。我现在正在研究五代十国时的历史,希望可以写一些好的历史书。”冰心说:“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一个人只有摆脱了历史的束缚,才能不断地迈步向前。”

  归零心态,其实就是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人才能够不断进步,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心态归零,即空杯心态是重新开始,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后,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价值。

  或者许多人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老禅师让小沙弥一凡用筐去装一筐东西回寺庙。不一会儿一凡回来了,筐里装满了几块大鹅卵石,老禅师问,满了吗?一凡奇怪了,明明已经满了呀!但他不敢说话,于是抬着满满的一筐石头出去了;不大一会儿,一凡又回到了寺庙,筐里的大的空隙填满了小鹅卵石,老禅师对他说:“满了?”“满了!”一凡答到。老禅师说:“再去!”,如此三番,一凡后来又在小缝隙里装了沙子,又往里面注入了一茶壶水才算交了一份答卷。这让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当自己心中已装满了东西,哪里还有空间来容纳其它事物呢?

  的确,经验教给我们很多东西,只是这需要花费太多的成本;我们不去探询你过去做过什么,拥有什么,有何成败?只在乎如今的你是否有一个空杯心态来海纳百川。

  一句出口的恶言,一记挥出的拳头,一切失败的伤痛,一次成功的喜悦,能收回抑或再现吗?不能!过去的永远过去了,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唯有以平和的心态、坚韧的“毅力”去面对今天!无论是个人、企业,抑或是社会都应遵循这一法则,只是微观与宏观、具体与抽象的问题罢了。

  今天,爬出满是失败创伤的阴影;今天,步出过去“成就”的光环;今天,既不属于昨天,也不等于明天!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雄鹰高飞,影子映落在地面上,像极了一个“人”字;但无论它飞得有多高,影子却始终在地面匍匐前进。这正如我们的雄心壮志,翱翔于天空,但无论成功抑或失败,我们的脚印却永远留在了地面。

  淡泊明志,归零心态。人从幼年时的单纯向往、少年时的懵懂幻想、青年时的激昂奋进、中年时的淡定从容,无不就如何达到自身期待的境界而不断的思索、进取。淡泊,不是让人清心寡欲,也不是轻视或者忽视,更不是妄自菲薄、无所追求;而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睿智,是向着目标奋进时的不骄不躁,是面对所有未知的幸福与难以预料的险境的笃定。在这曲折磕碰的道路中,沿途有着别致的幽香、缤纷的美景令人留恋,不舍离去,但若是长久驻足,只怕时间匆促的脚步带走易逝的年华;而霜染鬓角的时候却发现手心空荡。或者前进时碰到噬人的沼泽,历经艰险走过,却始终让自己的心沉浸在可怕的梦魇中而不能欣赏到蛰雷后那绚丽的景致。

  过去的业已成为历史,展望未来,过去的是非成败已如逝去的烟云;我们没有能力挽留过去的岁月,未来却又是一个未知数,那么何不把握今天呢?相信,今天是此生最美好的一天。在我们的字典里,失败不再是奋斗的代价,它和痛苦都将从我们的生命中消失;成功不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因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学习力的竞争。

  宁静志远,将心态归零,不要让过往的阴云或者荣耀牵绊今日的脚步。人的心就仿佛可盛水的玻璃瓶,盛满清水后仿佛满了。但这是不是就是最终达到的形态呢?其实,可以溶解在其中的物质还有很多。这些物质就有如我们需要吸收的新的、有益的知识。何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信息流量急剧膨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仅仅满足于“清水”的人很快就会被疾风暴雨吹打凋零的。为了生存、发展,就需让自己时时处于“归零”的状态(空杯心态),去溶解更多的“物质”。归零心态不是简单的忘记,而是让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声音、谏言。因为一个听取和理解的心,一个良好的合作态度远比个人的能力更重要。

  1.归零的心态就是空杯、谦虚的心态,就是重新开始

  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第二次却不容易了,原因是不能归零。长安集团的总裁,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往往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因为他曾经的成功,过去成功的理由是今天失败的原因。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周期性变化。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风水轮流转。”电视剧有句道白:“生活就是不断的重新再来”不归零就不能进入新的资产重组。就不会持续性发展。你可能有过很高的地位,可能拥有很多的财富,具有渊博的知识,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个归零的心态,因为这是一个全新领域,隔行如隔山。只有心态归零你才能快速成长,才能学到这个行业的技巧与方法。如果你要喝一杯咖啡,就必须把杯子里的茶先倒掉。否则把咖啡加进去之后,就茶也不是,咖啡也不是,成了四不象。毛泽东主席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归零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再来,就象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

  有人说,时钟每到子夜,都会归零,新的一天就会开始。所以,人生也象时钟,也要经常归零,只有归零,才会有新的突破,才会有新的辉煌。

  有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比较成功,但后来却失败了,客观的原因,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会把心态归零,因而没法突破自己,取得再次成功。

  一个人要成功,必须要有归零的心态,要忘掉过去,要虚怀若谷,这样才能够学到新的东西.总以为自己会了,总以为自己满的,总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那样就什么也学不到。所以,要在接受每一次挑战的时候,把自己放到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否则,以往的成功或失败都会变成你的包袱。将心态归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活在过去,总惦记着自己的种种辉煌,开口就是“想当年”“我以前”诸如此类的话。半桶水的心态是装不下多少东西的,最后会把水都晃个精光。不管我们以前有多么辉煌,那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未来。一个人要取得突破,必须要忘掉过去,放下成功,重新开始。

  2.心态归零,意味着昨天再美丽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明天

  总结过去的业绩,不应该成为炫耀的资本,更不能自负,要成为树立信心的平台,为自己鼓劲,新的明天还是要重新去创造;心态归零,意味着不要让昨天的烦恼和失败成为自己前进的包袱,大胆地抛开阻力,迎接新一轮的挑战;心态归零,意味着面对明天一切从零开始,新的起点,新的希望,等待着新的收获;心态归零,意味着珍惜今天,走好脚下的路,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塑造崭新的自我;心态归零,意味着松绑自己,以快乐的心情来生活,勇敢地迎接新一轮的曙光。

  所以,任何事物都不能执于极端,特别是空杯心态,尊重每一位好为人师者,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两人行,当有所学;一人处,应有所悟”,真的要学习,应把自己归零,倒空杯子,理性的积淀。

  要有归零心态!新的一天到来就是新的一个开始,昨天的事情都已成为过去了!

  3.归零,是人生的必然,是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

  用归零的方法,是一次更高起点的重新开始,是一个人的心智!更是成熟的真正标志。无论是风雨交加的日子,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只要领悟了一切归零的奥秘,你就能气定神闲,笑看人生。

  遭遇挫败时郁闷时痛苦时,一定要勇敢地告诉自己:不过是归零了,不过是从头再来。即使陷入人生谷底,只要离开原地,任何一个方向都是上升。认为事实上,再好的戏剧,也有落幕的时候;再好的宴席,也有散场的时候;再伟大的人物,也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既然如此,何必背负着沉重的包袱,生活在憋闷、压抑之中呢?

  用归零的方法吧!将过去尘封,从心灵的最底层重新起步。此刻,心中没有了荣耀,也没有了失落与烦恼,只有长久的温馨。

  用归零的方法,一定会有新的开始。可去寻找全新的自己。因为生命并未停止,精彩人生依旧需要奋然前行……

  用归零的方法,一切只是历练中的一个环节.忘记一切思考,就让生活重新飘起来。享受你该享受的一切……

  用归零的方法,烦恼也是菩提,伤痛也是阅历。酸甜苦辣麻俱全,才是人生的自然本味。缺少任何一味,终究是一种缺陷,终究不够圆满。当人生的暖春、炎夏、凉秋、寒冬一一变幻时,告诉自己不要再执著。当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在你面前一一展现时,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人生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多彩的梦。

  当我们把自己归零,也就是一无所知的状态,把抵制排斥的过程放在“消化”知识的环节,这样我们首先得到的是知识,然后是理性的消化分析,甚至是弃粕,体现了我们对人的理解、礼仪,最小程度的减少知识在冲撞中的磨损。

  空杯心态是一种成熟的模式,最早在刘景澜先生《电话行销教程》一书中看到。我们知道一杯装满清水的杯子是难以盛下其他物品,但如果半杯水,我们还有机会再装半杯,继而如果是空杯,那么就更丰富了,可以盛咖啡、茶水、果汁……任你所愿的装满和利用。但应用到学习和接受知识却有难度,因为每个人都不是“空杯,”都有一定的认知基础,都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态度和技能、刻板认知。有知识个体的吸收诚然有针对性,却缺乏包容性,学无止境,学也无界。

  空杯首先是态度问题。固有的物质不会消失,原有的知识不会递减,但在进步的社会中,不刷新你的知识,很容易贬值的,古语常说“谦虚使人进步,”谦就是一种礼貌,一种礼节上的心态,虚就是一种空杯心态,把自己归零的去学习。人的生存环境不同,他的立场角度各异,同样的事例故事,讲述的角度不同,对他的实际可能是有道理,对你却显得荒谬。如此,在我们没有明晰一种观点所体现的立场、生存环境、角度、寓意,请先行接纳,然后理性反思剔除。自以为是只能导致盲目自大,尔后自欺,然后欺人。

  因此,无论昨天怎样成功或者遗憾,将心态归零,放下包袱就一定能够找到崭新的自我。

  保留一颗归零的心,才能体悟到生命的本质,就像时钟转过一周,历经黑夜白昼,又重回到零点。零点,不是终点,不是起点,而是当下。

  活在当下,对未来的事不做无谓的想象,则可以无忧;活在当下,对过去的事不做无谓的计较,则可以无悔。活在当下,无忧无悔,则内心纯净安宁。

  3.弯下腰去学习

  水很谦卑,它总是向下,向下,可它却汇流成了江河湖海。山很谦卑,它总是沉默,沉默,可它却在沉默中造就了一道壮丽的风景。春很谦卑,她总是在严冬过后悄然而至,可她却温暖了生命,催开了花朵。秋很谦卑,她总是默默地跟随夏季到来,可她却带来了果实,带来了一年来的收获。保持一颗谦卑的心,生命就有了一种无法言传的尊严和价值。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商人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的。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个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今天多弯腰拾起一些“小事”,或许明天,它就会在我们的怀中孵化成美丽的宝石。

  这些故事正是告诉我们,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弯腰学习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都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时时刻刻明白:要想获得真知,就得弯下腰去学习,而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有谦虚的态度。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孔子是怎样做的吧。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孔子的这句话,引出了“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向地位和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或形容谦虚、好学,不自以为是。

  谦卑是什么?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而在沟通时彼此接纳是很重要的,因此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学习既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开放的谦卑的心态,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要永远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努力向所有身边的人和事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得更多、学得更好。

  伟大的领袖曾教导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学习必须保持空杯、谦卑的心态。两个空杯,一个装满水,再往里倒水会进去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充分的道理:不管你以前做什么,有多么优秀,来到这个新的事业里,应放下身段,以一个空杯的心态去学习,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学习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打造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别人,因为人是视觉型的。这是一个学习时代,就一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要终身学习。因为在这个学习的时代中,学习将是终身的职业。空杯的人是有修养的,就像成熟的稻谷越是成熟就越是低头。我们一定要牢记:一人行必有我失,二人行必有我得,三人行必有我师。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试着学会弯腰去学习。因为,谦卑的心态;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领域中,博士、董事,都是不懂事;大校、中校,全无效;上尉、中尉,无所谓。所以,只有心态归零,你才能快速的成长,才能学到这个行业的很多技巧和方法。

  学历只能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我们要懂得从细节出发,从不同的人身上学习和感悟,并且要懂得举一反三。学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学,做,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达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时候,学习是一种态度。只有谦卑的人,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生活中有许多小圈子,和不同的人接触,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跟谦卑的人在一起永远是一种详和的气氛,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反之,就如麻雀遇见骄傲的公鸡,会远远地躲开一样,没有人喜欢盛气凌人的摆布。

  今天,人们的骄傲更多地体现在资格上,来得早、资历深的人可以凌驾于后来者之上,架子不知不觉就端上来了,孰不知,架子不是摆出来的,它是用厚度积累而成的。真正高高在上者,是用思想打动人,而不是颐指气使地指使人。就像领导对下属,老师对学生一样,平和的态度,才是解决一切事情的根本。

  圣经上说,谦卑应渗透生命和生活的每一部分,信心、爱、喜乐和力量只能扎根于“谦卑”这块土壤。没有人不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但能够在这片土壤中开花结果的又有几个?生活中不是没有真理,而是缺少身体力行的勇气和毅力。

  泰戈尔说过,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接近于伟大的时候。真正有才能的人,都是谦卑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高度。只有谦卑的人才能够赢得胜利。博大精深,唯有谦虚之人才能体味。夜于灯下,携书而读,执笔而写,拥有一份宁静,才有一份收获,拥有一份幽雅,才能深味心灵深处那层淡淡的高贵。让我们珍藏一切,在岁月的河流中不断升华自我。

  4.虚心用知识打造自己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可见,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这则小故事,正是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一颗虚心学习知识的心。因为知识是永远都学不完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然后才能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

  知识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学习就是要抱着虚心谦卑的好态度,在自己原有的高度上再跨上另一层的高度。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曾经说过,知识越是渊博越是深感自己知识之不足。有人曾对此大惑不解,问他:“您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为什么总是感叹自己无知呢?”他答道:“哲学家芝诺用圆圈来表示知识的范围,圆圈里是已知的知识,圆圈外是未知的知识,知识范围越多,圆圈越大,圆周也越长,圆圈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因而未知部分当然也就更多了。”所以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要的是保持不断学习,并且虚心学习的态度。因为有的时候,态度也会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懂得谦虚的重量。因为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简单而又平常的道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谦虚在有的时候,也显得尤为重要。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谦虚的美德,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等。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的其它方面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然而,就是像他这样,他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在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的空前绝后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有句话说: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谦虚让你得到尊重。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

  庄子曾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翻译成现代汉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我认为庄子说得好极了。一个人从小开始学习,学吃饭,学走路,学文化,可是他一直到死也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没学到,只好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所以,知识对我们来说,是比宇宙还要大的,是无边无涯、无穷无尽的。

  有人说,既然知识太多,学也学不完,那我们何必还要拼命去追求呢?及时享乐、知足常乐不是很好吗?当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要是不学习,不劳作,那他跟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如若是此,那他连动物还不如呢!因为即使是动物,它们也是要自己捕食,也是要亲身体验、认真学习的。所以,作为人,我们千万不能懒惰,只有不断地学习进取,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既然知识无限,而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又是有限的,那我们就要承认自己的不足,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因为那样只会害了你自己。俗话说:“满瓶水稳稳当当,半瓶水晃晃悠悠,”这就是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比较谦虚,而自以为是的人反而要吹牛炫耀的道理。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真正的实事求是,也是真正的聪明。

  知道了学习的艰难和长期,我们就不要操之过急。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坚持学习一辈子,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我们要善于学习,学“广”不如学“精”。东西多了就容易杂乱,甚至互相混淆;专一一点,学到的东西会更加清楚,可以更有条理地储存在脑海里。

  古语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就连孔老夫子都有“君子不患无位,患无以立”的观点,就是说一个有修养的人并不担心没有职位,他担心的是,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做好这个职位。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谦卑的心态最重要。要知道知识是永远都学不完的,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

  洛克菲勒在一次用人决策中撇开罗泊茨,任命芬顿为业务部长。这最后决定的依据,从洛克菲勒来看,不是根据他们两个人完全相同的经历和素质,而是根据“不断地学习”、“能与公司同时成长”的积极的热情上的差异来选拔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也曾说过:“人若停止学习便会老化,不管是两岁或是八十岁;不断学习令人保持年轻,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头脑经常保持年轻。”象亨利?福特这样成功的人士,也会感觉到“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而当前,我们身处的社会,每天都有新发明,资讯科技日新月异,不仅要问,我们的装备足够吗?

  在我们面前,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主动出击。通过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提升自我价值,在职场上让自己拥有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谋生的知识技能,对自身的知识及其结构进行及时更新,更重要的是学习内容具有一定前瞻性,学习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注重成功素质潜能的开发训练。

  知识的生产、存储、传播和使用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我们学习的时空正面临革命性变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场所得到极大的拓展,学校、家庭、企业、社会教育的界限日渐融合,整个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有学习机会。

  在知识经济大潮不断袭来的今天,学习已是组织或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已成为现代人的第一需要。我们必须抱定这样的信念:活到老学到老。应该切记:一步也不放松的人,是最难战胜的劲敌。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知识是无限的,而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则是与日俱增的,追求知识和理想的精神推动着世界变得更美更大。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知识是无边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的生命屈指可数几十年,即使一生都用来学习,知识也是学不完的。因此,无论是长者还是幼者都得学习学习再学习。

  弗兰西期?培根在《论学问》中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可见知识对人的重要性。人——要虚心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成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很聪明的人。一个很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天才。

  5.如何塑造空杯心态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林语堂

  1.学习的三境界

  自古以来,人们把求学成才的经历划分为三个过程,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清代王国维引用三句古词来形容成大学问人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归纳的三境界,第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为“知”之境界。第二境界为“行”之境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韧不拔。第三境界为“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

  后来,有人效仿“三境界”划分法,又归纳整理出许多“三境界”来,列举如下:有人研究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发现了学习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知之”;第二境界是“好之”;第三境界是“乐之”。还有的把读书三境界归纳成:“为知”、“为己”、“为人”三境。有人用充满禅机语言来说明: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还有文人总结读书三境界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也有把三境界引为企业家之大境界:第一境界是“大智慧”;第二境界是“大抱负”;第三境界是“大手笔”。

  今人读毛主席诗词,集之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第二境界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第三境界是“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掩卷思之,林林总总的三境界就是要告诉人们:第一要立志,要确立人生目标;第二要为实现目标而锲而不舍的奋斗;第三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定会成功。

  2.永不自满

  世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参加过1364场比赛,共踢进1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8个球的纪录。他超凡的技艺不仅令万千观众心醉,而且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他不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个人进球记录满1000个时,有人问他:“您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

  心理强悍不仅仅是不自满,而且要自信,自信是所有成功的关键砝码。空中飞人迈克尔?乔丹就是凭借“I believe I can fly”(我相信我能飞)的信念,完成了那个惊世骇俗的经典扣篮,也成就了一代“篮球之神”传奇。而中国飞人刘翔正是凭借“中国人也能飞”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但在鲜花和掌声背后,他们没有驻足停留,而是去向下一个目标不懈前进。这就是他们能常胜不败的原因。自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美丽的陷阱,他们是明白的。

  法拉利车队在04年的疏忽,结果成就了阿龙索的夺冠。虽然法拉利之前的五连冠已经霸占F1。所有人都以为法拉利会是永远的胜者。但是就当舒马赫仅仅获得年度车手第三时,所有人才明白,法拉利被自满耍了!可当他们真正的回过头时,雷诺车队成为了F1的新霸主。雷诺没有仅仅沉迷于一座奖杯,自信和实力让他们走的更远——阿龙索的再度夺冠,让人们意识到,是自满结束了法拉利时代。

  自满是腐蚀剂,摧残着一个成功的人。自信是推动器,让一个平庸的人变的伟大。所以,可以认定,人不能自满,而要自信!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决不应自满,而应迎接新的成功,应把原来的成功当成是新的成功的起点,应有一种归零的心态,才永远有新的目标,才能攀登新的高峰,才能获得成功者的无穷无尽的乐趣。

  3.尝试归零的感受

  哈佛大学校长来北京大学访问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校长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校长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在农村,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说几句话,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最有趣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四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帐。老板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却觉着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都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为一种全新的享受。这三个月的经历,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搞了一次恶作剧一样,新鲜而有趣。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就如同儿童眼中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有趣,也不自觉地清理了原来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定期给自己复位归零,清除心灵的污染,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与生活。

  4.不停地倒掉大脑中的浑水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多人,一旦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工作起来非常熟练,无须接受新的学习,总觉得一些领导、管理、营销理论也学得差不多了,业务知识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应用,虽然也想着继续学点东西、不断充实自己,但是因为有了老的知识——即“杯子中的浑水”,学进去的东西并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好好地运用,然后慢慢地变成了“吃老本”。殊不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前进,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如若有了“空杯心态”,大家都把自己完全当成新生,虚心地向周围的同事、同行、客户等学习,改变过去对事物的许多看法,调整好积极学习的心态与思维惯性,全面接受新的知识,我们会进步地更快,也就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竞争社会要求了。

  “人要有空杯心态和海绵心态,让自己从学徒的心态开始前行”。如果总是守着自己的半桶水,晃呀晃的,有相应的成就感,认为“也不过如此”。这个时候产生的成就感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增强对学习新事物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与信心的增强一同滋长的还有我们的浮躁心理和骄傲心态。如此一来,求知欲下降了,自傲心理加强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于是便有了半杯水、半桶水,再也无法融进更多的知识。

  5.成功是失败之母

  一匹骏马在森林运动会上获得了“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但从此也就失去了他以往平静自在的生活,它的应酬之多,绝不少于奥运会冠军,大家给予它最好的礼遇和赞美。猴子大款给他送来了黄金马掌,又大又厚,每一个有一斤多重,它穿上以后,每一步都能发出动人的音乐;狐狸省长把他的马鞍换成了用珍珠金线编织成的华丽的马鞍,披在背上闪闪发光。它自己也觉得他不再是一匹平常的马了,它找铁匠打制了一个圆圆的铁盒子把奖牌装着,用五彩的锦绳挂在脖子上!它就是这样的风光的出入在各种隆重的场合。很快,一年过去,森林运动会又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它再次进入了比赛,但是没有多久,它就气喘吁吁了,身上的马鞍、脚上的金马掌和脖子上的铁盒子让它跑不动了,身边只有呼啸而过的骏马。

  解放初期,毛泽东有一次和周谷城谈话,毛泽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周谷城回答说:“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你说得好。”

  的确,“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其中的道理也被大多数的人认识和接受,可周谷城却在领袖面前翻出新意,并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说明成功是失败之母也有很大的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人们着眼于失败能给人以启迪,在未来的实践中能有的放矢,避免重蹈覆辙,从而迎来成功。从这个道理上说,经过失败的人更有希望实现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很大的正确性。可是,当人们取得成功后,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人会放松警惕,放弃进取,一旦被对手乘虚而入,失败转瞬即至。从这个道理上说,难道不是成功孕育了失败,成功为失败之母了吗?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福特一世是“成功是失败之母”的一个例子,他16岁闯天下,依靠杰出的管理专家和机械专家,使福特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但老福特面对成功后的荣誉忘乎所以,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逐渐听不进别人意见,一批英才纷纷离去,使公司每况愈下,濒临破产。1945年福特二世上任,接过老福特的烂摊子,礼贤下士,励精图治,聘请了一批管理精英,重整旗鼓,起死回生,达到了新的高峰。但小福特又重蹈覆辙,独断专行,把自己看作公司内至高无上的皇帝,搞得公司内人人自危。80年代初福特二世不得不交出大权,并被公司除名。

  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问者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过身就可以了。”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过:“对于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其事业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他们自身”。方正(香港)公司董事局主席王选也告诫,警惕成功是失败之母。许多失利者,并不是被对手挤垮的,而是被自己的成功冲昏头脑,以致败下阵来的。此语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人生没有永久辉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成功者首要做到的是头脑清醒,眼光明亮,像孔子一样不断“三省吾身”,从非理性的高处逼降;像唐太宗一样不断“三镜自照”,不断地矫正人生的航标,从新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做事和做人;象计算器一样不断“键盘归零”,展开新的程序,去设计、运算最新最美的图画。甩掉成功的包袱,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6.不断地挑战自我

  挑战自我,是对已经存在的某种状况的不满,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新的追求,是一步步向完美的靠近。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挑战旅途,而挑战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只有你拥有胆识与果敢的精神,才可以把自己挑战得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并且精彩无限。

  挑战自我,是一种勇往直前的自信;是一种卧薪尝胆的魄力;是一种运筹帷幄的睿智;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博取;是一种随机应变的技巧;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潜能;是一种大刀阔斧的展现;是一种一鸣惊人的喝彩!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她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乃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

  因此,挑战自我,不是盲目的横冲直撞,而是准备的有条不紊;不是冲动的捕风捉影,而是镇定的苦心孤诣;不是粗鲁的自吹自擂,而是优雅的人尽其才;不是卖弄的花枝招展,而是斯文的高风亮节。

  7.创造充满钻石的未来

  有天晚上,一群游牧民族正想扎营休息时,忽然被一束强光所笼罩。他们知道神要出现了。带着热切的期待,他们等待着来自上天的重要讯息。最后,神的声音说话了:“尽力收集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鞍袋里。再旅行一天,明晚你们会感到快乐,同时也会感到愧悔。”他离开后,这些游牧民族都感到失望与愤怒。他们期待的是伟大宇宙真理的揭秘,使他们足以因此创造财富、健康或其他世俗的目的。但相反的他们却被吩咐去做这件卑微而无意义的事。但无论如何,来访的亮光仍使他们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鞍袋里,虽然他们并不怎么高兴。他们又走了一天路,当夜晚来临,开始扎营时,他们发现鞍袋里的每一颗鹅卵石都变成了钻石。他们因得到钻石而高兴极了,却也因没有收集更多的鹅卵石而愧悔。所以我想对你说,尽量收集、准备你成功的知识、技能鹅卵石,你就可以期待一个充满钻石的未来。

  人最大的悲哀在于总是活在过去,在回忆中生活的人面对现状只能选择无休止的报怨与牢骚。一个人若要学不会忘记过去,那么他也不可能创造将来。我们只有一个最佳选择——将过去全部释放,以一种空杯心态面对现实、挑战与机遇。其实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容器,当这个器皿装满了就再也装不进去别的东西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的谁又勇敢的把自己的心倒空了?当我们在质疑别人的时候,会忘记自己也犯一样的错误,那么我们都坐下来,把心气降下来,把心里的东西倒空,做一个谦卑的人开始学习,开始给心里装新的知识。每当遇到挫折我们开始愤怒,开始抱怨;其实我们该做的是波澜不惊的平稳心态,把心里的结打开;每个人要超越的其实是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心魔;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会聆听的好学生,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谦卑的人,拥有空杯的心态。

  空杯心态让我们明白:谦虚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拥有空杯心态的人会表现得谦卑,那么,让我们也试着忘记过去,留个“空杯”给明天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