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7 一些资料

 小丽江南 2010-07-11
1简述低碳产业政策工具的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其内在要求是实现人类社会系统过程的各个单元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条件下和谐共生,告别不可持续的高碳经济发展时代。

  实现低碳经济战略目标,政府政策是第一驱动力。在设计各种有效的低碳政策工具时,既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尽可能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也要弥补市场失灵。目前产业经济学中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有以下五类:

  一是基于市场失灵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传统的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市场难以完全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充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从而出现市场失灵。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就必须借助政府干预来完成。现代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市场不能解决的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问题也需要政府出面化解。政府干预经济领域的扩大,既说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对政府管理效率有了较高的要求。经济学理论以外部性和公共品性质来解释能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经常采用的是政府管制、税收、补贴、碳基金等手段。政府管制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能耗效率标准逐步淘汰现存的高碳产品,并对进口贸易商品确定并认定其能耗标准;碳排放税就是政府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种;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普遍看好的政策工具之一,有望成为撬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低碳经济的杠杆;补贴又称为“反税收”工具,其作用与税收的负激励作用相反,是起到正向激励的效用,诸如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给予补贴等等;碳基金就是通过设立基金来促进碳排放和促使开发商采用低碳技术。

  二是基于产权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认为在处理外部性问题时,市场失灵与产权紧密相联,效果最优化的实现依赖产权的分配与界定。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交易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手段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基于产权理论的排污权交易有助于消除环境“公共物品”的外部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排污权交易项目就是2005年《京都议定书》实施之后的跨国间的碳排放交易,该协议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强制性减排指标的文件。根据国际碳咨询公司预测,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3.5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三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是指为了克服能源节约与碳减排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和复杂的委托—代理问题,依据激励相容机制理论设计的政策工具,包括自愿协议、标签计划等具体措施,用以激励厂商和消费者主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自愿协议主要指发达国家一些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强烈的企业,通过自愿承诺减少碳排放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以实现减少政府管制的目的。标签计划、ISO14000认证等均属于激励信息公开的政策工具。企业通过这些认证能够在社会上树立起自身“碳中性”和“碳生态足迹为零”的良好“低碳”形象。

  四是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自从李嘉图之后在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上遇到了两难选择,即经济分析只有排除不确定性和变动性才能进行,而经济政策只有仔细考察到不确定和变动性才能实行。凯恩斯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不确定性牢牢地置于经济各阶段的中心。不确定性的预期在消费、投资及货币政策三大规律中起着决定作用。在低碳经济政策工具研究上,对于不确定性碳排放和企业责任测度,成为低碳政策工具的重要内容。例如,由于非点源污染无法测度个体责任,点源污染只能承担有限责任,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投资具有投资大而收益不明显的特征,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工具有能源合同管理与第三方融资。能源合同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第三方融资是一种由技术革新带来的基于储蓄的金融方式。拥有技术和金融能力的第三方为顾客提供能源转换系统,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五是基于生态工业学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一脉相承的。生态工业学通过把生态学、经济学和工业组织理论联系在一起,研究工业系统的能源物质流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将范围从生产延伸到消费领域,以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理替代末端治理的模式。这类政策工具主要倡导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能源环境和发展政策的关注焦点。2009年5月,科技部社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成立了低碳科技示范专家组,提出了《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工作方案》。据此方案,科技部将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行业进行试点和示范,建设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技术推动和完善推广,通过可复制的模式探索,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自然也正处在以高碳为主的重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学说,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的左侧,即制造业、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对资源的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环境恶化加速。这些都将形成中国经济最大的负外部性,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制约。对照国外低碳经济政策工具理论,结合我国的特点,不难发现我国低碳经济政策导向主要采取的是以“目标责任制”为主线,以“命令—控制”为主体的政策。实践证明,这是目前我国最有效、最直接的政策工具。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尚未有明确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承诺意识和行动,也没有系统性、专门性的低碳经济政策,节能减排措施以行政手段为主,这与我们的发展阶段有关,自然也与发达国家以市场为主的政策工具有着较大区别。笔者认为,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处理好产业增量上的“低碳化”及逐步压缩产业存量上的“高碳化”,重点应做好三个层次的路径设计:一是构建新兴低碳产业集群。通过构建新兴低碳产业集群,培育以低碳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降低低碳产业生产成本,并加速企业间知识外溢效应和技术创新步伐。二是一般传统产业的低碳保持。一般传统产业是指农业、手工业、旅游等相对低碳排放的产业,维持这些产业的低碳现状要求,可以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来发展低碳农业,以及倡导生态旅游来发展低碳旅游业,等等。第三,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传统高碳产业主要指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解决此类产业的低碳创新,需要在技术、流程、制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创新行为。

  2“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有哪些

  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通常被认为以总量调控为主,在结构调整方面的讨论相对较少。综合起来,以往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效应的探讨多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政策对产出的总量效应。特别是货币政策,由于货币中性说的存在,致使货币政策的效应长期具有争论。其二,政策的区域效应。近年来已有不少文献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存在区域效应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它们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尤其是货币政策表现更为明显。其三,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产出的总量效应比较,陈安平认为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比货币政策更大;刘和东、耿修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亦得出财政政策的效应更大。而钟永红在应用实证方法研究宏观变量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可以说,目前将视角定位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研究仍较少,只零星地出现在一些文献中,并且以理论上的分析为主。如国建业、唐龙生从理论上确定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有效性。戴金平、金永军、陈柳钦从理论上归纳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投资(影响资金流量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经济结构,并且运用实证方法得到的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而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鉴于此,本文将从两个不同角度作实证比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对比、东中西部的区域效应对比,以期更系统地提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产业效应方面的表现。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在于使社会总资源在区域产业之间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合适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财政、货币政策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有效工具渗透到产业发展全过程,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实现机制,进而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高级化调整

  (一)财政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干预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力度和效率$&%。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是根据区域产业政策的要求,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支出政策调节资金总量和流向,引导微观经济主体(企业)优化投资活动,促进区域产业间、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进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演变(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政府可以制定与区域产业倾斜发展政策相对应的产业差别税收政策和税制结构,通过微观经济主体对税收的产出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敏感反映,不断调整优化其投入产出行为,实现经济资源的存量调整从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同时,财政支出政策通过分配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制定出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货币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货币政策作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工具,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政策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挤出效应”。张旭、伍海华认为,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过程可简述为:金融(影响储蓄、投资(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货币政策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金融政策,其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类似的作用机制。一般而言)货币政策首先主要通过信贷传导渠道和利率传导渠道直接影响市场资金供给和企业投资需求,然后在产业资本形成转化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具体包括资金总量、投资结构两方面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前者是指市场资金供应总量的变化引起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储蓄率以及企业资金积累率等因素的影响;后者是指资金供应结构(投资结构)的变化带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受区域产业倾斜发展政策、企业投资偏好、项目资金回报率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结合东中西部地区情况来看,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并不明显。在各个区域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相差比较大,在各个区域均有侧重,如东部地区财政政策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作用远高于对第一产业的作用;中部地区财政政策对第二产业的作用大大高于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作用;西部地区财政政策对第二产业的作用也远高于对第一产业的作用。

  第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方面各具特色。明显地,货币政策在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效应方面强于财政政策,而财政政策则在对第二产业的效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效应。其中,货币政策对第一产业的作用在西部地区表现得最明显,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财政政策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作用在中部地区表现最强,对第三产业的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最强。

  第四,更具体地,在各个区域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状态。在东部地区的各省市自治区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应相差非常悬殊,而对第三产业的效应集中在高位。在中部地区的各省市自治区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第二产业的效应集中在高位,货币政策对第三产业的效应亦集中在较高位。在西部地区的各省市自治区中,货币政策对第一产业的效应集中在高位,财政政策对第一产业的效应则集中在低位。

  3简述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以及未来产业走势

  中国钢铁工业从建国初期就开始起步,但是真正的快速发展时期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算起。1992年开始的全国经济加快发展的势头和市场需求的强劲扩张,推动了钢铁工业快速、健康的发展,钢的年产量在1992年达到8093万吨的新水平后,1993年又达到8830万吨,两年增长近1800万吨。钢产量在1992年净增1056万吨的基础上,1993年又比上年净增737万吨。据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1993年上半年我国钢产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产钢大国,位居世界第二。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上升阶段——重化工业化阶段,为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随着以汽车、房地产、机械制造业和电子通信业为龙头的高增长产业群的出现,为钢铁工业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2000年钢产量为1.28亿吨,此后五年年度新增量分别为2273万吨、3722万吨、4009万吨、5011万吨、7000万吨(见表1);2005年的钢铁产量为3.48亿吨,约占全世界组钢产量的30%左右,相当于产量排名第2、第3、第4位国家全部产量的总和,但仍难以充分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4比较“新36条”与“旧36条”在民营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的政策规定有哪些不同

  时隔老36条(即2005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五年之后,5月13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

  国务院颁布新36条,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它还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传统的思想认识藩篱仍然存在,仍然需要加以破除。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要从根本上破除民间投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属于“非公”、“非国”、“非社会主义”的陈旧、僵化观念。

  新老36条的共同基点

  新36条和老36条的共同基点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两个36条的基本立场完全相同:都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明确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的产物,都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

  第二,两个36条的基本目的相同: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其根本目的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着力加强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片面强调发展公有制经济、忽视发展民营经济,不给民间投资以正常的发展空间和宽松的发展环境,不会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第三,两个36条的基本内容相同:无论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进入的领域和范围角度看,还是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的方向角度看,两个36条都突出强调了降低准入门槛问题、规范准入方式问题和明确准入原则问题

  新老36条的不同

  两个36条相比较,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老36条强调“鼓励、支持和引导”,新36条则重在“鼓励和引导”,且是鼓励在前、引导在后,“鼓励”一词先后出现61次(比老36条多30次),“引导”一词仅出现27次。如果说五年前还需要既强调鼓励和支持又必须同时强调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那么五年后的今天,就更加需要强调“鼓励”,并把“鼓励”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第二,老36条的主题词是“非公”。而在新36条中,“非公”一词仅出现三次,且全是引用的老36条。老36条未曾使用过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等概念,在新36条中却大篇幅、大面积地使用(如使用“民间投资”32次、使用“民营”42次、使用“民间资本”60次)。如此大篇幅、大力度、大面积地使用“民营”概念,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中,这还是第一次。其意义不可低估。用“民营”与“国有”,将其并列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构成,而不再将其视为异己,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将出现一次大的甚至是根本的改善。

  第三,与老36条相比,新36条对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的力度更大,原则更明确,范围更清晰。新36条的一个重大改进,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的问题。与此同时,新36条还对政府投资的范围和目的做出了清晰的界定,指出了在必须由政府投资的领域,民间投资应主要扮演辅助和补充角色,而在此范围之外,民间投资应有更大作为。这就进一步把民间资本的“进入”界限划得更清楚、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系摆得更确当了。

  第四,新36条进一步指出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自身及其外部环境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新36条在强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着力实现企业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的同时,还提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的要求,包括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的政策法规、合理使用政府性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换等等。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新36条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要花大力气尽快解决并且要解决得更好。

  比较同异,新36条不仅是对老36条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对老36条的补充和完善。全面贯彻落实新36条,是巩固、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继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求

  近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36条”)发布,文件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这是“非公经济36条”出台5年之后,对民营资本放开投资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式政策。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六大领域: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发改委称,该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针对民间投资发展、管理和调控方面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从客观上来讲,“新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实体经济,扩大了民间投资的范围,民间资本可选择的投资方向增多。

  就在“非公36条”颁布三个月后,商务部发布了《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成品油仓储企业管理技术规范》的两个征求意见稿。就是这两个《规范》,让众多民营批发油企、加油站纷纷关闭,或转卖给国企当了“二奶”。之前曾蓬勃兴起的6家民营航空公司,至今大多未逃过被国企收购或破产的命运。时隔五年,“非公36条”不但没有推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反而让众多民企对于那段经历不堪回首。难怪,“新36条”的出台,让民营企业再也兴奋不起来,因为它们深深体会过“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痛苦。

  在“旧36条”里,“允许”、“加强”和“帮助”的字眼常见,这是一个被动的含义。但“新36条”多用的则是“鼓励、改善、支持”这6个字,有一种主动的意思。此外,“旧36条”基本上就是就非公谈非公,就民营谈民营,让人感觉是一个相对孤立的文件。“新36条”则基本上站在国家整体的经济格局上讲,明确了国有资本要把投资重点放在不断加强和巩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要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指明方向、方法)

  5如何进一步抵制房价过快增长,进一步推进城市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

  房地产的问题比较复杂,牵涉的事情较多,概况起来,笔者想谈3个基本观点和1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首先,房产、地产的价格是互动的,但从长期来看,起根本性、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房价。按照经济学的分析,可以认为地价是被住房价格所带动的引致性的第二位事物(但是在具体表现上往往并不明晰)。关于房价走向,考虑到中国现在正处在城镇化还方兴未艾的发展过程中,迁移至城镇区域居住的人会越来越多,几十年内要有5一6亿人进城定居,这决定了城市房价长期性的上涨趋势。

  其次,就住房市场来讲,政府和市场应合理地各司其职,这一点非常关键口政府要管的首先就是为保障百姓“住有所居”而托底。具体来说,首先要托住廉租房的底;

  其次要积极发展高于廉租房层次的“适租”住房—使那些没有实力买产权房的、哪怕交按揭也负担沉重的群体解决好“住有所居”的问题,虽然他们住得明显要比廉租房体面、整洁,但仍然不是产权房。现在的问题是虽然看起来有租房市场,但是没有一个很稳定的让年轻人可以在里面结婚生孩子的房源市场。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建设一个廉租房保障体系和一个适租房市场。至于一般商品住宅以上的住房配置,政府只需要管土地规划、市场规则和收税,其余的事情交给市场去解决。

  再次,现在为人所关心的很多调控问题,实际上迫切地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在长期的不动产市场价格上升趋势里,出现肆无忌惮的炒作性房价疯涨,很大原因是因为没有项不动产保有环节上的税收制度。如果有这项制度,地方政府虽然仍是土地财政,但是它的财政筹资机制是主要在保有环节上合理地来形成筹资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以此履行其地方政府的公共职能,就没有那么多的“短期行为”;同时住房买卖中考虑到保有环节的税负(持有成本),相关的炒作行为便会受到经济性的制约而有所收敛。这是制度建设意义关键所在,是抑制炒作的“釜底抽薪”的机制。

  此外,在合理的土地财政状态下,地方政府“招拍挂”公开力度和规范化程度还要进一步加大,最好在“招拍挂”的同时公布整年度辖区内准备出让的各个地块的信息,且信息布时间要足够长,让竞争者来消化。另外,笔者建议在“招拍挂”过程中,可以积极运用把廉租房和保障房用地打散之后放在地块里透明拍卖的方式,仍是竞争机制,但开发商拿地之要履行原来的约定,把廉租房做到位。

  最后,应提出的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物业税模拟评税试点已经空转了若干年,有关部门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第一只靴子”其实已经扔下来了,关键是“第二只靴子”何时能扔下来,即物业税实转的改革何时出台。一旦“第二只靴子”落地,房地产市场价格有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期的回调,但是这个过程不仅不会影响长期的房价涨势(直到我国城镇化水平在高点上相对稳定下来),还会使以后的房价变化更加沉稳、健康。同时还能矫正地方政府一系列不合理的动机和短期行为,并且为地方税体系建设和深化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提供十分重要的配套条件。此外,客观上还会发生“减少两极分化式收人悬殊”的再分配调节作用和促进土地的集约化开发(提升较小户型的比重)和提高不动产配置效率(减少住房空置率)的作用。

  2.1控制土地费用的上涨,是目前抑制房价工作的当务之急

  首先,加强政府监管力度,调整土地供应政策,放缓城市住宅用地上市的节奏,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地的上市量,限制别墅用地和高档房用地.其次,健全和规范土地拍卖市场,使土地拍卖工作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运作,避免由于恶意竞争而造成土地价格非理性增涨.再次,调整土地供应方式和用途,保持合理的土地价格,有步骤的减少和禁止非住宅用地的上市.最后,加大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城市土地政策,严禁开发商囤积土地,对超过限期尚不能正常开发的土地,坚决收回,保证土地市场的公正、公平、公开.

  2.2调整银行贷款政策,从从严从紧到逐步放开

  房地产行业由于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对银行的依赖较为严重.近几年来,由于房价的上涨速度较快,国家对房地产业采取了一系列银行从紧政策,来抑制房价.由于,房产市场供需关系尚未调整过来,紧缩的银行政策不但没让房地产业降温,反而进一步的刺激了它的发展,很多开发企业宁愿高成本借款来维持房地产的运作,也不愿降低房价,而加大的这部分融资成本最终又转移到了老百姓头上.因此适度宽松的银行贷款政策,是今后调整房产市场的一个关键手段.

  2.3调整税收政策,统一征收行为,充分发挥税收经济杠杆的作用

  目前的房地产业税收政策,是针对日益上涨的房价而出台的,短时间内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房价依旧坚挺的状态下,随着房地产业动荡,原来的税收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否则过多的税赋最终还是转加到普通消费者头上.我们应该加大对商业用房、别墅、高档房、大面积房税收征收幅度,对一些普通住宅房应逐步放开,有条件还应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争当做到税收调节杠杆的作用加强政府投入,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低保障房的建设,加大对上述房产项目用地量.仅靠目前我国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对产业政策的调整,配合财政、利率、货币、价格等手段,维持市场的价格平稳.

  2.4加强对政府主管部门的收费管理,适度减少房地产业的各项收费项目和收费环节

  房地产业是一个关乎民生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行业.房价的大涨和大落,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和政府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房地产市场的整治,减少了不少乱收费多收费的现象,确实也减轻了购房者的负担.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乱收费和多收费的现象又有所抬头,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各级政府应认真落实清理收费的各项措施,坚决取消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消费环节的不合理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5加强房产业的管理

  加强房地产企业公司内部管理,加强对开发成本各环节的控制,向管理要效益,节约成本,最终达到降低开发成本和降低房价的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制定出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项目的立项、前期工程到开发的结束,多方位有效的控制成本,重视每一个成本核算环节,力求从宏观上降低开发成本。

  6简述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1.新订单增长大幅降低,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在外部环境方面,企业明显力不从心,虽也加大清欠力度,而2009年1~11月应收账款仍同比增长18.19%,大大高于同期产销增幅,这说明企业外部环境确实仍然相当严峻。据对重点联系的机械企业的抽样调查,2009年1~11月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3.64%,远低于前几年同期新订单30%左右的增幅。

  2.理性看待机械行业的快速反弹机械行业快速反弹的原因:一是机械行业中的非汽车类机械增长低于全行业增速。2009年1~11月汽车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量、利润总额增量占机械工业全行业43.5%和62.2%。扣除汽车行业后,非汽车类机械行业2009年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仅增长10.98%和11.87%。二是与增值税转型政策效果显现有关。2009年1~11月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3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占43.39%,约为5610亿元,估计因执行增值税转型的政策全行业受惠而增加利润400亿元左右,带动利润增长6到7个百分点。

  3.部分重点产品的产量增幅明显回落2009年1~11月,发电设备产量同比下降近20%,其中火电机组下降更大;数控机床下降3%,金属冶炼设备下降11%,轧机下降12%,泵下降2.4%、风机微增1%、加氢反应器下降近80%、塑料机械下降20%、内燃叉车下降17%、装载机下降18%、复印机下降45%、紧固件下降13%。

  4.警惕工程机械、大型自由锻压机行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目前,全球工程机械业有较好复苏势头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印度、南美和中东,而日本和西欧的市场需求量只有原来的50%。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像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这样的世界工程机械巨头陆续把生产重点转移到中国,产品覆盖高、中、低全部档次。国内企业纷纷扩大生产线,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排名前6名的企业,都已把主要产品延伸到全系列产品,这其中低水平、低价格进入者居多,行业技术水平并未提高。从我国行业产品结构来看,装载机、铲车市场饱和度已经很高,而在高端附加值更高的领域,如挖掘机市场80%份额被外资把握。过多厂家集中于低端领域,同质化产品过多,总体上会摊薄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按目前的发展势头,行业产能过剩会更加明显。此外,我国大型自由锻压机发展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风险:

  
一是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是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装备业是工业的"母机",它作为制造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对其他产业包括制造业自身提供设备及技术手段的重要职能。无论是传统的采掘、重化、轻纺业还是新兴的电子工业,都需要装备工业为其提供先进的生产装备和测控仪器。装备业的这种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以及高新技术生成和产业化的载体作用,决定了它不仅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而且,通过技术转移、扩散和外溢所产生的关联带动作用,对促进整个中国工业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也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是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投入完成的,每百亿产值能源消耗强度,冶金工业是1.76,石化工业是1.30,而装备工业则只有0.18,只有前两个行业的十分之一。振兴装备制造业,扩大和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也能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的优化升级、转变增长方式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障。

  三是振兴装备制造业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应抓住国际产业重组的机遇,有选择地承接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和基础良好的潜力,建成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基地,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是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有力保障。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重任,涉及面广,带动性强,是国家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工业实力的综合反映,装备制造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防装备的水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保国防安全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必须用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来装备中国。

  五是振兴装备制造业对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突出的带动作用。装备制造业基本集中于老工业基地,位于中心城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有助于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等战略的实施。装备制造业离不开材料工业、信息技术、科技教育,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