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洋思 不做东施

 无&涯&轩 2010-07-13

学习洋思
 不做东施

衢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谭兆巨
 

赴江苏洋思中学、梅岭中学学习考察,短短两天半时间,感触颇深。特别是洋思中学,由29年前一所名不经传的由5个自然村联办、地道的乡村薄弱小学校,到今天名闻全国、百万人前往考察学习的现代化大规模学校,的确是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然而,全国学洋思热潮十几年有增无减,更是一个奇迹。回想自己九十年代亦曾到上海青浦学习顾令沅的初中数学大面积提高质量的教改经验,到海南参加过全国目标教学研讨会,当时感受到的和现在存留下的东西都远远不及这次江苏之行。有感而发,谈点心得。

一、理念不新,重在践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的办学理念。它写在洋思校园中最醒目的地方,也烙在洋思人的内心深处,现在也植入了我们学洋思的人的脑海中。洋思人说起这句话时,总是那样充满自信,还有那么一点“舍我其谁”的自豪。其实这理念并不是洋思人首创,洋思人引以为豪的是他们的实践。他们没有仅仅停留在理念上,而是付之于行动,并取得了成效。或者说实现了他们对家长,对社会的诺言:在洋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仅仅是洋思人的办学理念,更是洋思人的育人信念,而洋思人对信念的执着与追求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本·S·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策略、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学评价理论等引入中国,促进了我国目标教学改革实验的发展。掌握学习的理论根基就是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掌握任何教学内容。

往前追溯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师祖爷孔夫子,有一人人皆知的论断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一种解释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成才成德”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的第二种解释(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栏目中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阐述的另一种看法)人在教育之前是有贫富,有贤愚之分的,但是教育之后就没有这些差别了。可见,教育能使人从异趋同。

不论哪种解释,都有“人人可以通过教育而成才成德”之意。

回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校长、我们的教师及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希望每位学生能成为好学生。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倾向于把大部分精力花在那些看上去最不需要个别辅导的好学生身上,教师的这种不经心的,通常是无意识的偏心,不是由于缺少关注,而是受对学习能力差异的传统观点影响:好学生能学得多些,教师教给他们的也应多些。

近几年,我们提出要抓后1/5,要面向全体。洋思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学管理上从头抓起,从“三个一”抓起,一是从新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二是从起始年级抓起,三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从新生进校第一天抓起,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起始年级抓起,注重长远利益,配备骨干教师,考核与初三年级一样严格要求,校长坚持不懈地参与初一上课、听课、评课。而我们往往在教师配备上重初三,轻初一、初二,未能做到实行“大循环”,学校大多强调“缺少优秀教师”这一客观原因。我们认为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好差是相对,洋思人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后面加上“也没有不会教的教师”是有道理的;二是从三年教学结构上,初一、初二根基不牢,靠初三强补,也许只会事倍功半。能教好初一、初二不能教好初三的教师应该是特例。 “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对我们来说可能更难以做到,更需为之努力。布卢姆曾建议:如果教师能用教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二十五的优秀学生的办法对待其他学生,这个问题就会解决了。

抓后1/5我们正逐渐形成共识,今年的初三教学调研在这一方面我们感觉总体上好于去年。抓后1/5学生应从初一抓起,六年的小学学习,学生个体从分数上看,或许差异较大,但从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总容量来说,差距不是很大。专业研究人员研究证实,学习能力的差异是由于个人学习速度造成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因此我们对后1/5应给与更多 的关注,而不是一味责怪小学教师、责怪前任教师。有一次我在听初三数学一节课后与执教教师交流,谈到后排学生不动手问题,该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学,班里差生太多,我猜测他可能是中途接班,暗怪前任教师,当他坦言是他自己从初一带上来时,我问他初一入学时,学生课堂表现如何时,他无言了。关爱后1/5学生,须人人从我做起、人人从实践做起。洋思人持之以恒抓“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就是洋思“教好每位学生”的最有效保障之一。

二、模式不死,重在实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是洋思的教学模式,它之所以有效,是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反思我们实施课改已近七年,口号一直在喊,但缺少行动。几年来,我参加过多次评议课活动,看过无数教研员教学调研反馈报告,很少没有“教师讲得太多”这句话。在课堂上教师讲多讲少,这或许仅仅是浅层次的一种表象。我们应真正理解洋思人的“先学”。提到“先学”,我们会马上想到“预习”。一般预习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致了解,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听课。而洋思的先学已有教师的导学在前,让学生明确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我们讲备课都说要备两头,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相对来说教材是不变的,学生是万变的。钻研教材比备学情容易得多。先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备学生的过程。通过指导学生自学、自练、自评,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学习新知所作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了解学生先学结果与新课目标间的差距,从而确定教学的起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模式,但不能理解为每堂课的套式,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灵活采用。关键看是否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教学、为学而教。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语)。几十年来,教育改革次数不少,成功的教学模式不少,我们多多少少也学过几招,不能说没有收获,但总觉得收获还太少。学习他人经验,为我所用,关键是要学其精髓。如现在推行大课间,有的学校将其安排在第一节课前,这和以前的早操一样,仅仅是时间长短不同,与推行大课间本意还是有区别的。学洋思教学模式如果仅仅照搬教与学在前后顺序上或讲与练在时间上的分割(30—15),无疑只是会做东施而已。

三、管理不虚,重在落实

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这也是洋思总结出的一条经验。

集体备课,洋思人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独门武器。其实这几年我区也在竭力推行集体备课。我们意识到集体备课针对我区优质师资不足的实情显得更为必要。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学校初三年级都搞集体备课,其他年级也如此,有的做得很不错。如东港学校,初中数学组6位老师,初三年级只有2位老师,他们6位老师都参与初三备课,每人都视作初三教师,每人承担一块内容的主备,集思广益。这样做不但增强了初三的备课力量,也对初一、初二教学起到正牵引作用。但我们也看到,有些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流于应对教务处的检查。我们建议学校领导不光要从台帐上检查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还应参与其中,要重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我们看到如廿里初中语文教研组,因为有个能力较棒的教研组长,所以语文教研氛围较浓,学科成绩也较突出。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势必带来备课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的变革。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最终效果如何还得接受实践的检验。洋思的做法同样值得我们借鉴:首先,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讲授知识转向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多少;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情绪,是否紧张地动脑、动手、动口,自学效果如何。紧张的学习是高效的标志,课堂容量大并不意味着高效。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能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就是好课。

反思近几年的教研工作,我们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新课改伊始,我们就注意到要关注中老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他们搭建发展平台;在教研组建设、集体备课推行方面我们也走在全市前面。但零打碎敲的多,整体推进的少。教学指导大多停留在教师个体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缺少符合衢江实际的有效措施,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上力度不大。

下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学习领会洋思经验和其他教改经验,从课堂教学评价着手,重新拷量原有的评课标准,与学校校长老师一道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正确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