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省云台山两日游记(原创)

 竹林清雨- 2010-07-14

河南省云台山两日游记

 

应孩子要求,答应其如果在暑假期间,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可以答应让其选择一个景点去旅游的要求.

    孩子认真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作业,我们也不能不兑现诺言,经孩子提议,我们参考,统一了目标:--------河南省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

    827日,星期四

    我们选择了旅行社,办理了星期五的旅行团,手续为大人每人300元,儿童为200元,共收取800元,这个价格是按照非业务价格收取的!

    828 星期五

530我们三人,提前半个小时来到了候车点---曲阜市体育公园!

此时旅行车还未到,公园里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活动了,太极拳,跑步,散步。。。。热闹了起来

    曲阜市做为国际知名城市,国家五星级旅游城市,近几年在新任书记朱庆安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前进,打造出曲阜市软硬件设施的优质服务,工作重点对旧城改造,同时开发新区域,实行一点三线的改革思路,既以旅游发展为中心点,以产业带动就业为增长线,以产业拉动服务业为经济增涨线,以旅游吸引投资拉动曲阜大发展的改革思路,建设起具有大都市气息的多项工程,会展中心,集散中心,体育公园,,,,,,展现出古城的活力,新城区的建设和古城区相映生辉,把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有机溶合,孔子故乡---曲阜市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现出一个美丽而又古老,年轻而又成熟的新曲阜,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朋友,来曲阜市观光旅游,投资建业,接受儒家思想的洗礼!

        感时代气息 

游东方圣城

赏曲阜美景 

浴儒家思想

    0620

   旅行车上打来电话,询问我的地点,答复后,车随即来到了,晚点20分钟,车上下来一位漂亮的女子,介绍说姓孔,是这次云台山之行全程导游,孔导,对晚点表示了歉意,(据车上的其它游客说,车都开过了,才想起忘记了我们,又调头来接的)我表示了理解,配合孔导上了车。

以我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来看待这次晚点的事件,我个人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认真面对,对于约定的时间,不管什么原因,都要严格执行,这样会体现一个人的做事态度,和反映一个团队的信誉,你想,一个不尊守时间的人,怎么会有好的办事效率呢?

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我想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吧!

车很快驶入日东高速(日照-菏泽市东明县)真正的旅行拉开了序幕----

孔导在车上问候大家,并简单的对这次旅行做了介绍,同时说了一些大家应该注意到的事情,接着征求大家对旅行中这段时间的娱乐安排,大家意见不多,同意在车上看电影来打发时间,孔导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做了仔细安排!

车在高速上平稳前行,可见司机是一位高手!(水平和我差不多吧!哈哈)

路上车共进了两次服务区,终于在1200前,开进了河南省修武县城。沿途上来一位漂亮的女孩,女孩首先对我们来到修武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做了自我介绍,女孩姓杨,是我们来修武的导游,接下来的两天,将全程为我们提供旅游服务,女孩让我们称呼她小杨,或者杨导!我想,小杨的称呼太没有礼貌,会过于亲切,出于对其工作的尊敬,应该还是叫杨导好一些,我们这一车人,都是来自圣人之地,毕竟从小都读圣贤书,怎能无礼呼?人人有礼也!

漂亮的杨导,对我们介绍了修武的历史,文化,名字的由来。

她说:公元前1208年,西周朝周文王,进兵中原,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大批部队,路过修武,时逢雨季,部队前行缓慢,周文王下令部队修整,修养生息,调整部队,驻扎在此地,练兵修武,后来,周武王,打败了商朝,建立了统一的周朝,革命取得了胜利,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在后来,这个地方就改名叫做了修武!

我听后,恍然大悟,心中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在来的时候,我还在想着一个对我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我姓武,这里又正好叫修武,会不会这个地方的人爱修理姓武的人呢?说不定袓上和姓武的有仇什么的,让我心里没有谱,我想,如果住酒店,可万万不能出示身份证,说不定,修武的人还不会让我住呢!万一再修理修理我这个姓武的,,,,。

现在听了杨导的介绍,我放了心,开始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不仅仅因为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因为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修武!

我们一车共32人,其中游客29人,司机一人,导游一人,游客中又分团队23人,散客6人,这是我们这个车队的基本组成。

我们在杨导的安排下,来到了修武县午餐处,大家经历了一路颠簸,行程五个多小时,近500公里,修武让这些人又兴奋了起来,扫除了疲惫,进入了正常状态,“意气风发”的下了车,准备大吃一顿修武的美味,补回自己的“损失”! 哈哈哈,,,,

午餐是简易的,八菜一汤,米饭馒头可以随便用,十人一桌,导游小灶,大家应该是饿了,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我想,这顿美味,也许是表达着这里的主人对我们的欢迎吧!我们都把感情熔合进了饮食文化中!

午餐时间很短,吃饱了米饭馒头的“同志”们又上了旅游车,将要去旅游点了,大家把自己调整到了最兴奋的状态,路上,不断的四下张望,欣赏着修武美丽的风景。。。。。

终于来到了云台山旅游区,一座大山映入了眼帘!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距省会郑州西北70公里的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总面积190平方公里,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是集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遗产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

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

 云台山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景区内有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有华夏第一秀水之称的潭瀑峡;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有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为一体,被赞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云台天池—峰林峡;有生态旅游最佳去处“云台第一大峡谷”——青龙峡;还有将中国山水园林文化从宫廷推向民间的“竹林七贤”隐居地——百家岩等精品景点。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峰峰如画,岩岩皆景,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海拔1308米的主峰茱萸峰顶,北望太行群峰,层峦叠嶂;南眺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织锦铺秀;云台山以水叫绝。单级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雄冠华夏;天门瀑、白龙瀑、黄龙瀑、丫字瀑、旺荣瀑、九连瀑……形成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三官泉……清冽甘甜。“华夏第一奇峡—红石峡”、“云台第一大峡谷--青龙峡”,雄奇险秀,潭瀑泉成群,更是让人留连忘返。云台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有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云台山山奇水秀,气候宜人,植被茂盛,植物种类达400余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以及茱萸、连翘、天麻、当归等200多种。。。。。。

杨导带领大家进入山门,购买了团体票,(孩子九岁,身高超过1.4又补交了120,总价达到了920,她比我们的单价还高了10元)大家登上巴士,车徐徐开动了,大家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起来,车上有车载导游,较为祥细的为我们介绍沿途景点,大家听得都很认真。。。。

观光巴士在距离弥猴谷最近的一个停车点,停了下来,大家下了车,在杨导的带领下,队伍向小塞沟前进,前进,前进。。。。。。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这些喜欢山水的仁者智者,组成仁智的队伍,欣赏着云台山美丽的风景,欣赏着美丽的山山水水,,,,,

云台山的特点,就是山奇,水美,景秀

队伍蜿蜒行进在山道中,在美景中前进,溶合进风景中,人在景中走,景在心中行,组成了一幅动感的自然山水美景,真是美不胜收,忧如仙境。

参观完小寨沟风景区,漂亮的杨导给大家出了一个难题,就是关于鱼和熊掌的那一种,杨导说,因时间紧张,在余下的时间里,有两个影点,只能供大家选择看其中一个,一个是亚洲第一瀑布,落差有三百多米,第二个是参观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弥猴。那里有猴子表演。

杨导的题目难住了我们,我和夫人共同的选择是去看瀑布,可孩子不愿意,非要去看猴子,我喜欢看瀑布,让夫人去陪孩子看猴子,可夫人就是不愿去看猴子,非要看瀑布!可把我难住了,怎么办?我只有投降了,选择陪孩子去猴子了,夫人随其他人高高兴兴看瀑布去了,我垂头丧气的像个猴子,跟着孩子云看猴子,心里想,这表情那里像是去看猴子,分明就是猴子想看我吗!呜 呜。。。。。。

弥猴谷离此有800米,我们很快来到了这里,这里生活着野生的弥猴,为云台山一大景观,看着在山丛中跳来跳去的猴子,怡然自得的表情,直正体现了猴和自然的完美和谐,

猴子表演半小时一场,我们正赶上1600的表演。

表演开始了

三只小小的猴子,在一个大大的“训猴大虾”河南人的领导下,登台了

“训猴大虾”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同时做了节目介绍:

“训猴大虾”拿着鞭子指挥着猴子做着各种动作,跪下,趴下,跑步之类的,猴子们望着“大虾”手中的鞭子,配合着动作,有一个猴子因配合不好,行动没有服从指挥,被罚拿块石头放在头顶顶二分钟的处罚。

猴子活灵活现的表演,引发了现场孩子们的一片笑声,开心极了,,,,,

我也很开心,但我从猴子机灵的目光中,看到了,流露着对河南“大虾”的恐惧,猴子表演如此到位,一定没少挨了“大虾”的鞭子,我想,它们和山林中的猴子相比,它们是不幸福的,因为它们失去了自由,一条绳索,套住它们一生的命运,每天在这个小空间里,上万次的表演着同样的动作。。。。

我买了一包花生,这个时候,看完瀑布的夫子也兴高彩列的赶了过来,猴子表演结束了,我们来到了圈养的野猴群前,我们把买到的花生给了猴子们,看着它们吃的表情,我心里说,可爱的猴子们,再见了,虽然我了解你们的心情,但我也只能做到这些。。。。。

在大笼子周围,有一只胖胖的大胖猴子,在笼子周围,走来走云,无奈的看着里面的猴子,据工作人员介绍,那个胖胖的胖猴子,是它们的猴王。。。。。

1710

根据约定的地点,仁者智者都从山上下来了,来到了集合地点,兴奋的交谈着,发表着自己对云台山的热情,表达着观山后感

在杨导的带领下,大家座上了回程巴士,圆满的结束了今天的游览计划。

晚上在县城宾馆就餐,还是标准八菜一汤,不同的是,比中午的要丰盛,漂亮的孔导还给我们每桌上了一瓶家乡洒----“孔府家酒”

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好看的,美女上酒,岂能不饮乎?

我们桌多数女人,还有小朋友,男人有三个,一个是我,还有两个20多的青年,问能饮否?答曰:未以!唉,,,觅斯人,吾与谁醉?

大家热闹了起来,欢声,笑声,声声入耳

真是一杯孔府家,让人不想家。。。。。。

827日,凌晨500

在敲门声中“非自然”醒来,早餐时间到了,赶紧起床,洗脸,再。。。。

530早餐

600出发

    杨导在车上介绍了今日的游览安排,共两个景点,在上午看,一个是最著名的景点,红石峡,再一个就是最高的景点,叫茱臾峰。。。。。。    

    大家由于在昨日的游览,对云台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于今天的景点同样充满着信心,大家都很兴奋!

我们很快来到了红石峡,昨天夜里这里下起的小雨,现在还没有停,看来,得在雨中欣赏美景了,天公也许作美,雨中赏景,别有风情,我的网名,就叫竹林清雨!也不知道红石峡里有没有种竹林,我认为人在雨中,漫着小碎步,走在山间的小道上,看着潺潺的流水,听着,小鸟的叫声。。。。。。

红石峡真的是名不虎传,这里真是人间仙境,

红石峡(又名温盘峪),是云台山景区峡谷极品的主要代表,景区集秀、幽、雄、险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这里外旷内幽,奇景深藏,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一个巨大盆景,又似名山大川的浓缩,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

    明代怀庆知府徐以贞,曾写诗夸道“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

我爱红石峡!

用了一个多小时,参观完红石峡,向下一个景点茱臾峰前进。

茱萸峰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这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有千年名树红豆杉,五角枫树,太行花,森林覆盖率高达93%,有天然氧吧之美誉。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顶,但见群山连绵,峰涌云动,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慨。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登临此峰写下千古绝句

孙思邈】孙思邈(581-682),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

孙思邈曾长期在云台山一带采药炼丹,治病救人。他来云台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云台山山高林深,盛产药材,此地的山药、地黄、牛膝、菊花质地最佳,药效最好,黄精(鸡头参)是道家修炼养生的必备之物;此外,云台山自古就是道教名山,魏晋时期的王烈、孙登两位得道高人曾在此隐居修行,上清派祖师魏夫人更是在此得道成仙,。,孙思邈在此一边采药,一边修行,据传《千金要方》就是在此写成的。

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被称为“药王”、“真人”、“药圣”。他死后,他在云台山所居住的山洞被称为“药王洞”,洞中还有他及两个童子的石像,后人常到这里祈福祛病。

    今天的“药王洞”前,尚有一株千年红豆杉,相传是药王孙思邈当年亲手所植!

车行驶在险峻异常的盘山公路上,据车载导游介绍,这条路开采于上世纪60年代,到达茱臾峰路上需要经过十几个山洞,这里是云台山通向最高山峰的唯一道路,也是云台山最险的山路。。。。。

放眼从车窗外望云,但见怪石林立,峭壁陡常,云雾缭绕,仿佛我们的旅行车行驶在通向仙境的路上,,,,,

到了停车场,杨导耍了个小心眼,说是因天气异常,大家就在这里照相留念,不再安排登山的时间了,留出十几分钟的时间,大家随便看一看,然后就乘车下山。

时间有限,欲发显得珍贵,站在停车场上,向上望去,有两座雕像就在不远处,赶紧过去,像前有简介,中间的那一位是唐朝诗人王维,旁边那个老头,就是医圣孙思邈,两个在这里欢迎着我们的到来。。。。。

赶紧拍照,合影!

沾一沾诗圣和医圣的光,好涨知识,主要还是想长寿,呵呵。。。。。

旁边有个旅游指示牌,过去一看是路标,上写茱臾峰距此(1030米),药王洞距此(900米),可惜是杨导不让去了,可恶的小杨,打你的屁股!

车徐徐而下,望着远去的茱臾峰,还有王维和孙思邈的雕像,耳边仿佛有人吟起了他十八岁时所做的那首千古名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车下了山,离开了云台山景区,望着远去的云台山,我心里恋恋不舍,再见了,云台山,再见了弥猴谷,再见了红石峡,再见了茱臾峰,谢谢你们给我带来的欢乐!我想,我还会再来的,再走进你的怀抱中!

在返程的路中,杨导安排我们进了购物超市,这是一座综合型的旅游超市,内分食品,工艺品,主要都是地方特产,包含了地方文化,凸显地方特色,产品齐全,价格昂贵!

车上的同志们,纷纷购物,我们三人也买了价值150多元的食品,孩子喜欢,买就买呗!经司机统计,一车人大约购买了三,四千元的食品,我位列第二名,冠军是那位领着两个孩子旅游的女同志,购买300多元,孔导也购买了不少食品,上车后,对大家说:出差费全搭进去了,这个我信!

大家购了物,可把杨导喜坏了,在车上,咧着嘴笑,怎么也合不上了,看得出来,她真的是很开心,开心极了,

杨导一开心,就给我们讲笑话,她让我们猜河南方言,她说:哥几个,妹几个,你几个,问我们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回答,我也回答说是:你有几个哥哥,你有几个妹妹。

杨导说不是,真正的意思是:昨天,今天,明天,

大家哄车大笑

杨导又说,一个时尚的小姑娘,开着跑跑车,拉着一车依维哥,是什么意思?

大家又猜,有人说,是小汽车,有人说是时尚跑车,拉着小姑娘的情哥哥。。。。

杨导也笑,她说不对,是一位小姑娘,开着一辆拖拉机,拉着一车玉米,

大家又笑,河南人就是不好好的说话

杨导又安排我们来到了一个神圣的地方,纪念孙思邈的庙,叫药王庙,在庙导的安排下,大家进了庙,庙导有意把我们往庙深处院落领,我当然看出了这其中的问题,在后面慢慢的跟着,既然来到这里,多照些照片吧!

果然,庙导把我们领进了最深一个院落,在大殿中有一个石碑,上面写满了字,庙导,开始进行了舆论宣传,让听的人走进她的魔咒中,进一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幸亏我见多识广,,不贪钱财,没有入圈套,不会上当!

子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我认为,人还是多做善事,比到处拜佛都好,佛的经典不就是希望我们人间多善,多福,多寿吗?其实真正的佛就是我们自己,佛家不是说: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吗?佛就在我们大家的心中,要真正想成为一个佛,首先,就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庙导这种和佛家败类勾结,想达到骗人钱财的目地,这不是真正的佛,这种打扰出家人的清静无为,用红尘俗事家来冲击佛家的修身养性,是真正的一种无耻的行为!没有超度自己的人,又怎么超度他人?超度众生呢?即不能渡人,也难渡已呀!

庙导把红尘引进清静寺院,在经济潮中,把佛做为了其发家生产的工具,这本身就是对佛家的玷污,更是违背佛的宗旨的,南无阿弥佗佛,罪过,罪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得就是庙导!

从药王庙出来,车进入了饭店,这是本次在修武旅行大家吃的最后一次饭了,也是在河南的最后一站,车上的朋友们,经过短短两天的认识,都有了感性认识,吃饭的时候,大家也都不那么拘束了,放开了心情,放开了肚子,在欢声笑语中,吃了起来,可以看得出来,这次饭,大家少了一些客气,多了一些感情,我想这就是友谊吧!山东人是最重感情的,尤其是孔子家乡的人!

下午1330分。旅行车准时发动,驶离了修武,踏上了归途,大家困意袭来,在车上进入了梦乡,我想,还在做着云台山,仙境般的故事吧!

16.30分,旅行车驶入了曲阜,看着眼前熟悉的城市,感觉还是家乡好,家才是最美丽的地方!

漂亮的孔导,对我们这次旅行做了总结,感谢大家对她工作的支持,也希望大家在今后,在她工作的旅行社,多参加旅行活动!

大家鼓掌对她表示感谢,热烈的掌声在车上响着,每个人脸上都甜甜的笑容,,,,,

我想,这也是对孔导工作的最高奖赏吧!

由于车还要往王庄送团队客人,我们三人在曲阜市集散中心下了车,和孔导握手告别,短短两天的时间,和车上的朋友大都已熟悉起来,车上的朋友们再见声不断,让我感动!谢谢大家,谢谢朋友们!

站在下车处,望着远去的旅行车,我给孔导发了一条短信,写了一首诗,表达了对孔导和车友们的感谢之情,也希望他们一路走好,工作顺利:

人在山中行

山在心中游

云台为平台

旅途识朋友

                                        

作者:竹林清雨    

QQ:38931040

博客:http://gahxk6666.blog.163.com

http://blog.sina.com.cn/gahxk7777

                                                2009-8-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