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穴位
合谷 [位置]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取穴时,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 [功能] 疏风清热,能通络,润面泽颜,对头面五官疾患、痤疮、荨麻伴侣、风疹有效。 [方法] 直刺0.5~1寸,可灸。 曲池 [位置] 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功能] 祛风解表、调和营卫、除疹止痒,可用于瘾疹、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痤疮。 [方法] 直刺0.8~1.5寸,可灸。若治荨麻疹,配伍足三里、隔腧、血海效果更好。 足三里 [位置] 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处开1横指;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 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 [功能] 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对虚劳羸瘦、面部皱纹、面色萎黄、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方法] 直刺0.5~2 寸,可灸。若配曲池可治荨麻疹。 血海 [位置] 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功能] 调和气血、散风祛湿,适用于湿疹、荨麻疹、蝴蝶斑、斑秃、面部色素沉着。 [方法] 可直刺0.8~1.5寸,可灸。 三阴交 [位置] 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功能] 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对不孕、痤疮、脱发、脂溢性皮炎、黑变病有效。 [方法] 直刺1~1.5寸。可灸。
您仔细看过看自己的或别人的耳朵吗?人的双耳并不平坦,而是七拱八翘。耳廓上的每一条沟沟坎坎都有其特殊的耳穴定位意义,并有肢体和内脏的相应点存在其上,且按系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耳穴三角窝内为内生殖系统穴位的所在处,耳轮脚周围则分布着胃肠道系统的穴位。 从耳朵的形态和色泽可判断人们的身体状况,比如:耳朵大而厚者,体格健壮;耳朵小而薄者,瘦弱多病;耳朵红润者,面部气色亦好,精力充沛;耳朵萎黄,苍白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 临床实践证明:耳穴诊治疾病,方法简单,直观、易懂、易学、易于掌握,特别是镇静、止痛、降压、清热泄火等,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 运用耳穴按摩方法进行人体保健由来已久,早在清代被誉为长寿皇帝的乾隆就将“耳常弹”作为自己保健的秘决之一,而耳穴按摩手法,无论哪个年龄层次,无论体强体弱,也不计较场合或时间,随意即可做起来,可谓方便、轻巧的举手之劳。 长年坚持耳穴按摩,可通过促进耳部血液循环,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再加上耳部的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如:内分泌、疲劳恢复点、便秘点、降压沟、神门等,可起到改善睡眠,增进食欲,大便通畅、平稳降压的效果,长此下去,自然会神清气爽,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耳聪目明,从根本上延缓了自身衰老。简易耳穴保健按摩方法如下: 一、双手食指、中指微微叉开,从耳垂处往上轻轻夹住耳廓,然后中等速度上下按摩十至五十分次即停。 二、双拇指、食指指腹对于耳朵前后,力量适中,做旋转捻揉三至五下,并依次滑动,来回往复十至五十次不等。 三、用拇指的指腹和食指、中指的侧面,将整个耳廓夹在其间,用柔和之力向外牵拉,向上、下牵拉至前后牵拉十余次。 四、用于面部抗皱时,将拇、食指的指腹对合在耳穴面颊区(请在耳垂上找到此穴)。点、揉按五十次即可。 耳穴保健是我国传统美容的经典之一,简单方便却疗效显著,在小憩之刻,不防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