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思路
简单的鼠标跟随我们可以通过Flash AS的startDrag来完成。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个效果,用到了复制,属性等命令。
效果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是制作拖拽的对象,也就是我们要是什么物体跟随鼠标运动。第二是AS部分代码的编写。 具体步骤
1、 运行Flash MX 2004,设置文档属性为黑色,帧频为30帧/秒。
2、 新建一个图形元件,命名为“蓝条”。在元件编辑区里面绘制一个如图3.3.33所示的图形。 图3.3.33 绘制元件
3、 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命名为“旋转”。从“库”中把制作好的“蓝条”图形元件拖放到影片剪辑的编辑区。利用对齐面板使之处与中央位置。在第15帧插入关键 帧,设置第15帧里面的元件的透明度为0。在第1到第15帧之间创建移动渐变动画。如图3.3.34所示。
图3.3.34 影片剪辑“旋转”的时间轴
4、 单击选中第1帧,在下面的属性面板中设置旋转参数。如图3.3.35所示。 图3.3.35 旋转参数设置
5、 再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命名为“拖动旋转”,按“ctrl+L”调出“库”面板,现在库中有三个元件。选中“旋转”影片剪辑将其拉到编辑区中心,在下面的属性面板 中命名它的实例名为“xz”。然后将此图层命名为“旋转”。如图3.3.36所示。
图3.3.36 属性设置
6、 在时间轴上选择第15帧,按F5将动画延长到第15帧。然后新建一个图层, 命名为as,在第1帧添加as: startDrag("xz", true); //开始拖动影片剪辑xz
如图3.3.37所示。 图3.3.37 在AS层的第1帧填加AS命令
7、 返回到场景1,在第2帧插入空白关键帧。打开库面板,把“拖动旋转”影片剪辑拖放到第2帧中的任意位置。将其实例名设置为movie。如图3.3.38所示。 图3.3.38 影片剪辑“拖动旋转”的属性设置
8、 选中第2帧,打开as面板添加控制语句: n = Number(n)+24;
i f (Number(n)<360) {
duplicateMovieClip("movie", "movie"add n, n);
setProperty("_root.movie"add n, _rotation, getProperty("movie",_rotation)-n);
gotoAndPlay(1);
}
语句解释如下: n = Number(n)+24; //n的数值每次递增24, 24是由360除以15得来的,由于
我们要设置旋转的动画,而每转一周是360度,动画片段的周期是15桢,所以要在一个周期里旋转360度就要每桢旋转360/15=24°所以设置n的数值每次递增24。
if (Number(n)<360) { //当n小于360时, duplicateMovieClip("movie", "movie"add n, n); //复制动画片段,并命名为movie 以深度n复制。
setProperty("_root.movie"add n, _rotation, getProperty("movie",_rotation)-n); //取得movie的旋转角度值,将其减去n,并将所得值设为目标_root.movie add n的旋转角度值。
gotoAndPlay(1); //跳到第1帧
}
9,保存,测试。请参看源文件“鼠标跟随”。 特别说明鼠标跟随效果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效果,也是制作方法最多的一种效果。本例只向大家介绍了其中一种,利用这个原理我们还可以制作出很多类似的效果。其实结合本例来看,制作的结构非常的简单,创建一个原始旋转元件,然后在另一个影片剪辑中作鼠标托拽。放置到主场景以后,进行复制和属性设置。我们在学习一个实例效果以后,就要用这个方法来总结实例效果的结构,这对于我们以后flash的学习的帮助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