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包里的玫瑰

 蓝河星梦 2010-07-14
作者:佚名 |  文章出处:网络

  一、 基本情况

  (一) 姓名:季非(假名)

  (二) 性别:女

  (三) 年龄:1989年3月

  (四) 成绩:中下等

  (五) 父母工作:经商

  (六) 年级:高一

  (七)学校班级背景:温州市普通高级中学,学风良好;班级是平行班级,班级人数较多共有56人,学风较好,学生个性普遍活泼,自觉性不强,,但班级很团结,凝聚力较强。

  二、 问题概述

  学校心理辅导者的任务是协助当事人(学生)放松心情,创造各种新方法,引导当事人(学生)改变旧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形成新的意识和行为的心理倾向,减少其做抉择的干扰因素,并寻找能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在自信、成就感的支持下逐步地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使其处于健康的水平。当事人(学生)季非的问题指向三个方面:1、在班集体中的孤立性;2、与父母感情冷淡;3、恋爱心理倾向(闭锁心理)。

  三、 案例概述

  高一开学初,季非从军训开始就有点与其他同学不是很融合,一副心事重重的摸样,在之后的正式上课中,几乎每节课都趴在桌子上睡觉,课间操,眼保健操和体育课也不例外。当我过去询问她身体是否有何不适时,她总是回答说是牙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个来月。期间我也从其家长处证实,她确实有牙痛病。我也多次劝其对牙痛病进行彻底治疗,以免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季非点头答应,但依然我行我素。一次她一个下午都没来上课,也没请假,于是我打电话给她父母,她母亲在电话那头一边狠狠地骂她,一边求我救救她女儿,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季非迟到了,第一节课还没来,刚想给其父母打电话,发现她躲在楼梯口,我过去刚想问她怎么回事,却发现她的眼角等处都是乌青,嘴边还有血迹。我急忙问她怎么回事,她只是沉默,一句话也不说。于是我只能打电话给她母亲,才得知她昨晚在外过夜(她自称在网吧),被她父母打了一顿。我感到这个学生的情况没那么简单,于是,我对周围的学生就其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并找了个机会与其进行了近一个多小时的谈话。

  在我的训循循善诱之下,她将我当朋友一样把她从初中开始的恋情全部向我说了出来。原来她在初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在温州体育馆学游泳时结识了一个英俊的教练,两个人很投合,成了朋友。父母强烈反对她早恋,她也曾尝试过分手,可是都失败了。因为她发现与他在一起可以抛开学习带来的所有压力,让她感到很放松,很快乐,他们有很多的共同点。她还说她恋爱不是闹著玩的,她向往的是美好的婚姻。

  四、 案例分析

  从以上与季非的谈话情况来看,她的友谊观是:人相知,贵知心;同忧同乐,相互关心;重视交往对象在态度、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和交友对象的思想、性格、能力、成绩、威信等个人品质的吸引。这是符合高中生交友的心理需要的。但是。在实际交往活动中存在:认知偏颇——“刻板印象”,指在交往时不自觉地把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套在对方身上的一种认知倾向。季非强烈地想与游泳教练的交往其实就是将自己父亲的形象套在他身上,同时,存在交往自卑心理反应,在班里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满意,地位低,学习中心理落差引起交往中心理落差,感受交往受挫的体验,从而产生交往中的心理困惑。认知的偏颇,自卑的心理,使她很容易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闭起来,出现闭锁心理,有烦恼不愿向别人倾诉,凭借自己在交往中的情绪体验而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人,这样又妨碍新的友谊关系的建立,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久而久之会加重心理负担,造成心理压力。可是,季非同学本是性格开朗,原来有成功的交往经历,她不会就此放弃交往,于是,寻找异性交往。对于感情丰富、生理成熟的高中生,这些心理状态容易产生恋爱心理倾向。

  五、 方法、过程

  为了帮助季非同学克服交往中的心理困惑,改变当时交往中对自己的认识,打消交往中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找出真正困惑自己的原因所在,从而引导他与游泳教练正常的异性交往,有新的友谊关系建立。我与季非进行了交流和共同的探讨取得了她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的辅导方案:

  1、与季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相互的信任,进而了解她内心深处的想法,帮助她理清几点思路,求得对其实施辅导的同意;

  2、鼓励季非要开放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小团体的交流(主题:谈谈我们的高中生活,在其中也可以让其她同学讲讲对季非同学的认识,大约40分钟); 3、鼓励季非主动与班主任进行交往,把自己的情况与班主任进行交流;

  4、鼓励季非主动与父母交流;

  5、帮助季非重新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真正困扰的原因所在,重建自信。

  辅导过程分三个阶段这样实施:

  第一阶段: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与她进行一次深谈,谈当代中学生的恋爱现状,谈朋友,谈婚姻,谈将来等等。并让她成为研究性学习—恋爱三棱镜的课题组成员。

  第二阶段:转移注意力,将她从恋爱的旋涡来:从恋爱中根据她的特长,让她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竞选班干部,担任了宣传委员。在艺术节的各项比赛中,她参与了舞蹈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练舞过程中,增强了与同学间的了解,并结下了深刻的友情。被班里称为五朵金花。

  第三阶段:在季非情绪状态日渐好转的基础上,建议她周末回家与父母进行交流。本人也与其家长进行交流,改变其教育方式。与其进行除学习以外的交流。

  随著辅导实施的结束,我与季非进行了交流。从季非的精神状态来看,日渐好转,她说也不是特别想那位教练了。平时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的机会多了,还经常参加校园里的各类活动,觉得班主任是很好交流的,自己对现在的情况还是满意的。在这两个月的辅导时间里,她好象感到自己其实并不是要恋爱,而是要友谊、要与人沟通和交流。

  六、 辅导思考

  交友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高中阶段是青年期的开始,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更是产生结交朋友需要的“猛增期”。但是,他们又是在成长中,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高中生的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闭锁心理,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所影响的,他们的内心世界日趋复杂,不轻易把内心的感受表露出来,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对待自己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往往会有偏差,遭遇困惑,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不是只关心他们的成绩?是不是当他们真正发展到恋爱,影响生活、成绩再去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呢?其实,他们不是要恋爱,而是需要与人交流和沟通,需要真正的友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