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高考安徽优秀作文汇总

 紫玉云鹰 2010-07-15

凡事,适可而行后适可而止

    当然,止于至善,是每个人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不管是偏远乡村的农夫,渔夫还是繁华都市的工人,高管,都在为这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打着合谐的节拍。

    然而,富士康的兄弟姐妹,却因为跟不上着这和谐的节拍,付出生命的代价。环境是改变一个人重要的因素,但不能困在当前环境而不知返途。人生是美好的,不能因为短暂的挫折和伤痛就要选择轻生。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过努力地耕种怎能感受收获的喜悦?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的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来映照这些经不起生命折腾的人最为恰当不过了.经不起打击,你就遗失了后天的美好。

    也许,环境只是人生选择上的一个失误。

    人的十字路口,选择失误,错过机遇,确实很多。如果这个集体真的不合适你,你可以考虑换个集体,不一定非要等老板觉得你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你才选择离开。人生要找合适自己的,不是找凑合自己的,哪怕这份工作薪水不错,但违背你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你可以大方地说"NO",没有什么丢脸和庸俗。

    近些年,安徽出了一个名人----许嵩。他被冠以"周杰伦接班人"和"音乐界韩寒"之称,可见其影响力。我们且不说,他是谁谁谁的影子,随便在哪个搜索引擎一搜,都是他的海量信息。

    读过他简历的人都知道,他是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生,然而,他却走上独立创作音乐的道路,集词曲唱录混音制作于一人,在创作型歌手当中都属屈指可数的奇人。他没有签约任何唱片公司,只通过官网宣传,就有很好的销量,他拥有全球海量FANS,这么多的人粉他,说明他是成功的,是大家的典范。医学和音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但许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把这个选择无限最大化了。

    选择合适自己的,很重要;不适合自己的,只会让你白搭更多。

    再拿婚姻来说,找一个爱的人是过一辈子,不是马马虎虎地过一生。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能将就地过,要过就要有滋有味地过。时下,各大卫视的相亲节目里男选女,女选男,惊现雷人雷语,让老外对中国人的爱情观和爱情价值观都产生了疑问:中国人就这么低俗吗?对别人提要求,首先也得掂量自己的斤两,适合的纽带是拴在两个人的身上,不是建立在其中一个人离谱得有悖社会风气的条件上,那样,适合的天平终有一端不平衡而倾斜。令人啼笑皆非的凤姐,不知山高水深不为过,居然弄不清自己的份量,狂言只有北大清华研究生才适合自己,也不怪在作秀节目现场被人扔鸡蛋,换成我,肯定要扔鹅卵石。有人做过精确的估算,全中国有6人符合凤姐的要求,但愿这6人中的一人这辈子能和凤姐憋屈着坚强地幸存到生命的终点。

    葱就是葱,插哪儿都装不了蒜。大家都明白这个简单常识:水田种不了麦子,旱地种不了稻子。如果你非要违背客观规律,主观臆断行事,只会适得其反,狼狈收场。

    人生亦是如此,适可而行方始步,量力而行却止履。

 

   

 

 

 

 

 

 

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天空辽阔,可它是鸟的天堂;海洋深广,可它是鱼的故乡。鱼不能在天上飞,鸟不能在海中游,它们都有适宜自己生存的地方。人类的发展也是一样,要顺天时,适时而为;察地利,因地制宜;求人和,因人而育。适宜的,也就是最好的。

    几千年前的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告诫梁惠王应顺应规律,因时而为,就会有“胜食、胜用”的富足生活,也就是王道之始了。 

    可现实中违反规律的事常有发生,如高科技成果运用的泛滥,让塑料大棚搞乱了季节,捕鱼器灭绝了虾米,滥采掘浪费了资源……

    要想不逆规律而动,除了克服人类的欲望外,就应因地制宜,分别对待。当有的地方圈出大片农田去“筑巢引凤”办工厂时,可有那么一个山区市,没有跟风圈地,他们分析自身“人多地少,山多河少”的特点,制定了守住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产业的策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可持续发展路子。将该地打造成了发达地区人们休闲的后花园。试想想若在不可逆转的原生态环境中发展工业,说不定就少了千顷良田,多了几条污水河流。

    别人再好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若不顾一切地实行拿来主义,搞得不好就像邯郸学步,将自身的步伐也忘得干干净净。

    教育也是一样,它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齐步走”,而应有所差异,差异教育就是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特色教育。可现实中,这种观点成了人们场面上的套话,大会上的官样文章。实际操作时谁也不采你那一套。没办法,学校就把所有鸡鸭鹅兔一齐往架子上赶,让好坏优劣都往高考独木桥上挤。总之不把老糠榨出油来不放手。不因人而育,出不了人才。钱学森大师带着永远的遗憾走了。不因材施教,谈不上教育。夫子即使唤红巾翠袖,也揾不干伤心泪。

    漂亮的帽子,要适合自己的头颅,否则就成了戏台上的小丑。再美的鲜花要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就像阮元在《吴兴杂诗》中写道:“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若定要“深处种荷浅种菱,不深不浅种水稻”,那你将一无所获。

    生活虽然有时就像“围城”,在里面的无所谓好,在外面的也无所谓不好,但只要是适宜的,就是最好的。

 


找准自己的定位

     经常阅读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传记,我会发现:成功的结果只有一个,即成为一个有成就和影响力的人。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却有千万条——麦克阿瑟将军通过在太平洋战场上运筹帷幄而功成名就;股神巴菲特在华尔街上指点江山因而一跃成名;汉朝的司马迁忍辱负重,著成史家绝唱,生前虽然无人问津,死后却能流芳千古。时至当代,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有多少时代的弄潮儿乘着改革开放的风浪大展拳脚,经营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由此可见,成功并不是属于某一类人或者某一行业的,只要你敢想、敢做、敢于拼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成功。但是有一个前提,我们必须熟知并且遵守,那就是——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努力。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场博弈,那么我们生活过的每一处地方都是一个棋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着棋。要想下好人生这盘棋,走一步看一步是必然不行的。卡耐基曾经将人成功的经历大致分为三大步,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首先,我们必须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这是贯穿于奋斗的每一个细节中的,当我们每向前走一步,自己身处的角色和定位就已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现在身处何处?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先贤荀子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有“一日三省”的习惯,时刻反省自己,既是对自己的鞭策与鼓励,更有利于把握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定位。

  其次,是确立一个合理而又明确的目标,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卡耐基将这句话总结得非常精妙:一个合理而又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既不是伟大的,也不是渺小的,更不是高贵或者低贱的。它就是合理的,明确的。每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不同,目标自然不能够有大小、高贵之分,但是它必须适合我们每一个人。好高骛远,最终被现实击打得粉身碎骨是一种悲剧。而妄自菲薄,自轻自贱而导致的一辈子碌碌无为也是一种悲剧。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条件和能力适合做什么事,能够做什么事?西楚霸王项羽就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他的能力,做一个将军或者当一个诸侯王都绰绰有余。然而,做天子就显得差把火候了,因为他缺少虚怀若谷的胸襟和任人唯贤的能力。而汉王刘邦在这一方面就显得优秀得多,他深谙用人的诀窍与成功的秘密——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张良善于运筹帷幄,就让他坐镇营中;韩信善于攻城略地,就让他驰兵千里;萧何善于统领后方,就让他掌管粮营。而他自己,最善于的就是用人,自然就做天子的位置了。

  最后,要精心经营自己的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棋。这是关于成功的具体细节,是需要我们自己细细琢磨的问题。

  清代诗人阮元有《吴兴杂诗》一首:“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说的也正是上面的道理——在合适的地方,找准合适自己的定位,做合适自己的事。若能参透这个道理,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大海看见蓝天,虽然没有蓝天的广阔无垠,但它依然奔涌向前,创造出翻天的巨浪与壮丽;雪山看见绿洲,虽然没有绿洲的富饶与美丽,但它依然巍然挺拔,创造出诱人的险峻与雄伟;冰雪看见春日,虽然没有春日的温暖宜人,但它依然冰霜高洁,创造出雪花的晶莹与剔透。

    我们的世界不能没有蓝天、绿洲与春日,但也不能缺少大海、雪山与冰雪。我们的人生也如此。如果你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参天大树;如果你是小鸟,就不要羡慕雄鹰展翅高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具体情况,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而后不懈努力,这样我们无论在哪行哪业,都能绽放出自己的独特光彩。

    人生有没有价值,不能由能不能光耀千古、流芳百世来界定,而在于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的人生就有价值,这样的人生才能精彩。看看历史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李白,他明白官场污浊,容不下自己飘逸的心,于是游历群山,书写山河,终成一代诗仙;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他明白躬耕陇亩是适合自己的本性,因而回归田园,成就一代田园诗人的美名;班超投笔从戎,在对抗匈奴的战场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英勇与豪迈;鲁迅弃医从文,拿起了如投枪的笔,流“文”千古…… 这些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特点,找准了自己的人生位置,从而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奇特的光彩。

    或许你迷茫,在人事的羁绊下,失去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或许你苦恼于自己人生没有什么意义;或许你懊恼,痛恨自己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朋友,我要劝你,不要有那么多的顾虑,其实上天是公平的,它在为你关闭一扇门时,可能就在为你打开一扇窗。不要怨天尤人,其实人世间谁都没有十全十美,谁都会有缺憾。人生的选择,需要自己去摸索;人生的价值,需要自己去创造。要善于在复杂多变的人世间,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勇往直前,披荆斩棘,走出属于自己的那条康庄大道来。

    刚强的石柱支撑起了壮丽的大桥,即使它丑陋,但却有着自身的风姿;坚硬的钢轨支撑起呼啸而过的列车,即使它冰冷,但却使得你我方便地通行;绿叶衬托出花的美丽,即使它不鲜艳,却能落地成泥,滋养万物。 

请记住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吧,只要善于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那么无论你在哪里,也无论你在干什么,你都能绽放出自己独特的人生光彩!

 


天下之荣,盖其专也

    当遥远的地平线泛起鱼肚白,世间如同大海,到处都流淌着欣欣向荣的气息。你听,那树上婉转的百灵,那草丛中低吟的游蛉子;你看,那悠然地浅翔在水底的小鱼,那攀援丛林的猿猴,还有那搏击长空的猎鹰,就连那寒冷的长白山上的雪莲也傲然地开放。好一片生机勃勃,盎然成章的世界啊。

    可是,当我们歆羡世间万物的多姿多彩,我们不禁感叹造物主的妙手神笔时,真的是造物主随手就捏造了安排了我们世界,轻轻挥一挥衣袖便吐纳了我们万里多娇的河山吗?当然这只是唯心主义的说法,是违背客观实际的。究其根理,哪一道美景不是它们自己利用自身的客观条件各自在适合自己的场所创造出来的呢?或者说,就是一个“专”字。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学术研究中的专;数千年前的孔圣人提倡“因材施教”这是教育的专;有人曰“因地制宜”这是地之专;还有人说“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政之专也。或许,只有分清事物的特点,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将其安放在适合的位置,才能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发挥其价值。

你想如果婉转的百灵不在高高的树梢跳跃,那它清脆的嗓音不会显得如此惬意;如果鱼儿非要跳出水面,那不止是无法像水底那样安然遨游,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猎鹰停在屋顶,那和鸡鸭又有何分别呢?反之,如果根据事物的特点,顺其规律,将他们安放在各自适合的位置上,各司其职,各发挥其所长,那么世间怎么不会繁荣呢?

    曾几何时你感叹那大漠中沙驼的坚强,可正是它属于大漠,也只有大漠才能凸显它的价值;曾几何时你欣赏不深不浅的小池中荷花的婷婷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时,可想过也只有在这不深不浅的水中小荷才能生长,才能玉立呢?曾几何时你赞美黄山松扎根石缝的坚韧,可是它也只有在不毛之地的石山上才能造就出它那遒劲的身躯。

总之,究天下繁荣之理,盖因其专也。要根据各自自身的特点,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发起所,才能显现出各自的长处,或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若非要不在其位,那就只能乱谋其政了,不但收获不了一隅美景或一丝果实,反而葬送了手中仅有的几颗本该有所用的种子了。

 


选择那份合适

    有经验的农民知道,什么样的土地该种什么样的庄稼,因为只有合适的环境才能长出茁壮的庄稼;临溪垂竿的渔翁知道,什么样的水域钓出什么样的鱼儿,因为只有合适的深浅才能养出肥美的鱼儿。

合适,可是有时候,我们却在这个字眼面前迷茫。

    草原,一望无际,千百年来,一丛丛草为那片土地带来绿意和生机。游牧民族一代又一代,欣赏着绵延的美好。可是,为什么绿洲在这些年里渐渐荒芜?因为有人盲目地在草原大面积耕种!中原地区的作物,需要大量养分,生长在肥沃的中原大地才能茂盛。把它们移植草原,千年长草的地方,又如何供得起“大肚皮”?中原来的作物养分跟不上,又疯狂榨取小草的生命!结果可想而知:草死了,庄稼枯萎了,贫瘠的原野裸露着苍凉。而追究其原因,只是不合适啊。 
    就像人们在购物的时候,往往是糊涂的,不选“对”的,只选“贵”的,图那份虚荣,也是给别人看的。可是,合适吗?劳力士的金表戴在俗人腕上,能有多少气质?多的只是浮华和铜臭味。买了豪华的西餐桌摆在家中,却发现它与旧木椅子如此不搭配,甚至不如破茶几用起来舒服。后悔了吧?不要嘀咕着那表在某某人身上是那么绅士,那桌在某某屋里是那么典雅。无怪,那是因为不合适啊!或许那几十块的运动表才能显示你的活力,或许掉漆的木桌有岁月的流金更能勾起你的回忆。 
    不知你是否常逛衣店,那里总会上演重复的一幕。孩子们常会选择大好几个尺码的衣服,因为这样可以显得更成熟。他们兴奋地套上不合体的衣裳,以为自己真的就长大了,全然不顾耷拉着的肩膀和拖在地上的裤脚。   
    而女人们则相反,她们望着模特儿身上腰肢婀娜的衣服眼中发亮,勉强穿上绷得紧紧的服装,在镜子面前望见勒出的肚腩而黯然失色。 
    终究还是不合适,又何必勉强?衣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大一点都会走样,小一寸也不舒服。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而去选择那一份最合适的?  
    鱼为什么不在岸上游?花为什么不离开土壤?因为它们知道,它们选择的都是最适合自己的。离开了那份合适,再顽强的鱼也会窒息,再美丽的花也会凋零。 
    《吴兴杂诗》中,清代的阮元一语道破天机:“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宛如一句真谛,令无数困惑的人豁然开朗。   
    人生中有太多选择,这其中,有最美丽的,有最昂贵,有最权威的,也有你最想要的。可是,记住,无论有再多诱惑,一定要选择那份合适。

 


对大自然,人们应该有敬畏之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清代诗人阮元的《吴兴杂诗》之一。吴兴,即今浙江湖州。这既是一首清词丽句的写景诗,又是一首言近旨远的哲理诗。

  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欣赏着江南美景:四条河流环抱着吴兴城曲折地流淌着,然后在各处分散开来经流千家万户,聪明的农人们便在水深的地方种菱角,水浅的地方种稻子,不深不浅的地方则种上了荷花。然而,诗人的用意却不止于此,他在告诫人们:在大自然面前,人应该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而不是逆势而上,过分地去逞强斗智。否则,人只能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

  我以为,这首诗对我们今天怎样面对自然是很有教益的。

  许多年来,我们崇尚的是斗争哲学,不仅人与人之间曾经一直斗来斗去,而且还醉心于与天斗与地斗。于是,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之心没有了,和大自然打交道应该遵循其客观规律的道理也被作为“糟粕“批臭了。大跃进时代,文革学大寨时期,都做过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蠢事。尤其在发展成为”第一要务“之后,人们的头脑一再发热,欲望一再膨胀,已经创造出了许多所谓的“人间奇迹”:我们敢于移山,“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们敢于填海,叫沧海变成桑田;我们敢于截流,让“高峡出平湖”;我们敢于毁林,让森林成“良田”;我们更毫无节制地挖掘地下的资源,让大地乖乖地“献出”宝藏……人,当代的人,好像真的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精灵,可以随意地役使大自然为自己服务!

  然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就要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长期寂寂无声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愚蠢行为已经开始反抗:地震频发,旱涝相接,沙尘暴肆虐,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反常,疫病流行,好多灾难都是百年不遇甚至前所未有的。而人们为了治理一条前些年污染了的河流,要付出几倍甚至更高昂的代价!因此,在表面的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空前充裕背后,人类给自己留下了难以克服的巨大隐患,更堵塞了子孙后代继续生存发展的道路!

  今天的人们,很有必要重读阮元的这首诗,并深刻领悟其中的哲理。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不妨把它作为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我们谋求的发展,不应该再是竭泽而渔的,不应该再是不计后果的,而应该确确实实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

  而这,首先要求我们在大自然面前,保有一颗敬畏之心。

 

 


美丽的规律

    面对这首诗我思绪万千,这是如此多么美妙又让人向往的境界和诗一般的感觉的图面,一切都静静的,安详的,似乎一种大自然的美,又这么融洽的遍布于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的景象。如此一种能够让世间万物循规蹈矩的自然规律,又如此一种需要我们人类世界去遵循,去尊重和倡导的精神,乃至状态,直到最终和谐的源远流长……

    想必当初阮元写这首杂诗时也是如此这般心境吧,人浮于事的状态,大千世界的嘈杂,万物无序的情景,清朝的统治格局,让他沉迷于如此美丽的景色和自身体会耕作的美好。当然,这种心境也仅仅反映了一种心情而已,其实质是,不管我们个人,我们团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都必须在适合自己的土壤,在适合自己的地位上,在适合自己的能力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去立足,去生存,去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够得以前进,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水分,养分,阳光和一切支持我们前进的力量去成长,去努力找寻属于我们的东西。否则一切有悖于此的,我相信应该被大自然的力量所打败吧!

    如此深沉,但又如此明了的道理,同时也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每天都在上演,执着的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我们必须踏实于自己的能力,不断积累才能够得到最终的质变,当我们作为班级干部,也只有全心全意为了班级而服务才能最终得到班级的爱戴和集体上下的拥护,当我们领导一个公司也是一样。一个政党也同样是这样,只有符合历史的潮流,并且勇于前进,在不断犯错误中成长,何尝不是一种曲折式前进,何尝不是一种按规律办事。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其诞生和发展至今,何尝不是如此?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正确的马列主义的道路,没有三个代表,我们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走到现在呢?

    其实,人生也何尝不是这样,如今的我们身在高校,在这美好的四年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什么,该如何做,应该真正的遵守我们自己发展的道路,那就是努力的学好文化知识外,拓宽自己的视野,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自己对于未来的感性合理性认识,并且不断的进行思想上的自我否定和认可,以求在我们出去校门后能够真正去追逐我们想要的东西,追求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梦想,这都是需要我们在青春的四年里完成的。校门外的世界是不可预知的,我们唯有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后,才能更好的迎接未知的世界。

    从实际规律出发,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多么希望我们的世界能够真正的完全做到这样,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多么的美好,美好的能够让人心醉,也许,将少了更多的不好的东西于这个世界,我期待那天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