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全案: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亮丽之晨 2010-07-16

【考纲解读】

     实词的考查绝大多数是常见常用的词语。在2008年的套高考试卷中,共涉及70个;其中“责”“拜”“徒”“诣”“致”均出现多次出现,单音节出现65次,双音节出现3次。

    考生平时复习时,只注意《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常用实词是远远不够的,常见实词应引起高度重视。

古今异义的考查,主要出现三种形式:①在考查实词中综合考查,如:广东卷的“悦服”、湖北卷的 “羁旅”;②单独命题考试,如上海卷的“宾客”“观览”“衣冠”“东西”;③偶尔在文言翻译中综合考查,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妻子”。

    对于通假的考查也在对实词理解、翻译句子中得到体现,如2006年福建卷在考查实词时考到了“责-债”,在翻译中考到了“振-赈”“罢-疲”; 2006年浙江卷在考查实词时考到了“属-嘱”;2004年湖北卷第11题C、D项考到“趣-促”“闲-娴”。

广东高考历年所考词语均在120个实词以内。以单音节词为主。

【考点透析】

应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使

 

 

(一)古今异义

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如:

 

 

  变 化 情 况

示    

词义

扩大

范围

扩大

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 

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

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

义项

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

词义

缩小

范围

缩小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义项

减少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   

怜(古:爱,怜悯;今:怜悯)

词 义

转 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感情色彩

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

 

 

古今异义,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的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义,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以《逍遥游》为例:

 

 

词语

古义

例句

今义

记载

志怪者也。

志向、志气

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常作代词、助词

果然

吃饱的样子

腹犹果然。

不出所料

虽然

即使如此

虽然,犹有未树也。

连词

何,疑问代词

彼且恶乎待哉。

恶劣、凶恶

无名

忘记功名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不为人知

 

    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天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引”:

 

 

 

意义

例句

本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   引吭高歌(成语)

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

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经据典(成语)

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掉转

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古字通假

1.  通假的具体情况:

 

 

 

解          

举      

注   意  

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鸿门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倍”同“背”)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同“无”)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石钟山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师说》)

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教材中注为“莫”同“暮”。

音同义同,形不同。

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俛”同“俯”)(《过秦论》)

教材亦按通假字方式注释。

 

 

2.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字义

分析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来解释,A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A”通“B”。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书》)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①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②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景”通“影”,作状语。

字音分析

A与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例中的“知”与“智”、“颁”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字形分析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①“被”与“披”,共同的声符是“皮”。②“具”通“俱”,通假字“具”是本字“俱”的声符。③“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四)词类活用

 

古诗文中,实词的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也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可以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③名词、动词作状语;④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方法;⑤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等。本书在后文“专题9”有专题论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五)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指“异”,“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兄长”)

又如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六)兼词

 

 

1、 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 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①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②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

“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1、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②青麻头伏焉。(《促织》)

2、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

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

①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

②     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

“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① 居心叵测(成语)

② 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三国演义》

“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①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②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鸿门宴》)

 

应考方法盘点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1 字形分析,看形推义。

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均可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归园田居》)

“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网)、罟(网)、罩、罹”等。

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

(徐)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

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

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

(1)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赂”。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晏子治东阿》)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少”。

(2)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危乎高哉!(《蜀道难》)

亡去不义。(《鸿门宴》)

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危”为“正”义,成语有“正襟危坐”。“亡”有“逃跑”义,“北”有“失败”义,成语有“追亡逐北”“亡命天涯”,词语有“逃亡”“败北”等。

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

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3)联想课文。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帮助我们判断。如: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

《鸿门宴》中有:“不如因而善遇之”,“遇”为“对待”之义,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4、推断句法,理其结构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李密《陈情表》)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愚”:例①中作主语,我;例②中作定语,我的。例①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因为它前面不能再补出主语。由此可知,“愚”符合名词特点(作主语、定语),词性应为表谦敬的名词。

例③,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其实,这里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正确的译文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又如“为之”这一结构中的“为”,是介词,还是动词?

①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②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例①“为之”后是动词“泣”,“为”为介词。例②“为之”后是名词“所”,“为”为动词。

因此,其区分格式应为:“为之”+动词→为:介词;“为之”+名词→为:动词。

5、常规不通,通假代入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

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2)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这两题每句的翻译要注意,实词“振”通“赈”,应译为“救济”;“罢”是通假字,通“疲”,应译为“疲乏、疲惫”。根据前后文,“振”后带有宾语,译为“振作”说不通,就要考虑通假。“民罢于征发”,如果按常规理解,“罢”有“停止、完结、罢官”的意思。老百姓不可能停止“征发”,那是当官的权力。因此要考虑通假。《过秦论》(中)有:“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论积贮疏》有:“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6、熟悉传统,掌握常识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2004福建卷第11题D项)

“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新用事”。

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

以官职的任免为例:①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②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③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④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⑤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⑥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⑦表恢复的:复、还。⑧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⑩表主管的:知、典、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