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 山 寺

 咖啡与烟 2010-07-16
 
寒 山 寺
 
        寒山寺(Hanshan Temple)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高12.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 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掏。寒山寺里比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于藏经楼内,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主题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贴切。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喜庆活泼。相传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后来又被皇帝敕封为和合二仙,是样和吉庆的象征。寒山与拾得皆喜吟诗唱偈,寒山有《寒山子诗集》存世,诗风朴素自然,通俗易懂,有“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之说,后人又收辑拾得的诗附于其后。寒、拾塑像背后嵌有千手观音画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状元石韫玉的篆书“现千手眼”。殿内左右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二十七石。这部《金刚经》是他为追荐亡父而书,苍劲古拙,透出英武刚烈之气。后面还有董其昌、毕懋康、林则徐、俞樾等人的题跋共十一石,神采纷呈,各有千秋。
  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名闻退还的钟楼。关于“夜半钟”的说法,历史上曾经聚讼纷坛。北宋欧阳修认为唐人张继此诗虽佳,但三更时分不是撞钟的时候。南宋的范成大在《吴郡志》中综合了王直方、叶梦得等人的论辩,考证说吴中地区的僧寺,确有半夜鸣钟的习俗,谓之“定夜钟”。如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诗:“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缑山半夜钟。”温庭筠诗:“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都是唐代诗人在各地听到的半夜钟声。自此,这场争论才逐渐平息。
        现今寒山寺里的古钟已非张继诗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钟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间补铸的大钟也已不知下落。一说当时“遇倭变”,销熔改铸成大炮;一说已流人日本,如康有为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为此日本国内还曾大力搜寻,但徒劳无功,遂留下千古之谜。如今的大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葵龙督造。巨钟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重达两吨。钟声宏亮悠扬,余音轰条。
  僧人撞钟之所以要敲108下,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l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的意思。二是依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每年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寒山寺名称由来的传说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寒山诗碑
 
 
 
        在江南古刹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
  自《枫桥夜泊》问世,历代文人墨客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据《寒山寺志》载,《枫桥夜泊》诗的第一块诗碑,为宋代王硅所书。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时,画家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写了《枫桥夜泊》诗,刻于石上,这是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文征明手书的诗碑亦漫漶于荒草瓦砾之间,现在嵌于寒山寺碑廊壁间的文征明所书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数字而已。
 
 
 
        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沧桑变迁,古碑不存,便请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其时,俞樾虽已八十六岁高龄,仍以其饱满的情怀,稳重的章法,浑圆的笔意,挥洒淋漓,一气呵成。俞樾作书后数十天,便倏然长逝了。
  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是一位与唐代张继同名同姓的书法家所书。据文史专家郑逸梅老人记述,这位现代张继,是应著名画家吴湖帆之约而书古代张继《枫桥夜泊》诗的。诗后有跋云;“余夙慕寒山寺胜迹,频年往来吴门,迄末一游。湖帆先生以余名与唐代题《枫桥夜泊》诗者相同,嘱书此诗也。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沧州张继。”现代张继书古代张继诗,由刻碑名手黄怀觉刻石,立于寒山寺内,一时传为佳话。可惜他在书写《枫桥夜泊》的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了;而他书写的这块诗碑,现仍存于寒山寺内。
 
        相关诗句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风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清·陆鼎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寒山寺●明·王犀登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题《姑苏十景·枫桥》 明·文徵明
 
  金阊西来带寒诸,策策丹枫堕烟雨。
  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
  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
  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
 
        赋得寒山寺送别●明·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枫桥寺●宋· 俞桂
 
  湖水相连月照天,雁声嘹唳搅人眠。
  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旁边系小船。
 
        枫桥●张祜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怀吴中冯秀才●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吴松道中二首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暮秋游虎丘
 
  寂寞虚廊暗草莱,天风缭绕宝华台。
  江空露冷蛟龙仗,殿古云深鹳鹊来。
  山馆老松褰绿蔓,石坛芳桂落苍苔。
  寒钟敲断枫桥月,半夜禅僧入定回。
 
        松江舟中四首荷叶浦时有不测末句故及之
 
  夜听枫桥钟,晓汲松江水。
  客行信匆匆,少住亦可喜。
        且食鳜鱼肥,莫问鲈鱼美。
 
        寄恒璨 韦应物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送僧归山 刘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
  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再游蒋山
 
  寒山寺里立斜晖,只有垂杨自在垂。
  不待新亭成洒涕,向来已识宁馨儿。
 
        赠相僧杨懒散
 
  野鹤本长生,孤云无定意。
  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
  请问绛人年,曾观柏寝器。
  微言洞倚伏,妙中惊人世。
  往夏识方瞳,今春分别袂。
  飞帆烟雨外,驻锡云林际。
  逸兴轻远游,滞念牵离思。
  后夜听钟鸣,应有寒山寺。
 
        枫桥寒山寺
 
  江枫吟咏工,幽寺冷遗踪。
  不改前朝路,犹闻半夜钟。
        地凉汀月皎,村迥水烟浓。
  试问谁曾见,憔应独有松。
 
        枫    桥
 
  冷落回塘欲暮时,峭帆女猗去何之。
        数行鸿雁书来少,一段风烟客到迟。
        关吏尚嫌愁未税,榜人惟有梦相知。
        偶然渔火江枫地,记得寒山寺里诗。
 
        夜泊枫桥望寒山寺
 
  夜火疏钟伴寂寥,十年旧梦泊枫桥。
        清狂不见王司理,来问寒山寺外潮。
 
        寒山寺
 
  瑟瑟吴江正落枫,碧山古寺独携筇。
        寒空鸟下岩边塔,残照僧归径外松。
        虚寂高斋无俗韵,风狂弥勒有遗踪。
        扁舟却趁寒潮去,梦里应闻夜半钟。
 
        上海崇明寒山寺
 
        寒山寺已有近374年历史。明朝天启四年,杨军门夫人朱氏自苏州驾小船来到崇明。朱氏在岛上削发为尼,法名颠修,建寺名寒山寺,供寒山拾得二像。原寒山寺北至护城河(现崇明中学马路),南至人民路,西至护城河沿界(农业大楼),东至旧大校场(现向明农机厂),共有鸳鸯宅寺房32间。
  崇明寒山寺与苏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传它们的钟声有"瀛洲东门寒山寺,夜半钟声迎客船"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争相媲美的诗句。
 
        唐    朝
 
  唐太宗贞观初(627--649)有诗僧寒山子者,曾来此缚茆以居,玄宗朝著名禅师僧希迁(700--790)于此创建伽蓝,隧题额曰寒山寺。(参见姚广孝(道衍)《寒山寺重兴记》)
 
        北    宋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976--983)节度使孙承祐重建佛塔七成(层),既言重建证知旧曾有塔,或误认为普明祖师为佛塔,建塔之时未言及寺,证知此时寺尚完好。.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郇国公王珪因书张继诗,易封桥为枫桥。(参见《鸥陂渔话》寒山寺王郇公书张诗刻石一则)宋仁宗嘉祐中(1056--1063)改赐名普明禅院。
 
        南    宋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仍称枫桥寺。(见孙 《枫桥寺记》)
 
        元    朝
 
  元末至正13年(1353)泰州白驹场盐贩张士诚与其弟张士信率盐丁攻下高邮等地。16年(1356),定都平江(即苏州)。23年(1363)自称吴王,后屡被朱元璋击败。27年(1367)秋平江城破被俘至金陵自缢死。据此推知,寒山寺及塔应毁于1367年朱元璋对张士诚最后攻击中。
 
        明    朝
 
  洪武间(1368--1398)僧昌崇僻建。(见《百城烟水》)《姑苏新志》又称:洪武归并佛宇,但列丛林,而以子院附见其下。此寺(指寒山寺)归并寺三:秀峰寺、慧庆寺、南峰寺;庵四:只有文殊、云皋、射渎三庵而失其一。然据此可见寒山寺在明初尚为丛林。盖正在昌崇重修之后也。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历经军阀混战,哀鸿遍野。寒山寺亦处危境,香烟稀少,门庭冷落,收入无着,住僧星散。1941年秋,高冠吾等曾将原藏经楼略事修葺,易名为霜钟阁。落成时有马起权携《寒山杯渡图》以献,题咏者凡92人,诗词156首(见《艺文》卷)。日军侵占苏州时期,寒山寺殿堂房舍曾一度沦为日军仓库马厩,仅有二三寺僧局处一隅厮守而已,其生活来源,唯赖经营浴室菜馆或卖字卖帖,勉强糊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人民政权建立,及时由苏州市文管会代管。原住持果丰曾一度回寺,终因生活无着,不久又复离去。
  1954年原常州接待寺僧演林至寺协助照管香火,寒山寺才又有僧人。同年有苏州名士宋鸿钊者,将其祖传名楼花篮楼施赠寒山寺,移建于碑廊西南隙地,易名为“枫江楼”,使一代名楼得以保存,寒山寺添一景观。
  1958年全市寺庙集中管理,部分法像被集中到西园戒幢律寺。隆庆寺龙藏经被调入寒山寺。
  1964年市佛教协会派性空到寺协助管理。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寒山寺一度成为造反派刑讯逼供之牢房,甚至有被拷打至死者。佛像、法器、殿阁受损,寺藏文物被查抄。性空事先采取保护措施,使碑刻、藏经、罗汉等得以保存。
  1968年性空被迫下放昆山农村劳动。1970年仅剩的演林,亦被逐出山门,撵往如皋农村劳动。
  1976年秋粉碎“四人帮”后,各地纷纷落实政策,拨乱反正。1978年11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第一次专程至寒山寺视察并指导修复工作。同年11月17日寒山寺僧净持、性空、果丰、法忍四人,身着僧装,按照中国佛教仪轨,隆重接待以前田洪范为团长的“日本社会教育友好访华团”一行僧尼17人。寒山寺由此开始修复。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中国访问的人数不断增加。净持、性空先后接待过美国女记者、联邦德国园艺家、作家等外宾,他们代表西方知识界表示希望了解中国宗教现状。同年7月,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处正式恢复活动,及时召开宗教界人士会议,认真研究落实宗教政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并在会上宣布由政府拨款,加速寒山寺整修工程。同年,从西园寺请回释迦、迦叶、阿难、弥勒、韦陀及寒山、拾得诸塑像。
  1979年除夕,在苏州市对外友协倡导配合下,举办第一届寒山寺听钟声活动,参加对象为日本友人120人。为促进中日友好,发展旅游事业开创了一种新形式。此后人数、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活动,颇有影响(详《联谊》卷)。
  1980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寒山寺再次成为苏州地区旅游热点,修复工程继续紧张进行。因寺貌初有改观,当年就接待国内外游人4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人4万人次),门票加上其他收入达10多万元,寒山寺从此收入盈余。
  1981年,净持因工作需要调回灵岩山寺,通如回寺任住持。新建心净楼、钟房。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为寒山寺古钟和钟楼录相。
  1982年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寒山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春,住持通如圆寂,世寿80。1984年8月13日性空监院接任寒山寺住持,并举行隆重升座仪式,主持大佛开光典礼。有关部门和诸山长老前往祝贺。
  1986年按照丛林规制请楚光、演林为监院,分管基建维修、对外接待、宗教活动及内部事务。
  国家旅游局拨款50万元,重建藏经楼365平方米。
  1988年秋动工兴建生活区,建筑面积670平方米。
  1990年秋爽法师出任监院职务。
  当年圆满完成五百罗汉装金功德,并翻建闻钟亭诸建筑。
  1992年秋举行普明宝塔奠基仪式。次年由苏州二建公司古建分公司开工承建。1996年10月30日举行普明宝塔落成及佛像开光典礼。寒山寺竖起新标志。
  演林、楚光二监院因年老或有病,先后退去职务。
  寺院所在地区以“寒山景区”命名,为名誉权受侵问题,几年来屡与对方诉诸上级,并向中国佛协反映。1996年经省政府发函,苏州市政府下达决定,将名称更改为“枫桥景区”,维护了佛教自身的合法权益。
  据苏州市土地管理局1995年国用(95)字第3000号《国有土地使用证》登记:“寒山寺,地号4-(4)-5,总面积10367.9平方米,独自使用权。”国用(95)字第3001号《国有土地使用证》登记:“寒山寺,地号4-(4)-6,面积286.2平方米,独自使用权。”另有普明塔院3000平方米土地使用证明尚在办理过程中。土地合计13654.1平方米。
  1997年秋爽监院离寺去昆山市筹建华藏寺,1999年回寺继续任监院。
  1998年,性空方丈当选为苏州市佛协副会长,同年秋参加中国佛协玄奘顶骨舍利护送团赴台湾。
  同年夏季大雄宝殿屋脊倒塌,经抢修竣工。普明宝塔四周,四座青铜卧狮安装完毕。
  2001年,先后完成翻建弘法堂、整修上客房与斋堂、大修藏经楼等工程。立性空法师书《枫桥夜泊》诗碑于钟房南侧。 湾信士温送珍及家属献大香炉一只,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华青铜公司制作,重约5吨,置天王殿后侧空地。
  藏书万册以上的图书馆正式开放;档案室升为“市一级先进”单位;全寺推行电脑联网现代化管理。有586电脑5台,喷墨打印机5台,激光打印机1台,扫描仪1台;彩电10台;电话7部,传真机1部。
  接待在苏州参加APEC财长会议的各国贵宾。
  因寺貌更新,全年接待游人香客约150万人次,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47万人次相比,增加3倍多。现有寺僧38人,职工92人,共130名人员。至当年底,已连续举办过23届“除夕听钟声活动”,有5万余人参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