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诊”修炼之武林秘籍

 z康林 2010-07-16

“门诊”修炼之武林秘籍

      去年一年,小女子我被“发配”至门诊驻守。远离了病房的烦心事,我乐得过起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来。

      这原本是我当初所设想的。

      我一向对看门诊有着固执己见的想象,将看门诊当作“过家家”般好玩,很牛地大笔一挥——打针去!再大笔一挥——吃药去!一如童年玩的医生病人游戏,潇洒之至。

      可这一年来我的门诊生活却过得辛苦之极,这原也是我的错,实乃“功力”不够所致。苦苦思索后,我终于悟出了如下秘籍。

      首先,作为一个门诊医生,当务之急不是会看病,而是要学会“憋尿”!我刚去门诊的那几日真是冒着傻气,天天早上抱一大壶茶水上阵。殊不知这一坐下来便屁股粘在了椅子上,几十个人轮番上阵,想挪也没办法挪。急忙大叫“不行不行,不公平,怎能展开车轮大战?待我急急方便一下,回来再大战你等三百回合!”怎奈后颈被人一把拽住,门口三五大妈把门而立高呼道:“医生怎能将病人丢下?快快回去坐好!”无敌“憋尿神功”就此练成。

      其次,这第二大需要“憋”的就是“憋气”。面对每天平均七八十人的门诊量,平均每人的就诊时间也就六七分钟,这六七分钟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例、开化验单、诊断及治疗方案,还有贯穿其中的缜密的思维和判断。这样算下来,和每个病人沟通的时间屈指可数。每当外面的病人等得不耐烦地要暴动的时候,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某些妈妈奶奶级病人,一把拖过你对面的椅子,坐到鼻尖和你不到一尺的距离,从漫长的祖宗八代史,耐心地讲到她几十年的病情回顾史,当中夹杂着成叠泛黄了的陈年病例,年代久远地足可写一部编年史。而最终她也许只想做一个常规普查。但如果你胆敢有丝毫的不耐或不屑,她们立刻会一板脸,你就等着被投诉扣板板吧。

      而最要习惯的则是病人不同的方言。所幸本人祖籍上海,小时候生长在东北,所以南腔北调多多少少都能应付一下。而我的另一个四川同事则比较惨,上次她眼睛红红地跟我诉苦,因为她的四川口音又听不懂上海话,被一个老大妈指着鼻子骂:“上海话都说不来还怎么在上海混?”我倒是没碰到过这种冤枉事,不过我最怕遇到上海本地人、青浦人、崇明人、浙江人之类的,这种人往往还是上了年纪的,似乎她们从来不知道有普通话这回事。而那种“上海话”变质得简直没话说,说话的调调怪了去了,那种描述不舒服的词语真是闻所未闻,感叹词也是黑多黑多,常常是我的耳朵饱受蹂躏之后方才明白其意,而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我自己的标准上海话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她柺得不伦不类了。

      所幸也是不幸的是,08年我再次被发配进了病房,很开心不用再做门诊看病的机器人,不幸的是我又要值班了。

      回顾这一年,虽然劳心劳力并且受了病人不少气,不过有失必有得,我也交了几个很好的病人朋友,而且与人交往的技术大增。

      那日回门诊拿东西,门口的老护士笑嘻嘻地说:“你走了之后好多人都在问‘2号房间的祝医生去哪里了?’,好多人现在还指名叫你看病呢。”哈哈,说得我虚荣心饱涨得一塌糊涂,看来我的功力最终还是达到了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