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望花开花落 看云卷云舒 2010-07-17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

               教高函[2010]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该计划已正式启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工业界,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面向世界,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在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

  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有关高校提出申请、专家组对其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经审核,现批准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具体名单见附件。

  请上述61所高校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和本校方案,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做好计划的实施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年六月十三日

附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总序号 高校所在地区 分序号 “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名单 高校所在城市
1 北京市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北京市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3 北京市 3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4 北京市 4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5 北京市 5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6 北京市 6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7 北京市 7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保定
8 北京市 8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9 北京市 9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10 北京市 1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
11 天津市 1 天津大学 天津
12 河北省 1 燕山大学 秦皇岛
13 山西省 1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
14 辽宁省 1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
15 吉林省 1 吉林大学 长春
16 黑龙江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威海
17 黑龙江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
18 黑龙江 3 黑龙江工程学院 哈尔滨
19 上海市 1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 上海市 2 同济大学 上海
21 上海市 3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2 上海市 4 东华大学 上海
23 上海市 5 上海大学 上海
24 上海市 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5 上海市 7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
26 江苏省 1 东南大学 南京
27 江苏省 2 河海大学 南京
28 江苏省 3 江南大学 无锡
29 江苏省 4 江苏大学 镇江
30 江苏省 5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
31 江苏省 6 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
32 浙江省 1 浙江大学 杭州
33 浙江省 2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
34 浙江省 3 浙江科技学院 杭州
35 浙江省 4 宁波工程学院 宁波
36 安徽省 1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
37 安徽省 2 合肥学院 合肥
38 福建省 1 福州大学 福州
39 福建省 2 福建工程学院 福州
40 江西省 1 南昌大学 南昌
41 山东省 1 山东大学 济南
42 山东省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东营、青岛
43 山东省 3 山东理工大学 淄博
44 河南省 1 郑州大学 郑州
45 湖北省 1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46 湖北省 2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
47 湖南省 1 中南大学 长沙
48 湖南省 2 湖南大学 长沙
49 湖南省 3 湖南工程学院 湘潭
50 广东省 1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
51 广东省 2 汕头大学 汕头
52 广东省 3 东莞理工学院 东莞
53 四川省 1 四川大学 成都
54 四川省 2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55 四川省 3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
56 陕西省 1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
57 陕西省 2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
58 陕西省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
59 陕西省 4 长安大学 西安
60 陕西省 5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
61 陕西省 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