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市农民工子女接受小学教育状况调查”实践队

 bdcxrh 2010-07-18
“武汉市农民工子女接受小学教育状况调查”之成名小学系列
“武汉市农民工子女接受小学教育状况调查”实践队  2008-07-13 21:05:22.0

成名小学系列之一
              -------访谈实录

    本实践队考虑到所研究课题的特殊性(暑期受访农民工小学----武汉市成名小学放假),于2008年5月29日下午走访了位于武汉市江汉区的成名小学。

    相信“屋顶小学”对于曾经关注过在汉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社会大众并不陌生,但是成名小学应该是一个陌生的名称吧。“屋顶小学”,即武汉市凌智小学,武汉市成名小学,武汉市成才小学是由一个集团创办,三所都是私利学校,由孙红枫董事担任集团法人。

    孙红枫董事以前曾在老家汉川办幼儿园,由于自己是师范毕业,在一次来汉开会的机遇下,她注意到在江汉区,有很多外来务工的人员,当时在汉的公办学校都需交借读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读书遇到了“高门槛”,孙红枫依据以前在家乡汉川办幼儿园的经验,便决定自己筹钱创办学校,在四处筹到5万元经费后,于1998年创办了第一个学校——成才小学,然后又于1999年创办了今天的成名小学。

    另外,我们还采访了该校的朱校长,他是以前下面地区民办学校退休的老师。对他的采访,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学习状况。

下面,将分几大板块对这次的访谈做总结。
板块一  采访学校情况

一.就读学生的家庭情况
 
    据了解,在该校就读的孩子有一部分来自单亲家庭,从这点来讲,孩子们无法获得来自家庭的爱,而且一般都是和母亲生活,家庭的经济情况很不好,根本无法支付学费。对于这种情况,孙红枫董事没有对他们征收学费。而这部分经费缺口是由其他两所学校和家乡的幼儿园的收入来填补。
 
    另外,孩子们在家,父母们很少关心他们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一方面,所从事的职业使他们很难有时间、有精力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流动性使得子女教育易出现阶段性断裂。因此,在该校,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用朱校长的话来说是“没有中间层次的孩子”。对于学习上很自觉的孩子,勤奋和与城里孩子不一样的生活经历,为他们的学习增加了一个特殊的砝码。而对于那些没有自觉性的孩子,学习上则非常吃力,有些五年级的孩子甚至任然不会做最基本的乘除法运算。

二.师资情况

    各个年龄段的老师都有。工资一般在600-1000元的水平内。

    年轻的老师主要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大专生和本科生,工资水平一个月是600-700元的样子,从年轻老师羞涩和略带自卑的眼神,我们猜想这些老师来该校的多半原因是因为就业的困难,但从访谈中了解到,还有部分原因是把在该校的工作当成一个职业的过渡阶段,主要是获得一些锻炼。

    中年老师则是迫于所处年龄段的生活压力,上有老,下有小,只要是一份能基本过活的职业,他们就愿意上岗。

    老年老师的心态和上述有很大不同。由于很多是以前从民办学校退下来的老师,他们受作为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热情驱动,希望能继续为教育事业,尤其是对这一部分“流动花朵”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该校,一位老师肩负两门以上的学科教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比如受访的朱校长,作为校长,他不仅教五年级的数学,还教思想品德课程。

    此外,该校急缺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方面的老师,一是受限于办学条件,二是孩子们根本无力支付如水彩笔等这一类的文具。据了解,在该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设备只有一台“年迈”的录音机,所以根本没有口语课,孩子们顶多跟着录音机念课文。

三.办学条件

    狭窄昏暗的走廊,空气难以流通的教室,在厕所旁批改作业的教师办公室,这些,几乎可以概括这所小学的全貌。

    当问到孩子们怎么上体育课时,那一张童稚的脸告诉我们:“我们最喜欢上体育课了,因为没有老师,所以我们可以在走廊里面玩。”
 
    当问到是否有升旗仪式的时候,孩子们告诉我们,升旗的地方在一栋居民楼的天台上。

    听到这些,我们只好挤出一丝笑容来应对孩子们童真的笑脸。在他们的眼里,平常的小学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

四.升学情况

    在该校毕业年级中,一般都会选择继续上初中,并且对口学校是新华下路中学。一律不收借读费,和城里孩子同等待遇。并且据了解,在该校的期末考试中,年级前十名内,有五名来自成才小学。此外,以前在该校就读的一名学生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出书。

板块二 采访部分家长的情况

    结束了学校的采访后,热情的孩子们把我们带到了他们的家,在那里,我们和孩子们的家长也做了沟通。

一..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关心度提升

    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获取经济利益是他们外出打工的原动力,也是是吸引他们来汉的最重要原因。家长在城市中的遭遇使他们不断认识到教育可以提升社会地位,改变受排斥的境地。于是他们将希望寄托予下一代,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社会处境。

二.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值较高

    在走访的几位孩子的家中,当问到“您希望孩子能上学上到哪个程度”时,家长的回答是“ 只要孩子考得上,他们拼命也要供孩子读。”可见,农民工进城后,受现代生活方式的熏陶和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下造成的一系列不平等感受中,已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观念有所进步。

三.借读费取消后存在的问题

    虽然社会公众一般认为公办学校的借读费取消后,将会降低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但事实上还有许多隐性因素的影响,比如订报纸的费用及其他学校的办公费用等。

与学校的互动问题

    学校与家庭是子女成长的两个主要场所,只有两者协调配合,才能给孩子创造更有利的教育环境,促进子女正常的社会化。但目前民工家庭和学校配合力度不够,甚至存在脱节现象。受访的家长普遍认为“ 孩子的教育主要靠学校,家长只是参考作用”。 

成名小学系列之二

    5月29号中午,在搭乘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后,我们“圆梦之旅”实践队的一行成员来到了成名小学。虽然在来的前一天晚上在网上看过一些关于成名小学的图片,但来到这里,看到那教室那小学生,还是让我吃惊不少。这应该是我目前所见过的占地面积最少师资力量最弱学生人数却不在少数的小学!

    本来应是过着快乐简单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他们,随着父母进城务工,也来到了城里。条件好点的,可以到比较规范的公办小学就读,条件差点的,就只能到类似成名小学这样的民办小学就读了,或许这比起其他早已辍学的孩童,已算幸运。没有了以前朝夕相处的小玩伴,有的只是好多来自四面八方素不相识文化背景各异的陌生人;没有了爷爷奶奶的呵护叮咛,有的只是看着起早贪黑的父母出去工作后自己独自背着书包去上学下学;没有了放学后经常玩耍着的田埂泥鳅弹弓和鸟窝,有的只是下了学径直回到家里帮父母做些家务……过幼的年纪却承担着过多的责任,这份早熟,对于农民工子女幼小的心灵而言,来得比任何东西都要沉重!

    当天下午,我们先带领孩子们玩了个游戏,规则是事先让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他们平日里最爱的五个人,然后模拟了一个洪水来临的情景,小小的船体遇到危险载不下过多的人,只能一个个地将事先写好的人划去,但不能划去自己,进行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时,让孩子们写下游戏的感想。

 

 



    游戏每进行一步时,教室里都会安静几分,空气中渐渐有了沉重和哀伤的气息,有些小孩甚至在抽泣……这样的效果在游戏进行前我们就有过设想,但收集上来孩子们的感想却让人看后鼻子阵阵发酸,就是这些稚嫩的字体道出了他们最单纯最诚挚的心声:

    “我其实谁也不想丢,因为姐姐经常帮助我解决困难,因为失去了之后才会珍惜,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心中最好的人就是我的爷爷和奶奶,因为爷爷和奶奶从小时候把我带到这么大,只有爷爷和奶奶才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人。”

    “在这个游戏中我最后留下的是弟弟,因为弟弟从小和我在一起,我们一起玩,一起放学,我觉得我已经离不开我的弟弟,所以我希望弟弟好好活下去。”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妈妈,谁都不想牺牲。”

    “通过这次游戏我感到了朋友是不能失去的,因为在爸爸、妈妈、朋友、弟弟、同学中,朋友让我感觉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去寻找新的朋友时,我感觉一点也不开心,因为没有以前的同学,友情要好好珍惜,让我失去他们时,我比伤心还难过……”

    “你们知道为什么我把爸爸、奶奶、爷爷、姑妈去掉吗?为什么把妈妈留下来吗?因为爸爸经常抽烟,姑妈经常打牌,爷爷和奶奶块死了,所以我把他们去掉了,妈妈对我管得严,又不打牌,所以我把妈妈留下来了。”

……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好些强调亲情可贵的话语。

    小小的游戏,简单的感想,寥寥数语就已道出孩子们的心声,以及他们的处境,从中我们多少也可看出随父母进城读书生活环境的改变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心灵上的影响,对于正处于知识掌握、身体发育、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这种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希望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会收获得更多,也给孩子们带去更多!

成名小学系列之三

    五月底,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农民工子女聚集的成名小学。为什么选在五月底呢?一是,赶在六一儿童节之前给孩子们送上一份我们的祝福;二是,这个时期孩子们都还在学校,比较容易召集。

    找到了成名小学,我们当时竟然不敢相信,一所在菜市场旁边的小学,几个小孩跑来跑去,旁边都是做着生意的大人们,这么喧闹的环境下,怎么能让孩子们安心学习呢?

    到了小学里面,更让人大吃一惊,六个年级竟然是处在一幢楼里上课,甚至有的楼层,比如二楼、三楼都是有两三个年级合用,这种我们想像中只出现在报纸上的故事竟然切切实实地发生在我们的眼前。有的教室比较小,而且比较阴暗潮湿;有的教室很大,但只有一两把电风扇,无法想像孩子们如何熬过“火炉”武汉的夏天。整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办公室,条件之简陋可想而知。

    校方组织了一批孩子们参与我们一行人筹备的活动,是一个残酷的小游戏,要求孩子们在一定条件下,做出对朋友、亲人的舍弃,最后剩下的一个就是他们心中最最深爱着的人。大部分孩子们最后留下的都是妈妈。确实,这些农民工子女都还是小学生,大部分人最亲近的还是妈妈。我们做这个小游戏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得到这么一个结论,其实这个结论相信大家稍微想像一下都能想出来,我们更注重的是孩子们在不得不舍弃亲人时的选择,以及选择时不得不面临的痛苦,从而反映孩子们最真实的内心。

    组织完活动后,我们来到二年级的教室看孩子们,偌大的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一名老教师深情地讲述着课程,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这样的场景是感人的,一所简陋的小学与一群勤奋向上的学生们,反差是如此的巨大,如此的不和谐。

    采访完学校以后,我们还选了两名学生进行家访,还和学生家长谈到了孩子们的升学以及未来。

    采访完成,任务虽然完成了,但孩子们那张张渴望求知的笑脸始终挂在我们的心头。是啊,现代社会,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力的极大补充,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的增收,但是作为这一系列变化的主体——农民工本身却被人所忽视,本地人往往只看到农民工脏乱差的生活与不入乡随俗的习惯,而没有看到他们的贡献。而农民工的子女更是悲惨,他们都或多或少丧失了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利,还有医疗卫生保障等等,他们的权利在哪里?这些问题不是大学生所能解决的,要靠政府,靠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成名小学访谈实录之四

    2008年5月29日下午,我们实践小组一行几经周折,来到武汉市成名小学,对那里的小学生进行采访和调查。在经过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以及采访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后,感触良多。

    来到该小学的那一刻,我们都怔住了,眼前的学校和我们想象中的出入很大,它位于一个菜市场中间,被一些小摊小贩紧紧包围,学校很小,三层楼。即将接受我们采访的小朋友已经在教师坐好等着我们。我们组成员上前和老师交谈,乘此空隙,我顺便问了几个小朋友,他们大多是农民工的子女,父母在附近或者做点小生意,或者打工,虽然学校条件不是很好,但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我们感到一丝欣慰。随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小游戏,更加深入了解了这群孩子,他们显得比外表更加成熟和懂事,比同龄人更早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有的长大要做商人,有的要当司机,还有的要当科学家,看前眼前的他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禁下定决心,要把这次实践做好,帮助这些小朋友,呼吁社会更加关注这些弱势群体。

 

 

责编:自强新闻中心 张彤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