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向农民工子女敞开校门

 bdcxrh 2010-07-18
育龙网校  WWW.CHINA- B.C0M   2009年02月13日  来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育龙网核心提示: 迎着阳光去上学——313所公办学校对进城务工子女免收借读费2月9日一大早,13岁的余晴文背着书包,第一次踏进武汉市汉阳区德才中学的大门:在早春灿烂的阳光
-

迎着阳光去上学——

313所公办学校对进城务工子女免收借读费

2月9日一大早,13岁的余晴文背着书包,第一次踏进武汉市汉阳区德才中学的大门:在早春灿烂的阳光下,宽广的操场、敞亮的教室都让她感到暖和和激动,这是她渴望而又生疏的校园。

余晴文今年读初一,老家在孝昌县花园镇农村。父母几年前就来到武汉,靠父亲做临时搬运工过日子,余晴文一直渴望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像她这样的孩子到武汉读书要收借读费,那得要父亲扛多少货物才能挣回来?!从此,到武汉读书成了小晴文埋在心底的梦想。

新学期伊始传来了好消息:武汉市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敞开313所公办学校、119所审批后的简易学校,免收借读费。

小晴文终于圆梦了!鉴于她品学兼优,德才中学还减免了300元学杂费。

和余晴文一道进入德才中学读书的,还有来自湖北阳新、汉川农村的胡美云、余磊。他们也都得到了学校的非凡照顾。

来自武汉市教育局的消息说,2月9日这一天,约有9万农村孩子进入了城市课堂。

为了城市的明天———

农民工子女六成入公办学校读书

2004年伊始,武汉市政府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列为今年政府要办的“10件实事”之一;市教育局更是下达硬性指标:13万农民工子女中,必须有60%进入公办学校读书。这个目标正式成为对学校的年度考核指标。

武昌区教育局副局长黄莹丽回忆说,大约8年前,一些老教育工作者呼吁为农民工子女入学开“绿灯”,一些学校悄然接受民工子女。

市教育局局长谭仁杰告诉记者,农民工子女中的大部分将会在武汉“沉淀”下来。他们的整体素质也是武汉市民文明素质的组成部分。将其拒于校门外,他们可能会变为城市的破坏者;而给其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就很可能成为城市的建设者。从1999年开始,武昌区全区有6所小学答应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免收借读费;农民工子女比较集中的汉阳区、青山区等也相继敞开校门。

2001年,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被纳入市教育局事业发展规划,过去只对城市学生的生均教育公用经费、老师编制和学校基本建设等项计划,现在均改为按全员制定。仅以小学生人均年培养成本800元计,武汉市为农民工子女支付的经费就是一个大数目。

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消除城乡差距要害在于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

在2月9日开学当天,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到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转了一天,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让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武汉市复兴村小学,一名民工子女进公办学校读书没两天,就要求转学———他喝不惯课间牛奶,班上同学嘲笑他。还有一位农民工子女好不轻易进了重点中学,但他满口乡音,城市同学不愿意与他交往……

城乡差距成为一道难题。武昌区徐家棚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占学生总数的65%。校长胡建军说,农民工子女入学时最担心受到歧视。学校要求教师对城乡学生一视同仁。针对农村学生缺乏卫生意识等问题,教师们在教学之外,还要督促孩子们勤理发、洗澡、换衣服……

汉阳区农民工子女比较多,促进城乡学生的融合成了一门“非凡课”。区里的学校专门给农村学生开设了拼音课,教他们学习普通话;有的学校经常组织田径、足球赛,充分发挥农村孩子身体素质好的特长,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五里墩小学还专门开设了心理辅导课。记者在翠微路小学看到,这里开辟了一个非凡的“跳蚤市场”,城里学生将多余的衣服和学习用品摆出来,农村学生则拿出自己制作的工艺品和土特产,双方互换交易,以此培养学生们的平等意识。学校说,虽然农村学生在生活环境上普遍处于劣势,但他们的刻苦和俭朴能成为许多城市学生有益的参照。

有教育专家说,因生活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以个体形式出现时,教育部门可以忽略不计;但当这种差异呈现普遍形态,就会对正常的教育产生冲击和挑战。为农村学生敞开校门的武汉,正在经受一场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考验。如何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既是这场考验的一个部分,更是加速城乡协调和城市化进程的催化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