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字当头,营造生机盎然的品德课堂 小学品德获奖论文

 ·明月我心· 2010-07-23
小学品德论文 “趣”字当头,营造生机盎然的品德课堂
温岭市城北麻车小学  陈小辉
 
【摘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而是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社会,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在面对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时,就要具有慧眼,善于洞察资源,充分、巧妙地利用和开发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怎样在正确地使用课程资源时,以“趣”字当头,营造生机盎然的品德课堂呢?本文试从合理使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品德生活情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方面进行摸索,以“趣”为线,努力创设趣味盎然、精彩飞扬的品德课堂。
【关键词】 课程资源   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翻开我们的品德书,新品德的教学由几幅图画和简洁的文字组成。品德教材已经改变了以前长篇大论、纸上谈兵的编写特点,但现在品德书上出现的“万花筒”似的教材,又让许多老师不知该如何去教学了。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像一顿丰盛的大餐,色、香、味俱全,吸引学生的眼球,更吸引他们的胃呢?我觉得教师应该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开拓教学空间,以“趣”字当头,营造生机盎然的品德课堂。
一、合理使用教材,激发学习兴趣——莫把教材当“圣旨”
兴趣爱好是搞好学习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奈的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出来了,学生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课堂上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眼睛发光、小手直举,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教师教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学生学起来更是如鱼得水。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我们要改变观念,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慎重,要有创造性地发挥,不能用教材教教材。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因此,只有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说说家乡的名胜古迹》,翻开教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展示着杭州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杭州人,一定会为家乡感到骄傲的。但经过课前调查,我发现我所教学的两个班级没有一个学生的家乡是在杭州的。面对这样的教材,教师该如何处理呢?如果以杭州作为题材来教学,学生势必索然无味。因为在他们的生活经验里只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从未见过杭州,尽管老师能把杭州介绍得栩栩如生,但是对这素未谋面的杭州,也只能是“老师讲讲激动,学生一动不动”。若把家乡不在杭州的杭州作为教学的内容,更是有悖教材编写者要求认识家乡的编写意图。因此,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大刀阔斧的取舍。首先我保留了这一课时的教学要求,以学生真实的、活生生的、有生活经验的故乡为依托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其次,从实际出发,真正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调查时,我还发现我所在的两个班级的情况有所不同,一个班级有一半的本地生,还有一个班级全部都是外地生,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自然他们的家乡也就各异了。怎样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采用了专项罗列、横向展开的办法,将课前调查到的班级里学生的家乡进行归类,并收集学生家乡的资料和图片等,做成了课件。教学时,省份或地点相同的学生作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通过生生互动,学生更能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同时,小导游的精彩介绍,美轮美奂的课件播放,丰富了学生对家乡的感知,唤起了学生对家乡的爱。原来单调的认识一个地方,变成了学生对祖国各地的浪漫“旅游”,学生自然津津乐道、津津有味。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怎样到达目的地》时,采用了猜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的方法,描述了有一天李白乘着时光隧道来到现代,刚到门口就被4首谜语给难住了,请学生帮忙解决的故事,然后在猜测中揭示谜底: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把学生引进了课堂,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位老师同样教学这一课,也采用了猜一猜的方式,先后出示了轿车、马车、汽车、轮船等图片的四分之一,引导学生根据“四分之一”猜测是哪种交通工具,教学方法新颖别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个个都想在课堂上“露一手”。
[1]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