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地影响别人 促使人们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情的第一步,是找出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即他们想要什么)。 当你知道什么会使他们感动时,你就知道该怎么去感动他们。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的喜好不同,我们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千万别误以为,你喜欢什么别人也喜欢什么,你追求什么别人也追求什么。 寻找他们所喜欢、他们所追求的东西。 和别人说他们想听的东西,他们会感动。你只需简单地向他们说明,只要做了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之后,他们便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是个影响他人的巨大诀窍,这意味着用你的话去击中目标。当然,你必须知道目标在哪里。 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假设你是一个老板,正想寻找一位工程师为你工作。你知道,已有几家公司想聘请他了。 运用以下原则:“了解人们所想”,你首先应该判断这位工程师所渴望的职位和公司,并竭力地吸引他。如果你发现他需要一个较高职位,你就应向他表示你能为他提供一个高职位。 如果他寻求安定,那么就跟他讲安定;如果他注重进一步深造,就跟他讲这个话题。归根结底,你应发现别人所想,然后告诉他们按你的意愿去做便可达到目的。 从相反的一面来运用这一原则——假设你正申请一份自己非常渴望的工作,你首先应了解作这项工作所需的能力、责任和义务,以便于向他们便是你可以胜任。如果他们需要一个用电话联络客户的人,你就必须表示你能够用电话联络客户。当你知道了他们需要什么,便可以说他们想听的话了。 “了解人们所想”的方法是:多询问,多观察,多聆听,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 第7章 如何巧妙地说服别人 当你说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人们通常会怀疑你和你所说的话,这是人的本能的一种表现。 当你以另一种方式说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却可以大大消除这种怀疑。 对于你来说,那种更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直接阐述,而是引用他人的话,让别人来替你说话,即使那些人并不在现场。 举例:如果有人问你,这种产品是否耐用,你可以这样回答他:“我的邻居已经用了4年了,仍然好好的。” 事实上,是你的邻居为你有效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尽管你的邻居并不在旁边。 举例;如果你正在申请一个职位,未来的老板正犹豫你能否胜任这个工作,你可以谈一谈你以前的老板对你的工作是多么满意。 举例:如果你正在说服一个人租用你的住宅,而他对周围环境是否安静便是担心,你可以提及上一位租户对安静的环境大加赞赏。 在所有这些例子里,你不必回答问题。你的邻居,你过去的老板,你过去的租户会为你回答问题。 跟你谈话的人将会得到比你直接回答更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通常很少怀疑你间接描述的真实性。然而,当你直接说出来时,他们就会深表怀疑。 因此,要通过第三者的嘴去讲话。 引述别人,运用成功的故事,引用事实和统计数据。 第8章 如何巧妙地使别人做决定 为了让人们做决定,需要运用比运气、猜测或心血来潮多得多的技巧。 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有几种技巧和方法可大大增加别人回答“对”的机会,而人们的回答则意味着他们会做你想他们做的事情。 以下是4个好方法: 1、 告诉人们为何要同意你 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因而,当你想让别人做事情时,告诉他们这样做的理由。 但是,要确信你给他们的理由是他们自己的理由,对他们自己很有利。 倘若这些理由仅对你自己有利,你便犯了一个大错误。 简而言之,告诉人们,按照你所说的去做他们便会受益,而不是你自己受益。 2、 问只能用“对”来回答的问题 当你想让别人回答“对”的时候,首先让别人进入一个“对”的思维框架中,可以问他们两三个答案为“对”的问题。 举例说明: “您希望您的家庭幸福,对吗?” “您想把您的钱花在最有价值的东西上,对吗?” 一个“对”的问题,是一个只能以“对”来做答案的问题。 这样做的理由是,人们进入了一个“对”的思维框架后,就更有可能对你说“对”。 但是,应注意,要恰当地问这些“对”的问题。也就是说,当你问此类问题时,应点头示意,并以“您”来开始你的问题。 “您想要一个很好的烤面包炉,对吗?” “您想要一套漂亮衣服,对吗?” 3、 让人们在两个“好”中选择其一 简单地说,就是让人们用一种或另一种方式对你说“对”,这比问一个人们可以肯定或否定的问题要有效得多。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是对你说“好”。 这比你让别人做事时提供一个既可肯定,也可否定的问题要好得多。 “对”表示人们愿意做,“不对”表示人们不愿意做。 这个技巧是让他们在你的两个“可以”中选择一个。例如,如果你想约见 “ 而仅仅请求见面则要逊色多了。那样的话,他们可以答应(赴约),亦可以不答应(不赴约)。 例如: “您想要黑色的还是白色的?”(而不是问“您是否喜欢其中之一?”) “您想明天开始工作还是星期二?”(而不是问“您想开始工作吗?”) “您买这个东西是记账呢,还是付现金?”(而不是问“您想买这个东西吗?”) 尽管这种方式并不万能,但总的来说,还是行之有效的,它远远胜于在“好”和“不好”之间让人们做出选择。 4、 期待人们对你说“好”,并让他们知道,你正期待他们做出肯定的回答 你期待着人们对你做出肯定的回答是有自信心的表现,但是,进一步说,它又远远超过自信。你要让他们知道,你明确地给他们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你期待着他们肯定的回答。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中立者”,是愿意被领导的。只要你让他们明白事情的重要性,许多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跟你走。 这是一个绝妙的心理战术,在最初几次成功后,你以后再应用就轻松多了。 第9章 如何巧妙地调动别人的情绪 你可以立即使10个人中的9个人喜欢你! 你可以在1秒钟内令10个人中的9个人都谦恭、合作、友好! 通过: 1、 记住,任何一个交往最初的一瞬间往往决定了整个交往过程的基调。 2、 接着,运用人类行为的第二基本规律——人们总是对他人的反应带强烈的群体性(简而言之,人类行为具有群体性。) 因此,在最开始,你双眼接触的瞬间,在你开口说话之前,在你打破沉默之前,请露出你亲切的笑容。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他们的反应与你类似——他们会用微笑和友善来回报你。 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行动(两人之间的交往)中,都存在着气氛、情绪和场景。 这里的技巧则是,由你设定气氛、情绪和场景。或者由你设定,或者由对方设定。如果你是个明智的人,定会自己设定,因为这样对自己有利。 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这样一个可悲的事实:人们总不能意识到,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 如果你赋予别人阳光,你将得到阳光的回报;如果你赋予别人暴雨,你将得到暴雨的回报。 关键一点在于适时,在打破沉默之前,请露出笑容,这将会创造一个热情、友好的氛围。 你说话的语调,你面部的表情也很重要,因为这些会揭露你的内心思想。 别忘了,从现在开始,请露出你的笑容,就像专业演员和模特那样,并且对自己说—— “笑一下!” 这实在太神奇了! 第10章 如何巧妙地赞美别人 人生在世,不仅仅是为了面包而生活! 人也需要精神食粮。你还记得当你得到一次小小的赞扬是的感觉吗?你在记得受到赞扬时整天整夜的兴奋吗?你还记得那种美妙的感觉持续了多久吗? 是的,人们会与你有同样的感触。所以,多说些称赞的别人的话,人们会因此而喜欢你,而你自己也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慷慨些,去赞扬别人吧!先找到一些值得赞扬的人和事,然后赞扬他们。 但是,请注意: 1、要真诚 倘若不真诚,还不如不说。 2、赞扬行为本身,而不要赞扬人 赞扬行为本身,可以避免尴尬、混淆、偏袒,并鼓励更多的同类型行为。 比如,你说: “约翰,在过去的一年里,你的工作很出色。”(胜过:“约翰,你是个了不起的人。”) “玛丽,你的年终报告写得很好。”(胜过:“玛丽是个很好的职员。”) “ 赞扬一定要具体——要有的放矢。 快乐方程式——养成每天赞扬三个不同的人的习惯。你会感到,这么做后,你自己是多么开心! 这就是你的快乐方程式! 当你看到这么做给别人带来幸福、快乐和感激时,你自己也会因此而感到幸福。付出比索取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 不妨试试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