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窦太后

 叶涩岚杉 2010-07-25
          

窦太后

百科名片

剧照
历史上曾有多位窦姓的皇后、太后,其中最为知名的窦太后是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与汉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最宠爱的是小儿子刘武。

目录[隐藏]

西汉窦太后
  1. 人物生平
  2. 家族状况
  3. 左右朝政
  4. 皇太后时期
  5. 太皇太后时期
  6. 逝世
  7. 名字
  8. 后世评价
  9. 史籍记载
  10. 影视剧中窦漪房
  11. 陵墓被盗事件
东汉章帝窦皇后
  1. 人物生平
  2. 史籍记载
东汉桓帝窦皇后
  1. 人物生平
汉朝皇后一览表
北魏太武帝窦太后


  

西汉窦太后

  

人物生平

  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西历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二十岁的代王刘恒喜欢,先与其生长女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刘武

家族状况

  代王刘恒原来的代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故。
  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前180)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后,三月太后封窦姬为皇后,,刘嫖封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
  窦皇后双亲早亡,葬在观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在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其规格和仪式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一样。汉景帝登基以后,窦太后为表孝心,填其父所坠渊而筑起大坟于观津城南,人间号为窦氏青山。(史记索隐引决录注,北堂书钞引作决录)
  窦后兄弟二人,兄窦长君,弟窦广国。广国字少君,在四五岁时,因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到外地,渺无音讯。后又被人辗转贩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后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在那里替人家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山崖边有一百多人在睡觉,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边的人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逃生。没几天,他跟随主人到了长安,在那里他听说新封的皇后姓窦,原籍在观津。窦广国离家的时候虽然年纪幼小,却记得自己的籍贯和姓氏,还隐约记得与姊姊一起去采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他把这些事详细的写下来后,托人转交给了窦后。窦后见到了这些材料后,把广国召来并详细问了其它一些情况,果然是她的亲弟弟。皇后还要弟弟回忆一些过去的情景,少君回忆道:“姊姊离我西去的时候,我记得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水给我洗头,临走时又给我吃了饭才走的。”当窦后听到此情时,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声。窦皇后重赏两个兄弟,都把他们安置在京师居住。后来又为他俩请了有德行的长者与他们住在一起,对他们进行教育。由于这样,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俩后来成为谦让有礼的君子,不敢以地位显贵而盛气凌人。

左右朝政

  窦皇后生病,失明。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窦太后过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对这位深得母亲喜爱,且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颇深,不仅同辇进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将江山付托。
  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更是喜不胜收,后被窦婴急阻,才作罢。过后,皇太后又提出欲立梁王为嗣,再次征求各大臣意见。袁盎等众大臣皆一致反对。如此梁王继位之事也就作罢。但同时也为日后诸反对大臣血溅京师,兄弟不容埋下了祸患。
  其侄大将军窦婴,平七国乱,封魏其侯。文帝崩后,封窦氏一族侯:兄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其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吗?”话中讥讽儒教苛刻,比诸司空狱官,城旦刑法。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彻(汉武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刘彻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皇太后时期

  在刘恒未称帝前,他的结发妻子病逝,所生的四儿子在刘恒君临天下后也先后病死。公元前180年,代王刘恒即位为汉文帝,即位不久,群臣上书,奏请立皇太子。这时诸子中,只有窦氏之子刘启年龄大,刘启便被立为太子。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皇后姓窦氏。《史记·孝文本纪》次子刘武先被封为代王,两年后改封为淮阳王,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长公主”。
  由于窦氏出身贫苦,同情百姓的悲苦,与文帝同节俭,减轻百姓的负担,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汉书·文帝纪》)后来,窦氏的兄弟窦长君,窦广国到长安认亲,汉文帝见到两位国舅,十分高兴,分了不少田地和房屋给他们,并留他们住在长安,宰相灌婴和周勃认为两位国舅出身寒微,没有很好读书,应选择有品德的教师对他俩加强教育,以免重蹈吕氏外戚作乱的覆辙,窦氏兄弟“由些退让君子,不敢以富贵骄人。”(汉书·外戚传》)
  窦氏年长色衰,大病后视力下降,遂渐失宠。对此,窦皇后自然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悲吧而已。
  前169年梁怀王堕马身故,刘武便在前168年改封为梁王,史称:梁孝王。
  前一五七年(汉文帝后元七年),汉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尊窦氏为皇太后,
  景帝三年,爆发“七国之乱”,三月后平定。次年,梁王武入朝,景帝款宴,喝的兴起时景帝对皇太后夸下海口说死后将帝位传于刘武,太后听了十分高兴。因她极宠爱小儿子刘武。但其侄子窦婴进谏道:“父子相传,是汉代的祖制,怎可如此。”此言得罪了太后,没几天窦太后便下令把窦婴从皇戚的名册中除名。
  窦太后一心想让景帝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但景帝只酒后失言,并非真心,但不如此做又会违背母后的意愿,正左右为难之际,公卿大臣以古制、祖训为由,坚决反对此事。景帝当机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不到一年,刘荣含冤被废,窦太后乘机再次进言,要立刘武为嗣。
  大臣袁盎等上书言此事不妥,景帝乘机立刘彻为太子,窦太后愿望再次落空,而梁王刘武听说袁盎等从中作梗,派刺客杀戮了袁盎等数十大臣。景帝龙颜大怒,严令缉捕真凶,事情败露,刘武无奈,刺客自杀。幸托得馆陶公主向太后说情,在窦太后的干预下,此事不了了之,但从此景帝心已容不下梁王。
  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病死。窦太后闻讯整日涕泣,不吃不喝,经常大骂:“皇上果然杀了吾儿!”景帝孝顺,闻之有些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姐姐馆陶长公主给景帝出主意,让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王,五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太后方转悲为喜。
  这时,窦太后已失明,她喜欢黄老之术,景帝及窦氏兄弟也不得不读《老子》而尊黄老之术。“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也尊黄老为祖,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窦氏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史家将文帝、景帝在位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对于窦太后推行道家治国理念的前提,主要是西汉经历过白登山之变之后,发现自己现行国力尚未强大到当时的北方匈奴政权进行对抗甚至灭掉对方的水平,国内刚刚经历过战争,急需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因此,从曹参起,历经吕后、文、景执政,西汉中央政府普遍在全国推行黄老治国的理念,全面实行轻徭赋垦荒地的国家经济基本方针,后虽经过七国叛乱的干扰,但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已经不可逆转的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到了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已经空前强大,已经具备了和北方匈奴政权相抗衡的实力,但是此时,窦太后做出了一个判断:如果此时开战,不但无法取得胜利,反而可能将文景以来积累下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有大臣不解,太后接着进行了分析:国民经济实力尽管大增,但是发展成果根基尚浅,很容易被大规模战争所动摇,而且当时的军队建设由于发展经济为前提也有所懈怠,军队的训练和将领的选拔有所松弛;况且此时匈奴的实力尚未削弱,其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如果北击匈奴,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是无法剿灭的,而且当时西汉的养马业更是比较松弛,马也比不上匈奴的汗血宝马,耐久力不行,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西汉尚未和西域取得联系,一旦发兵必然是孤军深入,而且对于匈奴内部的情报掌握也不稳定,综合这些因素,尽管汉朝已经非常强悍,但是仍旧处于无法剿灭匈奴的阶段上。汉武大帝几次要求出兵均遭否决的原因也在这里。

太皇太后时期

  西历前141年,景帝驾崩,太子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逝世

  窦太后死于西历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时年约七十一岁。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

名字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窦太后由归亚蕾饰演,并给其起名漪。这是民间传其名为窦漪之因,但《史记》和《汉书》中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唐代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称:皇甫谧云名猗房。

后世评价

  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史籍记载

  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
  五人,窦姬与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
  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
  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
  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为帝后,王后所生四
  男更病死。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窦姬为皇后,
  女为馆陶长公主。明年,封少子武为代王,后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封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
  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后兄长君。弟广国字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处。
  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人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
  君独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
  氏。广国去时虽少,识其县名及姓,又尝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皇后言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复问其所识,曰:“姊去我西时,与我
  决传舍中,匄沐沐我,已,饭我,乃去。”于是窦皇后持之而泣,侍御左右皆悲。
  乃厚赐之,家于长安。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不死,命乃且县此两人。此两
  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又复放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长者之有节行者与
  居。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富贵骄人。
  窦皇后疾,失明。文帝幸邯郸慎夫人、尹姬,皆无子。文帝崩,景帝位,皇
  后为皇太后,乃封广国为章武侯。长君先死,封其子彭祖为南皮侯。吴、楚反时,
  太后从昆弟子窦婴侠,喜士,为大将军,破吴、楚、封魏其侯。窦氏侯者凡三人。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太后后景帝
  六岁,凡立五十一年,元光六年崩,合葬霸陵。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
  嫖。至武帝时,魏其侯窦婴为丞相,后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