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世纶教授讲中医(10月31日)

 章木匠 2010-07-25
冯世纶教授10月31日讲课录音文字稿
 
今天咱们又见面了,又和大家在一起讨论。对大伙提出的问题集中讨论讨论。
今天有三组问题要讨论,第一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有人提出来在学习条文之前有一个问题让我回答的,提出的什么问题呀,
1、《伤寒论》是怎样的一部书,他在中医典籍中的地位如何,以及对中医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今天我们应该怎么理解一千多年以前,古人对疾病的理解,如何运用伤寒论解决今天的疾病?
3、对伤寒论的学习应该抱怎样的态度?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应该讨论讨论,实际上是很关键的问题啊。大家提出来是应该的,实际上是现在学习中医很关键的问题。
大伙也都知道,实际上搞中医的也都知道,这伤寒论这本书啊,根本就是说不太清楚。不光是大伙,就是咱们的前辈,属于现在的大师们,现在好多人也弄不清楚。我也好长时间弄不清楚,因为我们学习的时候,《伤寒论》就学呗,《伤寒论》是张仲景写的,是治疗伤寒的,《温病学》是治疗温病的,一般都这么认为。因为没看穿它的实质,没接触临床,没有真正抓住它的理论,没有了解它的内容。因为对他这本书,是个什么样的书不了解,这是必然的。回答《伤寒论》是怎样一本书啊,这个问题很长,不光是咱们这一代,咱们的前辈啊,好些年前从王叔和一直到现在一千多年,都没有弄清楚,实际上现在我们这个问题应该讨论,应该弄明白,为了学习中医。可是现在这个问题就是没弄明白,说这项光荣任务由谁解决,由咱们这一代应该解决,是时候了。不过现在已经有点苗头了。这看来《伤寒论》是怎么样一部书,应该比较明确了。通过咱们这几年这几代人的研究、探讨,《伤寒论》这一部书就是经方的代表著作。这里头有什么问题啊,起这个名字有点给咱们闹迷糊了,因为《伤寒论》就是治疗伤寒的,弄不清是怎么一本书了。
 
实际上《伤寒论》这个书名,怎么样来的,也是值得探讨的,现在还不清楚。不过咱们也进行了探讨,我这里就是简单的说一下。在这本马上要出版的书里头,就叫《再版的中国汤液经方》——《伤寒论传真》这本书,它的第二章第12页,叫做《伤寒论书名》,这本书的第二章,这一篇文章登在《中国中医药报》,也可以从《解读伊尹汤液经》这本书里看到,咱们对《伤寒论》这本书的书名是怎样来的,进行了探讨,大致的意思是什么,是《伤寒论》这个书名不是张仲景起的。理由是什么?有杨绍伊的一些考证,有些历史上一些资料来说,咱们的文史资料能够证明的,就是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里头,有“张仲景论广汤液经为数十卷”,他是论广汤液经。这个皇甫谧是生在比张仲景晚一点,他生下来后张仲景还活着,还没有死,所以比较接近,对张仲景比较了解,所以他没有提到说叫《伤寒论》,他提到了论广汤液经,这是一个历史资料可以证实的,所以皇甫谧没有说叫《伤寒论》或《伤寒杂病论》,根据咱们现在的一些医学资料看,《伤寒论》张仲景所写的一些内容啊,论广的《汤液经》啊,这本书啊,都散失了。王叔和啊,有机会在国家图书馆,当时皇家图书馆啊,作为一个管文化的官吧,把这些东西搜集在一起了,搜集在一起了,得取个名字啊,叫《伤寒论》,后来又发现了另一部分,当时搜集得不全,过后又发现一部分,这一部分叫《金匮要略》,可能是综合起来叫《伤寒杂病论》。这个成书的过程,起名字估计是王叔和给起的名字,我大概地考证了一下。这篇文章,就是写的这么个意思,是不是这样,当然还需要好多人,还需要一些考证资料来证实。因为这是我们从这个发展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推测,或者叫考证也好,叫推测也好,有这么一个很微弱的,很少的资料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这主要是什么?我们现在这个《伤寒论》来说,不是治疗伤寒的,是治疗各种病的,也治疗一些急性病啊,传染病啊,都治疗,《金匮要略》也是这样,它不是治疗杂病的,也能治疗急性病的。像它那个半夏厚朴汤,咱们经常用的,现在来看外邪里饮,经常感冒呀,咳嗽啊,经常看到,那并不光是治妇人的杂病的。所以这个名字啊,书的名字啊,形成过程有个历史的过程,这里头啊有一个插曲,就是起这个名字啊,不是张仲景起的,是王叔和,王叔和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啊,可能他里头提到了,因为《汤液经》流传下来里头有伤寒这几个字,它的内容提到了伤寒的内容,因为王叔和在整理《内经》的时候,里头就是《内经》的资料比较多,经方传下来的东西太少了,《内经》传下来的资料比较多,所以很多很多的资料,所以它比较充实。所以内经上讲的一些伤寒啊,温病的比较多,后来它还有个《难经》啊,更总结了一下,说“伤寒有五”,他就认为张仲景经方的伤寒和《内经》的“伤寒有五”是一类的,所以这本书是治疗伤寒,凡是一切热性病都是伤寒,所以有广义的、有狭义的伤寒,通过他们的注解流传下来了。所以这样就是说,解释《伤寒论》啊,就是《伤寒论》是一本专门治疗伤寒的,《金匮要略》是治疗杂病的,是这样形成的,大伙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形成了这么一个概念。更糟糕的是什么,由于伤寒是治疗伤寒病的嘛,到清朝又形成了一个温病,温病是治疗温热病的,专门治疗温病的,伤寒是专门治疗伤寒的,所以“伤寒有五”啊,其中就包含了温病,所以温病派就在《难经》“伤寒有五”里头就发展了,所以中医的历史啊就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根据现在的一些考证资料看,伤寒论的形成就是经方的一个到汉代完善,理论完善和方证成熟的一个时期,那时候成了一个《论广汤液经》。它的名字真正的名字就叫《论广汤液经》,不过现在就叫《伤寒论》了,也可以。它的内容,叫什么名字不是主要的。但是《论广汤液经》也好,《伤寒论》也好,它是治疗什么病的?它是怎么来的呢?它是由古代,可以远溯到神农时代,我们的神农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啊,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最初认识到用单味药啊治疗疾病,比如感冒啊,用葱白煮点汤,发烧了,用大葱煮煮汤,喝一碗,盖上被子出点汗,好了,有解表的作用,葱白有解表作用,好了就好了。不好的入了里了,用大葱不行了,就用石膏。石膏清里热,有的吃石膏好了,有的吃石膏不行,大便干了,就用大黄。吃了大黄,大便一通也就好了。入里就用入里的办法,解表的就用发汗的药,用些什么麻黄,桂枝,生姜,葱白啊这些单味药,所以最早认识到病在表用什么药,病在里用什么药,这样逐渐逐渐有单方治疗经验,有单味药治疗经验,后来用单味药(治疗)效果不好,不如用复方治疗好,所以以后又积累了复方治疗经验,所以这样发展发展就出现了方证的积累,出现了《汤液经法》。有的传说叫《伊尹汤液经》,有的还传说在殷商时代形成的这本书,说是伊尹所作的,实际上伊尹一个人是不可能,《神农本草经》也好,《伊尹汤液经》也好,它都不是一个人所作,《伤寒论》也好,它不是张仲景一个人所著成的。它是怎么来的呢?是由《神农本草经》时代,是由神农时代,我们的祖先积累了治疗经验,逐渐积累方证经验,中国汤液经法,所以这样吧方证逐渐的丰富,有《伊尹汤液经》也好,或叫《汤液经法》也好,《汉书 •艺文志》记载有《汤液经法》这本书,可惜没传下来。历史上记录是比较可靠的,所以有些人考证啊,比如杨绍伊考证都传下来了,就在《伤寒论》里头,这说明《汤液经法》确实是存在的,认为《伤寒论》大部分的内容都记载下来了,都是《汤液经法》的内容。
 
所以这本书啊,发展的络脉就是这么一个大概的过程。它是治疗各种病的经验总结,不是说专门治疗传染病的。有的说,《伤寒论》是建安时期,东汉末年,瘟疫流行,张仲景做太守啊不做了,发奋读书,因为他家的200多人死了三分之二吧,十分之七都是伤寒。所以这里头有疑问,什么叫伤寒?伤寒概念是什么?张仲景给伤寒的定义是什么?就是,《伤寒论》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对伤寒的定义和概念就是这第三条,整个的书里你看去吧,它的伤寒的概念就是第三条,伤寒是个表证怎么能死人呢?所以他写序的时候,伤寒十居其七,都是死于伤寒,可能吗?这本书是说什么呢?会是伤寒吗?那不可能的事,所以说伤寒死人不是指这个伤寒,只能说是《内经》上所指的伤寒是一切热病,是“伤寒有五”的那个伤寒,是广义的伤寒,《伤寒论》的伤寒就是第三条所指的。所以说《伤寒论》这本书啊,它的形成历史是由神农时代,经过几千年的经方发展,方证对应,它就已经有了根据八纲进行辨药,辨证,就是方证对应这么积累的经验。它在神农时代就有了辨证论治,就是方证对应,以后发展《汤液经法》这本书所代表的,就是咱们祖先总结的方证经验。《汤液经法》这本书我们看不到了。从这个历史上来看,从《汉书•艺文志》上记载来看,它是八纲辨证,没有六经辨证。因为它就是表里,没有半表半里的概念,只有表和里,没有半表半里的概念,现在看就没有六经,不能产生六经,因为病位只有两个,表和里,没有半表半里就出现不了六经。所以在汉代,张仲景这个时期出现了六经辨证,完善了。当然六经的出现也有一定的问题,就是六经怎么着来的呢,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所以六经啊,根据杨绍伊的考证,在汉代以前就有六经这个名。但是六经提纲啊,张仲景以前是没有的,根据杨绍伊的考证啊,六经的提纲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张仲景去世以后,是他的弟子们加上去,补充进去的。因为在厥阴病篇里面厥阴之为病,有个“师曰”,就是“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这个提纲的前面,有个“师曰”,这个“师曰”是谁说的啊,是他的弟子们总结的老师的经验。就是张仲景那时候总结了这些,但是没写成书,那时候还没有写下来,是他的弟子整理出来的六经提纲。有些历史资料我们所知道的,这本书怎么出现的,所以《伤寒论》这本书就代表了经方、经验的总结,方证,这是它的基本内容。它的基本理论就是八纲六经,所以《伤寒论》是什么?是中医治病以方证和六经辨证论治的一个大成。它总结的这些个中医治疗各种病,辨证论治的一本书,一本完整的书。因为它辨六经,辨方证,什么病都可以用。咱们临床常见的病,当然不是说什么病都能治好,总结的这些经验啊,对于一般的病,胡希恕总结说是一般的病。当然一些瘤子啊,这些特殊的病,它是治不好的,对于一些常见的病吧,它有一些治疗经验,它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治疗经验,我们去治疗,都能得到应有的治疗,有效的治疗。这些通过临床实践是可以证明了的。所以这本书谈起来话长,不知道大家听懂了没有,以后可以再讨论,这本书不是专治伤寒的,是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常见病的一本书。它的主要内容是方证,提供方证,它的主要理论是八纲六经。
它在中医典籍中的地位如何,以及对中医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中医治病啊,尤其是汤液,它不是针灸。由于经方它是汤液,把汤药煎一煎弄成汤,用来治病的,所以叫汤液。在古代,在汉朝以前叫《汤液经》,不叫《伤寒论》。针灸是通过扎针治病的,灸是间歇治病的,它不叫汤液。它是这样区分的。所以整个的中医来说,用煎药来治病,主要的经验,主要的资料是什么啊,按说就是叫《汤液经》。现在已经叫成《伤寒论》了,实际上《伤寒论》这部书里头啊,为什么说《伤寒论》是“方剂之祖”啊,实际上我们的一些经验,用药啊,都是起源于伤寒论。咱们教材里头百分之七十是《伤寒论》的方子,有的不是吧,你说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是哪来的?还是《伤寒论》来的,它的根还是《伤寒论》,你看看是不是,它有什么四逆散吧,四逆散加上四物汤,都是《伤寒论》的方子。
对于它起到什么作用,它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我们祖先留下的用中药治病的经验。离开这个再没有第二个了,没有了,《内经》它有几个?有十三个方,说的也不清楚,临床上治病根本不够用的,要想在临床上治病,离开《伤寒论》就没有再多的依照了,没有再多的参考了,惟有《伤寒杂病论》这些方证,这些药,它的理论对咱们指导临床有着有效的非常高明的资料。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理解一千多年以前古人对疾病的理解?实际上我们刚才已经说了,这本《伤寒论》不是经络脏腑辨证。它和内经是两个体系,实际上我们理解它,看它的主要内容就知道,古人它用的理论是什么?是用八纲,用八纲理论积累的方证,治病有效无效,就是方证对应,就有效了,后来到了汉朝,形成了六经辩证,在六经辨证指导下再辨方证,比较准确,所以治病大部分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有的对《伤寒论》理解有些误解,有好多中医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古代的病,现在已经不适合了,没有这么回事。实际上《伤寒论》总结的一些经验,跟现在的病没有两样,因为《伤寒论》经方是根据什么症状反应来治病的,今天的病有什么证,古代有什么证,它治疗和用药是一样的,就是说你辨证准确了,用药准确了,方证对应了,都会见效。像咱们流感也好,SARS也好,这些急性病也好,慢性病也好,只要你辨证,根据症状的特点,辨了六经,辨了方证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古今的病,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伤寒论》的治病要点就是方证对应,是根据症状反应来对治病的,并不是说其他的经络理论啊,你再去学习伤寒论那学不到了,你不知道它的实质,那当然学不好。
对《伤寒论》的学习,应当抱怎样的态度呢?
 
这很简单,首先要继承,学好它,要认识到它是治疗怎样一种病的,它不是治疗传染病的,是治疗各种临床常见病的,应该好好学习,怎么学习呢?应该认识到它的理论,它的理论很简单,是八纲,不要用经络脏腑去解释就行了。对原文要理解,要学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经方的《伤寒论》。李心机有个感慨嘛:现在人们都在学习《伤寒论》,但是为什么都学不好呢?因为有误读传统,历史上形成了误读传统。就是什么,成无己有一套他的解释《伤寒论》,张志聪有他的一套《伤寒论》,叶天士有他一套《伤寒论》,各家有各家的《伤寒论》,至今有41种说法。所以说你学伤寒学他们的观点就走弯路了,跟着他们走去,你学张志聪的,按照他那么学可费劲了。因为什么?他们就理解错了,所以不能按他们的学。所以就学原文,所以我们这次经方教学就从原文开始,把原文理解,首先是继承,所谓的继承就是把古代留下的宝贵经验我们怎么理解,不要像有些人解释,伤寒是伤于寒,中风是中于风,这就完了。这就是错误的,不能像他们一样理解伤寒论。
 
      
第二组的问题有四个。

第一个在临床上是否一定要具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才能诊断是太阳病?如果不具备,那么又如何理解这三条作为提纲呢?这个上回提到了,就不用说了。
第二个关于经方的用量以及煎药、服药问题?有人主张原方原量,有人主张临证化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大家经常问到的、经常遇到的,这个问题在经过临床后就知道用量了。这个基本原则是古代的一两和现在一钱折算下来,大体上是古代一两、现在的一钱是3克,大概就是这么个用量。伤寒论用的大都是用两,有用半斤的,半升的,有用容量的,所以一般就按这个折算就行了。实际量的大小要结合临床,因为以后看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你看看就知道了,临床用桂枝汤可能也大,用麻黄汤可能也不对,所以就用了桂枝麻黄各半汤,它的剂量就非常小了,为什么呢?是临床需要啊,是病情需要啊,病情需要量大就大,需要小就小。所以一般的急性病,譬如麻黄,最近有发高烧的,恶寒无汗的,咱们用越婢汤或者是大青龙汤的时候,你需要发汗,麻黄现在要用18克,剂量小了就不行,有时候用15克也发不了汗。一般麻黄用18克,在服法上就要注意了,用麻黄18克退烧的时候,古代是先服一升,煎三升,服1/3,我们现在服一半,热服覆被能出汗,剩下的就不服了,如无汗,还可以继续吃,有了微微汗出就行了。所以一般人来说,对于小孩也可用到18克,你可以让他服1/4,不出汗,可以继续服用到1/3,不汗出,可以服到1/2,出汗了剩下的就不要了。柴胡也是,柴胡《伤寒论》一般是8两,就是24克,我们在临床上使用时,急性病发热时用24克,是为了退烧。如果慢性病有柴胡汤证的时候,一般用12克就行了,一半就行了,因为不用退烧。其实小柴胡汤证,(缺),所以这就说明什么啊?在临床上这个剂量是根据病情来用的,不是死定的。根据病情,一个人的体重200斤与一个体重60斤的人的用药剂量能一样吗?绝对不能一样,量小不行,量大也不好。所以这个剂量问题,一般是按照古代与现在度量衡的折算,大体上折算就行了,记住一个大体折算量,但是具体用量是根据病情,根据病人来用,这个病情需要量多的时候,就用量多,当然还要加上自己的个人经验,你看胡希恕老师他用的陈皮,这个陈皮,茯苓饮里量小,橘枳姜汤量大,他后来发现茯苓饮量小不好,所以他现在茯苓饮基本上都是用30g,古代就是说一两吧。原来是一两,现在是30g,量显得大了。他从临床摸索的,根据病情需要量大,量小了效果不好,所以要结合临床病情和自己的临床经验,不要死抠剂量。多少多少克,多少多少克,用多少量合适,没有必要。
    第三个,六经和经络之间有何关联?在临床上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提的人也不少,那些个外国朋友,法国的那个,有好多人想把六经辨证也用,脏腑经络辨证也用,最好把它结合起来,有好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六经辨证是好东西,经络辨证也是好东西,这俩结合起来多好啊,这是个理想。但是现在来看啊,像中医西医一样,各有各的优势,有些东西结合并没好处。治疗感冒抗病毒,清热解毒治疗感冒好,好几十年就是清热解毒治感冒。时间长了大家知道了,因为西医做了清热解毒的一些药,抗病毒有效。大伙都用过,用了以后时间长了效果不好。这就说明什么?中医有他的理论体系,西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两个理论体系。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不足。所以我们在用的时候,当然用他的优点,经络辨证实际是搞针灸的,用于针灸非常好,有一套古人传下来的经验,指导我们运用针灸。六经辨证是汤液的,指导我们临床辨证用方证,用药。它是两个理论体系。两个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它的过程,有它积累的经验,两者之间跟经络怎么结合?现在来看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它不能做到方证对应,它不能保证疗效,所以治病就是如何辨证,如何用药,如何治病治得快,所以要学好六经辨证和经络辨证,用它两套就行了。至于结合嘛,可以探讨,恐怕现在来说没有必要,对临床也没有好处,没看到。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把理解《伤寒论》都领到弯路上去了。理解不了《伤寒论》,有什么好处呀。六经,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经,哪个经不到头上啊,头上有个百会,你说哪个经不经过这儿呢。你说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都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用啊,没有意义了。那只说太阳经所经过的地方就头痛,用他解释没什么好处,我们就是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看病嘛。所以有实际效用我们才用,没有实际效用我们不用。目前来看六经辨证和经络辨证结合不好。两个都学习还是应该的。两个体系不同,功用不同。六经辨证是指导咱们汤液的,经络脏腑辨证是指导针灸的。当然有的人探索我用六经经络辨证临床怎么怎么好,也可以探索,但是毕竟六经辨证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经验,它比较成熟,你能学好它就不错了。你不能因为互相联系把它联系坏了,起不到好的作用,硬给它联系。现在有的人提倡伤寒温病熔为一炉,这个理想是好的,关键前提没弄清楚,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温病,他没弄清楚。几十炉几百炉他也熔不进去,所以现在弄得《伤寒论》谁也学不好,他就从根上没弄明白什么什么叫伤寒什么叫温病。《伤寒论》是干什么吃的,是讲什么的,是治疗什么病的?他弄不清楚。所以我们现在,我们这一辈子是很短暂的,能学好那就不容易,如果能再创一个新理论当然好,不过现在来说是很难的。我们现在把六经辨证和经络辨证各自学好就不错。临床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这样。我们都把它学好,这样认识了以后,各用各的,我看这样就不错。因为实践已经证明,用经络解释六经,伤寒论六经,它不是一个理论体系,得不到好处,它这个理论不能指导临床。用经络的理论解释伤寒论的六经,就理解歪了。因为后世张志聪他们写的书,伤于寒,伤于风,伤寒是伤于寒,伤寒是什么,伤寒就是辛温解表,温病就是辛凉解表,这样理解伤寒论,那就理解不了了,整个伤寒论,它不是这么个理论,伤寒就是伤寒论第三条所说的那个概念,指的症状,并不是指病邪,这是两个概念,两个体系,所以中医有各种体系,这是好事,所以中医是一个伟大的医学宝库,有各种各样,非常丰富,你就一样,不见得好。就跟唱歌一样,一个调,怎么能唱歌呢,老是一个调,那怎么能唱歌呢,各种各样的调,那才能唱好。两个我们都应该正确对待,给它们结合起来,没好处。
第四个关于恶寒一证如何理解?其病机是什么?如何理解成无己先生“风则伤卫,寒则伤营”的注解?
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要,也很关键。对于恶寒,首先要清楚恶寒是太阳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得了病以后,有恶寒的感觉说明有太阳病,“必恶寒”也是这个意思,不是太阳病必须要有恶寒,《伤寒论》有好多这样的词,“必下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下利,太阳病也不是每个人都恶寒。一般说经常有恶寒的。这个“必”字,就是说经常恶寒。有恶寒的是太阳病,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如何理解恶寒呢?有不同的理解,首先要从症状上记住太阳病有恶寒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一个症状,这是一个感觉症状,自觉的症状。经方是以症状反应来诊断疾病,现在叫诊断,实际上是判断,判断六经证和方证。至于他的机理,《伤寒论》不注重,讲得都不多很少讲到病机。《内经》讲病机,病因病机,《伤寒论》注重症状反应。岳美中也提到这个,《伤寒论》不是讲病机的,是讲证的,有什么证,有什么药,讲这个的。怎么理解这个,要根据自己的体会。胡老说得病以后,温度高了,平时适应外界的温度,得病之后正邪相争,人体发烧了,热了,热了以后体温与外界温度有所差距,就恶寒了。这是胡老的解释。胡老解释这个有什么根据?他是根据与在解释温病时是一致的,因为他用巴甫洛夫学说解释恶寒,太阳病有恶寒,阳明病为什么就没恶寒了呢?他是用巴甫洛夫学说给狗刺激,开始刺激时狗疼痛,反应厉害,以后刺激时给它食物,狗对食物的诱惑大于这个刺激了,对这个刺激不那么注意了。他解释太阳病恶寒,阳明病因为热,热的厉害,热到一定程度以后,时间长了,人的感觉就泛泛了,就不感到恶寒了。所以只发热不恶寒。他是两个联系起来解释的。成无己如何解释?“风寒客于营卫”,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恶寒,就是风寒客于人体表面,客到这儿所以有恶寒了。至于为什么恶寒,他也没进一步解释。古代关于病因病机,限于当时的条件,现在也是,它没有仪器说明恶寒的机理是什么,只是从症状上作进一步的推理。所以恶寒实际上就是太阳病经常见的一个症。至于为什么恶寒,进一步的机理用详细的数字说明,目前还没有。不过我们要记住恶寒是自我的感觉,太阳病经常见到的。实际上成无己说的有一定的道理,胡老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再怎么说,怎么(就)不恶热,非(音fei ,口语,一定的意思,校者注)恶寒,这有些差别,他不怕热,目前来说,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说法。得病之后,出现正邪相争,正邪相争以后出现一些反应,人体进行一些战胜疾病的一些动员,有些收缩,有些能量的储备,在体表就出现了一些反应。这种反应和原先不一样了,所以就怕冷。温度差别是胡老解释的,太阳病这也是,但是一些表证,你像少阴病他也是恶寒,温度不高也恶寒,又为什么呢?这里面涉及到津液虚了,人体抵抗力差了,就比较怕冷。是人体的一个感觉,是正邪相争的一个表现。至于说为什么恶寒,它的机理,目前来说,没什么好的说法。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大家有什么好的解释,可以拿来一块讨论。成无己"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他是根据《内经》、《难经》解释的。这个是非常错误的。所以李心机说他的伤寒论误导传统,他的误导就在这。他们注伤寒的时候,就是以《内经》注伤寒,就这样传下来了,让我们理解不了《伤寒论》条文的实质。风则伤卫,是解释中风的,寒则伤营是解释伤寒的。中医的经方是以症状反应(病名也好,病症也好)来总结的。伤寒是一个症状名,伤寒定义就是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缺)

就伤了寒了,说是伤和寒,这和伤寒论正好相反了,因为伤寒寒伤营,营在里,所以杨绍伊后来他考证伤寒的时候,他也认为寒伤营在里,麻黄汤证在伤寒它属于里证了。所以他在分析伤寒论的表证和里证的时候,有些方证他就闹不清楚了,就乱了。寒伤营是里证,风伤卫是表证,桂枝汤属于表证,麻黄汤属于里证了,这伤寒是里证了。所以这就乱了,伤寒论没有这个意思。所以,风伤卫这也是内经的。咱们中风是什么意思啊,伤寒论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中风)它就是指的这个。中风是太阳病的一种,一个有汗出的,一个没汗出的。有汗出的叫中风,无汗出的叫伤寒。就是这些区别,有汗出的为什么叫中风啊,它就是根据第二条这么个定义。所以根据这个定义中风和伤寒这个概念在伤寒论是怎么个概念呢?中风证是比较重的,邪比较靠里,中,中于内,比较近,靠表的内部。寒呢,寒是伤于表,比较浅的,所以在《伤寒论》中,风伤寒的概念谁浅谁深呢?中风比较深,中风是比较重的,伤寒比较浅,在表,因为抵抗力比较强呢,邪只伤表,所以发点汗就行了,中风就比较重了,你再发汗不行了,就是老汗出,为什么汗出呢,因为它里头虚了,所以这个邪就进得深。你这个边防不行,人家外国侵略就深了。你的国防力量强呢,在边境上打打闹闹就行了,不让你进一步。你抵抗力强啊,就是这么个道理。可是那个寒伤营,风伤卫解释就乱了。那不是伤寒的原意了,中风反倒轻了,伤寒反倒重了,反倒靠里了。所以这把整个的伤寒论闹乱了。
 
所以在伤寒论上篇,关于伤寒中风的概念首先闹清楚,要不啊学过伤寒论连个感冒都不会治了。因为有些人像后世解释说桂枝汤治疗中风证是知道了,说桂枝汤辛温的,用于发热的感冒不行,用于有热的感冒就不行了,因为桂枝是辛温的嘛,有些热证应该是辛凉的,桂枝是热的,寒病热治,热用寒药嘛,所以它用于热病,桂枝辛温就不行了,这和伤寒论正相反。桂枝汤就是个解热剂,但是后来理解桂枝汤根本就不能退热了,不能治热用了。所以理解《伤寒论》就差了十万八千里,用桂枝汤,用麻黄汤就不能治疗热病了,所以碰到一些感冒也好,流行病也好,那还怎么治呢?根本就没法治了,所以没办法就说还是人家温病好,你看看,大家经常听到这么说,张仲景没解决治疗温病的问题,这个吴鞠通解决了,结果解决了什么呢?57年流脑是谁治的?是白虎汤治的,那是谁的方子,那是温病的方子吗?白虎汤是《伤寒论》的方子。所以有些人在学术上糊涂了,伤寒论的方子不能治疗热病,实际桂枝、麻黄就能治疗热病。问题出在哪呢?就是成无己注伤寒、王叔和他们整理伤寒,说风伤卫,寒伤营,把伤寒中风的概念全弄乱了。我说的不知道对不对啊,大伙参考。
 
第三组:
第一,太阳病为什么要发热?发热的病机是什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如何理解?这个刚才咱们说过了,经方和内经的理论是不一样的。它是根据症状反应来总结治病经验的,它不注重病机。所以太阳病为什么要发热,太阳病有些不发热的。为什么发热,是正邪相争,简单的话说可以这么说。进一步说,为什么正邪相争就发热呢?我回答不了了,实际上这个没什么多大意义。为什么发热,现在西医也讲了,是病毒反应,是毒素反应,实际也讲不太清楚,什么刺激中枢这些个。太阳病为什么发热啊,正邪相争。有的出了汗就不发热了,为什么出汗了?我看这个病机啊,主要精力不要放在这上面,经方不重视病机,太阳病有发热的,有不发热的,为什么发热就是正邪相争,正气也盛,邪气也盛,所以这样就发热了,人体的能量多,津液也盛,所以在体表就发热了。一些阳性的症状来解释阳证阴证这个可以说一说。津液足,就是46条阳气旺,阳气盛,阳气是经方特有的概念,那是津液足,津液足,阳气旺,阳气盛,所以基本上的解释就可以这么解释。真正的发热,为什么发热,咱不去追究他,因为经方不注重病因病机的。发热的病机是什么?是正邪相争,咱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什么仪器也没有,就靠着临床上有什么证,有什么方,一代一代没有文字之前就传下来了。它哪知道什么原因啊?它就是总结了治病经验,有什么证,用什么药,有什么方?咱们总结总结经验,它的病理是因为细菌刺激中枢啊,刺激哪,皮肤啊,它不太清楚,所以现在关于这个病因病机啊,经方来说,不太重视,因为咱们伤寒论写病因病机很少,就写了营卫不和,关于桂枝汤,所以胡老解释经方没多少理论,也用了内经的一些理论,用了那么一段。为什么发热,正邪相争嘛,所以汗出,出了汗以后因为正气不足啊,抵抗力差,邪又进来了,邪又进来了,因为正气相搏啊,又出汗了,出汗以后就消耗了正气,越消耗越多,所以正气虚了,所以老好不了。利用内经的一段理论解释了,这些病因病机。还有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讲到了一点病机,临床看到了,有这么点经验,讲到了病机。其他讲病机的很少。
 
第二个,如何理解呕逆一证?这个呕逆啊,实际上和桂枝汤证气上冲一个道理。鼻鸣干呕都是一个道理,呕逆就是气上冲。因为表不解,胡老讲感冒以后人体的皮肤肌表都比较闭塞,收缩,都在一块收缩,别处都没有出道,只有在上边,邪气往上边走。所以这个呕逆就是跟桂枝汤中气上冲是一个道理,就是表不解,气上冲的意思,没有其他的意思,这跟呕吐,胃不好的呕逆不一样,这个胃基本上是好的,没有到传里的时候,没有到少阳,到阳明,是一种气上冲表不解的表现。
第三个是为什么体痛。这个体痛是一种概略的说法,实际上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包括了体痛,因为后面讲麻黄汤的时候就说了,身痛,体痛,骨节疼痛,它都包括,实际上作为一个提纲,他不能说的太多,只能代表一些个常见的,能从这个提纲给你提示一个能判断是这个病,有这么一个症状你能够排除其他的六经病,你可以诊断它是一个 太阳病,这就行了。这个体痛跟头痛,恶寒一样,有身体痛了,你可以考虑是有表证了,或者太阳或者少阴,一般是属表的了。为什么有体痛了,一般的说,是由于正邪相争而出现,因为在体表的,正邪相争是怎么造成的,叫体液也好,水湿也好,在体表停留,使经络不通,压迫组织,这个湿呀,水呀,压迫组织,所以出现了这个疼痛,好多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病,感冒之后,都是出现了体痛,都是这个。咱们中医吃药治这个身体痛,大青龙也好,它治疗身体重,身体痛,它都是发汗利湿的,实际上发汗就是祛湿,好多方子也说了,比如治疗皮肤病,它是痒,那么这个痒是什么引起的呢,中医后世说是血虚生风,中医经方说什么,就说在体表的湿没去,所以痒。所以疼痛也是有湿。内经说,风寒湿三气合至,实际上经方不太讲究病邪,病因,但是它从症状上来看,还是湿在表。这个是讲得比较多的,关于湿在表引起疼痛,比较多见。关于疼痛的程度,一般太阳病也有重的,但是比较多见的,还是以少阴病为多。所以一般的慢性风湿、类风湿,都是出现少阴病的症状,得用附子,因为痛啊,用附子祛寒祛湿,身痛基本上就是湿,这跟内经上的基本一致,风寒湿三气,你可以这样理解,在经方来理解,这是表,可以说是表不解,凡是有头痛,身体痛,什么痛也可以,它作为提纲,这也可以说提纲怎么进一步来理解,提纲不会写那么全面,但是你根据这个体纲,就是根据头痛这一类的,邪在表,湿在表,寒在表,这个湿没去,它就痛。所以太阳病寒轻,少阴病的表他的寒就重,所以用附子之类的,白术茯苓祛湿,所以这个和内经的风寒湿它是一样的,当然经方治疗疼痛它也辨六经的,根据具体的病情,有的用的是发汗的办法,有的是祛湿的办法,一般是分太阳和少阴,这个比较多见一点。至于说为什么疼痛,经方里没讲为什么痛,是压迫到哪,为什么痛,这个机理不太清楚。
后面还有一组(问题),如何理解传经,为什么会发生传经,传经的规律是什么。这个经方的传经与内经的传经不一样,这个要明确的。这个问题讨论太多了。为什么不一样,好多人,咱们前面都做过解释了,恽铁樵、章太炎都明确提出过,西晋的王叔和一日一传是不对的,实际上伤寒论是没有提到一日一传的,内经的一日一传是讲不通的,传到阳明,阳明属土,就不传了,你怎么还传呀,怎么又传到厥阴去,传到厥阴回去又传,不是一回事,它那经络相传是经络的,它是有一定规律的,它可以传,反复传,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它这么有规律的传变,这是经络学说。至于经络学说怎么传咱也不太清楚,最主要知道它不是一个体系。《伤寒论》的六经,经方的六经,为什么传经呢?这个其实好理解,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治病的时候,这六经是怎么来的?就这么来的嘛,古代得了病啊,浅啊,浅在哪?在表。不好的入里,最早的,有表里,老百姓生活都非常熟悉的,(比如)你做个衣服有表有里,他经常用的。得了病以后,在体表,轻啊,以后不好,入里了,他这个早早就认识到了。所以是非常常见的事,大家都熟悉的事。所以在最初的时候,经常得一些伤风感冒,在表的吃点大葱,生姜,煎点汤就好了,这个病好好了。不好这个病就入里。入里了治疗就不一样了,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所以说什么叫相传?好了就不传了。没有好,它证变了,实际上有什么支持它相传吗?看到它相传吗?看不到的,只是根据症状,它变了,不在表了,所以根据症状反映,它相传是这样传的。症状变了那就传了,症状没变那就没传。你吃了大葱,吃了生姜以后,发汗了,他还发高烧,还恶寒,那就是太阳病,那还是太阳病,没传;那你吃了药以后,或者不治疗之后,今天是这样,恶寒发热,第二天嗓子疼,寒热往来,那在半表半里了不在表了,它怎么传的?你没看到它相传,它症状变了,根据症状的来判断,入表入里,入半表半里这是病位,相传就是这样一个病位上,三个病位,刚才他们说了三个病位,经方的病位在古代并不是一下就认识到的,一个表一个里,到汉代时候,才认识到半表半里,成无己首先提出来的,原先叫半在里,半在外也。成无己首先提出来了,这叫半表半里,所以成无己在这方面他是有功的,他的有些注解是受到一些学术的影响,咱们说他做的不对,可是他在传承中医注解伤寒论上,他是非常有功的。尤其是他在当俘虏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他还在读书,还在研究《伤寒论》,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不过历史条件所限,他没一下弄清六经的实质,风伤卫,寒伤营,他是读了内经以后,想把《伤寒论》解释清楚,结果没解释清楚,倒解释麻烦了,所以这个传经啊,就是表里相传,在表在里,根据什么相传,就是根据症状,这是很简单的,为什么发生相传,就是正邪相争,由于不同的表现,我们能判断它相传了。至于为什么,你抵抗力不好,服药不对,它就相传了,吃了药好了,就不相传了。原因比较多了,有的病呢,吃了药就好了,有的呢,怎么吃药,他也不行。这次的甲流,大部分吃一付药都不行,在表,不好,也有入里的,也有入阳明的,我的孙子就是第二天就入了阳明了,而且出现口渴,汗出,他因为吃发汗药吃的太多了,成人量的白加黑,老出汗,烧不退,老是39度5 ,一下到了阳明了。昨天徐师傅他的姑娘,经常看病的,她原先是感冒发烧,她昨天来看病,一下到了半表半里了,所以这个病情,各个人不一样,传变的情况也不一样,实际上传变就是根据症状判断,出现了半表半里证,那就是传到半表半里了,有些病,尤其是急性传染病,咱们少阴病篇经常有,烦躁,谵语,大便不通,一下到了阳明了,阳明里实热结,所以用大承气汤,为什么,他传变的快呀,病毒的厉害,而且热结的厉害,伤津伤的厉害,所以成了阳明病了,大承气汤你赶紧得攻下,不攻下就完了,这病人一两天就死人了。这是急性传染病,有这么个情况。所以为什么传,可以说正邪相争的关系吧,怎么判断,就是根据症状来判断,传经的规律是什么,这个一般的规律是从表到里,不管急性病也好,慢性病也好,表不好,就往里传,但是这个传变的过程没有死定的规律,有的是先传半表半里,有的是一下传到里,有的是传到半表半里,马上又传到里,它是这样一个规律,没有到了阳明往外传的,规律要强调这点。因为胡老讲过,已到阳明,再往外传,就是按照王叔和的“一而太阳,二而阳明,三而少阳”,刚过了几天,阳明又传到太阳去了,没有这个规律。临床上看不到。一般就是病情在表,经过正确的治疗,能好就好了;有的经过正确的治疗,他也不好,进入半表半里,这都有可能,规律一般是由表入里。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四、五条出现的伤寒二字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伤寒。这个刚才谈过了,这个伤寒,《伤寒论》它不叫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伤寒论》有它的定义,它不是《难经》里“伤寒有五”的伤寒,就我自己的看法,应该是绝对分开的,《伤寒论》里有它的定义,就是第三条指的伤寒,以后第五条以后出现的伤寒,麻黄汤证的伤寒,大青龙汤证的伤寒,这都是指的第三条的概念,没有广义的,狭义的,这跟《伤寒论》的名字一样,《伤寒论》这个名字不是张仲景起的,谁起的,有待讨论。所以首先要弄清楚,伤寒论的概念伤寒就是症状概念,不是一切热病的所有概念的那个广义的伤寒,狭义的伤寒就是只发热,不汗出恶风这些,所谓伤寒论中提到的伤寒,没有这个提法,没有广义和狭义 的伤寒,这个要弄清楚。所以第四五条出现的伤寒,你要理解时就按照伤寒论第三条去理解就行了,简单的这样理解就行了,不要费周折,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这是两个医学体系,行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儿吧。
(最后)提的这个问题啊,四、五条的伤寒,没有中风,伤寒就是伤寒,由于《伤寒论》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就讲中风和伤寒的概念。他已经在最前面就给它明确了,所以这里提的伤寒就是伤寒,没有中风的概念,中风是中风,伤寒是伤寒,两个症状,两个概念,两个病吧,两个证,实际上叫证。中风证,伤寒证。(问:中风证要传的话是不是也按照这个规律?不是按照时间的?)中风和伤寒传变都是一样的,它都是病嘛,太阳病嘛。太阳病他是在表的病嘛。它都是在表的病,它往里传有可能传少阳,有可能传阳明,往里传。
(录音:刘强   文字整理:修竹、曾祥云、张铁昌、魏极伟  校对:宋炎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