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世纶教授讲中医(12月19日)

 章木匠 2010-07-25
冯老师12月19日讲课文字整理稿
 
今天和同学们讨论17条到20条条文,一共4条,还是关于桂枝汤的。
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这条看起来很简单,就是说酒客不能吃桂枝汤,表面上是这么说的,所以有的同学提出来了:“‘酒客病’三个字的意思是:酒客病(如温病)指一个病种还是指酒客生病呢? ” 实际上是指的后者,是酒客得了病了,喝酒的是酒家,“酒客”是指酒家的意思,“客”是家的意思,指经常喝酒的人,叫“酒家”,前边有“衄家不可作桂枝汤”,“衄家”就是经常出血的人,不光是鼻子出血,吐血,下边月经出血,呕血叫“衄家”。 酒客和酒家的意思是一样的,是指经常喝酒的人,有了病了,一般来说不要给他用桂枝汤,给他用了以后,就呕,呕吐,实际上是古代积累的一个经验,为什么呢?后边有人给加注了,说: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桂枝汤是甘的,热的;甘代表热的,甘温的。桂枝汤就是甘温的,不喜欢甘温的一些药,因为经常喝酒的湿热重,湿热重的病人,当然喝甘温的药不合适,,大意是这么个意思。当然条文里边也做了解释了,不是说绝对的经常喝酒的人,“酒客”不能用桂枝汤,“酒客”内热比较重,出现的症就不是桂枝汤证,不在表了已经在里了,里热有了表证,应该是太阳阳明合病,这时用桂枝汤当然不合适了,宜表里双解,用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之类的方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酒客有没有出现桂枝汤证的时候呀,也有。要看他的症状,如果这个酒客没有湿热的症状,得病以后就表现一个桂枝汤证,就可以用桂枝汤。不过这里说的是大多数的酒客,有这么个规律,内热比较重,得了病以后表现的就不是单纯的桂枝汤证,太阳阳明合病,所以就不好用桂枝汤。后边又问:“有的是要若是前者,那么其内外证是什么呢?” “酒客”他的外证就不是桂枝汤证了,因为他里头有了湿热了,他不可能有桂枝汤证了,内外都病,外邪里饮了,或者外邪里热,单纯的外证,也不好说是什么,一般的不会是桂枝汤证。一般规律不会是桂枝汤证,大部分都是表里合病。
第二个问题:酒客病相信其表证似桂枝汤证,不用桂枝汤又用何方?前边已经说了“酒客”病了,一般规律都是内有湿热的,得了病就是外邪里饮的、外邪里热的这些症状,得了表证,不用桂枝汤又用何方呢?能想到这个,同学们读书读的比较细的,读到这里应该想到这一步,就是说这个酒客,身体也是比较弱的,内有湿热吧,但他的表是虚的,易受外感,容易得外感,得了外邪,有什么证用什么方。出现了桂枝汤证用桂枝汤,出现了麻杏石甘汤证用麻杏石甘,出现了大青龙汤证用大青龙汤,所以不一定用桂枝汤。不用桂枝汤又用何方呢?要根据症状反映了,他的症状是麻黄汤证,也可以用麻黄汤;出现了桂枝汤证也可以用桂枝汤;一般的内有湿热的得了病都是表里合病的,或者是麻杏石甘啊,大青龙汤啊,越婢加术啊,这类方证比较多。这就说《伤寒论》里边没有指出来“酒客”得了外感病,是什么样的症,没有具体说,只是说酒客这类的病人内里多湿,不容易得桂枝汤证,容易表现为外邪里饮了,或者外邪里热的这样的证,所以就不可能用桂枝汤了。
 
第三个问题:在我们这边常抽烟喝酒的人多,他们的舌苔长期是黄腻,如果出现典型的桂枝汤证,用还是不用呢? 前边已经说了,不管他舌苔怎么样,舌苔黄腻是辨证的参考,但是如果这个病人抽烟的喝酒的,舌苔长期是黄腻,如果说得了外感了,他整个的症状是典型的桂枝汤证,表现的桂枝汤证:有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那就可以用桂枝汤;假设是这样,但前面已经说了,17条提出了:若酒客病,得了病了经常出现他不喜甘,有里热,不容易出现桂枝汤证。这是个假设,如果出现了典型的桂枝汤证,当然是用,不用客气、不用犹豫。所以中医辨证,经方的辨证,治疗的时候,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有什么症状,不管他是长期的病也好,短期的病也好,你根据症状表现分析,根据六经提纲判定他这个病在六经属于哪一经病,是太阳病呢还是阳明病、还是少阳病、还是厥阴病,判定以后呢,具体的落实上还是在方证上,继续辨它的方证。
太阳病,咱们前面讲了提纲,还有一些鉴别诊断,跟温病的鉴别、跟阳明病的传不传啊,大体判断清楚了什么叫太阳病,前11条都是讲的这些内容,讲辨六经的。从第12条开始讲辨方证,头一个病是什么,桂枝汤证,所以集中讲桂枝汤证,在临床用桂枝汤多不多啊?应用很多。出现什么问题?出现很多,在临床上有些像桂枝汤证,有些不是,像17条提出喝酒的人一般不出现桂枝汤证,临床经常喝酒的人你尽量不要给他用桂枝汤,为什么呢?他往往不是桂枝汤证,往往就是外邪里热、外邪里饮,舌苔是作为我们参考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看其症状表现,看他符不符合六经的提纲--是太阳病辨出来了,不是少阴病,再看看是不是桂枝汤证?是典型的桂枝汤证就用桂枝汤,是白虎汤证就用白虎汤,要是麻杏石甘汤证就用麻杏石甘汤,也就是说我们头一步辨六经先辨清楚了,现在是具体地辨方证,有典型的桂枝汤证当然要用,不管是抽烟也好喝酒也好。
      
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这条大家讨论得也挺热烈,挺好,好多人挺深入,都认识到这一条的重要性。第一个问题:“桂枝汤有降冲逆的作用,从本条看,有桂枝证并且有喘,可以加厚朴和杏仁,那么也增加桂枝的量是否可以?”可以不可以要看症状表现。降冲逆,喘也是上冲的一种表现--气上冲,痰饮上泛于肺,肺气不宣,肺气上逆则作咳、喘。后世岐黄医学--脏腑理论也是这么讲的,咱们经方实际上也是这么讲的,就是水气或痰饮上泛引起肺气不宣出现咳喘,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咳嗽喘的病人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即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厚朴杏子,有人想到桂枝的降冲作用,可否加大其量呢?这是大家学习的体会,不错。应该进一步想想有没有桂枝汤证,这个咳嗽喘有气逆还有痰饮上泛,不只是气上泛,讲的是桂枝汤时“下后或发汗后有气上冲者用桂枝汤,没有则不用桂枝汤”,它讲的是什么道理啊?就是发汗后表解没解,表解了就没有气上冲了;下后入阳明也没有气上冲者,就没有桂枝汤证的这些象征了,所以就不用桂枝汤了。所以这个病咳嗽喘病也是,用什么?用降逆的、化痰的,不管是经方也好后世方也好,化痰药挺多的,苏子、半夏、杏仁,这都是降逆的,尤其是半夏,降逆的作用更大,化痰的作用更大,厚朴、杏仁实际上也在降逆,所以光用桂枝不行。所以这条中的“喘家”,如胡老讲的,这个喘家指的不是哮喘的喘,实际上是咳嗽带喘的病,这些病出现了桂枝汤证用桂枝汤,所以叫“作桂枝汤”。古代的词是多义的,这里的“作”是给予的意思。我在网上也看到了,有人问这个条文怎么读?应该断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以前我也考虑到,以前不懂啊,这个到底怎么读?背条文就背成了“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慢慢就发展成了喘家发作,用桂枝加厚朴杏子,这样好,这样理解实际是不对的。因为把这条换一换方药,你看行不行啊?“喘家作,麻黄汤主之”,“喘家作,麻杏石甘汤佳”,“喘家作,射干麻黄汤佳”,“喘家作,小青龙汤佳”,行不行啊?也可以,那还有什么意义啊?喘家随便可以用很多方子治疗,那这条条文放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啊?就没有意义了,就是废物,没用的条文了。所以这条的意义是什么?说喘家,就是经常咳嗽、喘的人,实际就是咳嗽多的人,像慢性气管炎之类的咳嗽喘,以咳嗽为主以喘为辅的“喘家”,出现桂枝汤证用桂枝汤的时候就光用桂枝汤不行,应该加厚朴杏子,就是应该加厚朴杏子这一类的降逆化痰药。这里的“佳”字就告诉咱们了:光用桂枝汤不行,加上厚朴杏子这就好了--“加厚朴杏子佳”就是这么个意思。这个原文断句也非常重要,这里一个“作”字是给予的意思,就是给付桂枝汤不行,得加厚朴杏仁。所以说断句断好了,知道这个条文是讲什么的,那就是说不是加桂枝让他降喘了,应该是加些化痰降逆的药,所以治喘不是重在用桂枝,而是重在用止咳化痰的药。这一条先讲到这。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1、19条文之必吐脓血,这脓血从何而来?为什么?
他这个是讲,联系第17条就知道了,酒客病,不可用桂枝汤。为什么?他这个湿热重,湿热重就不是桂枝汤证,给吃了,当然就容易呕,所以,服桂枝汤吐,就说明不对证,里面有湿热,有湿热,就表现一些化脓证、热证,像支气管扩张,容易吐血,本来里有热,再服桂枝汤,又是热的,两个热加在一起,起不到治喘的作用,正邪相争,那就在上焦,胃里面,它不能下降,人体要驱邪,他吃进去的药不对,也是外来的邪气,再加上内有的邪气,他没有办法从里头走,那只有从外面吐出来这一条路。所以,就出现了吐脓血。这种吐脓血,脓血从何而来?有的是鼻子,鼻化脓证,有的是口腔溃疡,有的支气管扩张。这都是比较常见的。从何而来?从鼻腔,从口腔,从支气管,这一般属于上热的,里热的,再加上桂枝汤,两个热加在一起,就容易出现吐脓血。有从胃来的,呕吐的厉害,把胃内容物都吐出来,也有,但胃里一般没有化脓证,一般不吐脓。所以,必吐脓血,大部分从鼻腔、口腔、支气管来的比较多见。
2、这一条文很多前辈都认为脓血来自肺脏,在下认为应来自胃部,原因是酒客人之胃长期与酒为伍,湿热蕴结,以桂枝汤服,本已湿热蕴结,再加上桂姜枣草鼓舞胃气,原来之湿温更是火借风势,胃家血络破而血出。故酒客见桂枝汤证,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这样理解是否也行得通?
可以。这是一种。但是吐脓血,有可能来自于胃,成为脓的,像急性胃炎,疼的厉害,不会再吃桂枝汤。一般的化脓证,常见的鼻窦炎、支气管扩张、扁桃腺发炎,比较多见。说来自肺脏,中医说的上焦咳嗽,都属于肺,古代没有这些检查的手段,支气管扩张那属于肺,肺化脓证,从口里吐出来,也来源于肺。所以,这样比较多见的。喝酒啊,也有这种可能,但从胃里吐出来的,一般不是脓血,以血多。胃化脓证比较少见。一般就是肺支气管扩张比较多,由于胃化脓后非常急,绝不会用桂枝汤了。肺长期支气管扩张,有可能类似桂枝汤证,但支气管扩张,也是外邪里热的比较多,一到了化脓的程度,就里热的比较多见了。所以,这个吐脓血的部位,基本上在上焦,可以出现在胃,可以出现在口腔,可以出现在支气管,可以出现在鼻腔,但是,还是以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口腔发炎溃疡、扁桃腺发炎比较多见。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1、问题:148条“......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提出少阴病不得有汗,而本条汗漏不止。我们应如何理解胡老提出的太阳病转变为少阴病?少阴病可以见到多汗吗?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可见大家很努力。首先,明白这一条原文的意思,还是讲桂枝汤的运用。桂枝汤运用的时候,会出现桂枝汤加厚朴杏子、小柴胡汤、调胃承气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等等好多的证,所以太阳病为什么条文那么多,方子那么多,许多方证根本不是治疗太阳病的。所以,刘绍武提出来了,伤寒论的纲不符目,如提纲是治疗太阳病的,方子,很多不是治疗太阳病的,治疗少阳病的,阳明病的都有。这个,就提到了少阴病。用桂枝汤治疗太阳病表虚中风证,还没讲伤寒证呢。用桂枝汤治疗的时候,会出现各种的病变。这一条,出现了少阴病。为什么出现少阴病?太阳病发汗,汗漏不止。太阳病应该发汗微微汗出就行了,不要汗出流离。出汗后就再也不吃了,桂枝汤后面的服法,交代的很清楚。但有些人,把桂枝汤证用麻黄汤治疗,大发汗,就不行了。这样,越出汗人体越虚,所以,其人恶风。还有一个表现,小便难,出汗出的太多,里面的津液已经伤了。还有一个,四肢微急,因为出汗伤了津血,血也虚了,不足,就四肢冰凉,就有些拘挛,不舒服,要抽筋了。但还没到四肢厥逆。可是也接近了。难以屈伸,也是指的津血虚,活动受限了。这个时候,津血虚了,还是桂枝汤证吗?就不是桂枝汤证了。所以,这个是因为出汗造成的。到了少阴病以后,还出汗吗?没有汗可出了。所以,少阴病就没汗了。这个说的汗出不止,是造成少阴病的原因。到了少阴病,就不会出汗了。要用桂枝加附子汤。到了桂枝加附子汤,一般的,小便都没有了,就没有汗了。有些汗不止的,要看是不是虚证了,是不是其他的都符合少阴病。

2、汗漏不止有必要加敛汗药吗?
这种汗漏不止,不需要加敛汗药了。这已经成为少阴病,就没有汗了。148条,胡老说,阴不得有汗。他这样提出来的。所以,用桂枝加附子汤而不是用桂枝加附子加龙骨牡蛎,不是用敛的办法,实际要加重温阳的力量,强壮解表。属于桂枝汤一类的。理论上说应该有汗,如果不是口干,不是阳明病,这种有汗,还是桂枝汤这一系列的,汗出恶风的,也属于少阴病。汗漏不止有必要加敛汗药吗?没必要,调和营卫,强壮解表就行了。中心的问题是,属于桂枝汤类,应该有点汗,但不会再大汗出不止。四逆汤,也有汗出,这是脱汗,这是阳虚的厉害,这个与少阴不得有汗,好象有矛盾,实际,这种虚汗,是阳气太虚了,属于阳气不内守。与桂枝汤的道理一样,正气虚,邪气盛,老汗出不断。属于桂枝汤证的,多见于汗出恶风。桂枝加附子呢,从道理上,也可以见到汗出,但是,一般的,少阴病都是没有汗的。因为里面津液伤的厉害,小便没有了,四肢微急,血虚,津液都虚,一般出汗很少。至于大汗出,阳脱的时候,那更是要用附子了。所以,少阴不得有汗,是指的一般的病,到了少阴病,他是汗很少了。但是,有些阳脱的病人,有没有汗?可以有汗的。所以,要相对的来看。厥阴病也是,148条讲厥阴病,头汗出,也有汗,他只是微汗出,别处无汗。讲的津液伤了,所以出汗就不多。桂枝加附子汤也是,一般的到了少阴病的地步,他的汗就不见了。
 
提问: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脉沉到底是在表还是在里?如果说在里,那么,郝万山老师为什么说生姜一两是起引药达表的作用,并举了一个孕妇身疼痛的例子 。郝老师认为这个方是走表的,与脉沉矛盾不?
这个问题,脉沉迟,虽说桂枝汤是脉浮缓,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桂枝汤加减的方,不一定是脉浮,往往是弦细的,沉的,都有。桂枝加芍药生姜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个方实际上就是因为津液伤了,所以出现脉沉迟,但是他表没解,还有桂枝汤证,他不是完全的桂枝汤证,出现了什么,他由于发汗的太多了,津液伤以后才入于里,出现的是阳明病还是太阴病,一般多发的是阳明病,但也有的出现的是太阴病,他没有化热,所以还是太阴病,这就出现了太阳太阴合病,所以这个脉沉到底是表还是里,不是看脉,脉沉是由于津液伤的关系,还是在里,有了里证了,但是他有身疼痛,这是太阳病的表现,还有表证,里,是说明入于里了,不全在表了,还是用桂枝汤来解表,为什么加生姜,加人参呢,主要是健胃,温中健胃,扶正祛邪,解表的还是桂枝汤,生姜和桂枝在一起,还是增加他的解表作用,但是桂枝汤本身就是里虚,津液不足,所以他用甘温的办法,桂枝温中健胃,本来就是这个方子,胡老用《内经评热病论》阴阳交来解释,实际上就讲这么个道理,加强胃的生津液作用,这样才有抵抗力,扶正祛邪,加上生姜和人参,就是为了温中健胃,还加了芍药,也是因为津液伤了,津伤也就血虚,所以加芍药,也是加强调和营卫的作用,这个新加汤,因为胃气虚了嘛,所以光用桂枝汤不行了,又加一了人参,实际上是太阳太阴合病,是这么个方子。这个方子强调身疼痛,发汗后身疼痛,就说明表还没解,如果身不疼了,脉沉迟,就说明完全入里了,没有太阳病,完全是太阴病了,那就治太阴就行了,就不用解表的发汗的作用了。
提问:感冒后,已无头痛鼻塞,现咳嗽,自觉有气上冲,痰多,呈白色泡沫状,还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吗?
这个病还经常见,有些感冒咳嗽,嗓子痒了,还觉得气上冲,这经常见到,还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吗?这就看了,头痛鼻塞没有了,就一个咳嗽,有表的可能,你看有汗没汗,已经说了没头痛了,其他的有恶寒没恶寒,这要看了,仔细分析一下,但是一般的有咳嗽这种情况,他症状不明显。有的有恶寒了,那还有表,这里没说,这个病往往,这个问题提的好。我们在不断使用半夏厚朴汤的时候就逐渐体会到,这个半夏厚朴汤,原先是苏叶,后来我们常用的是苏子,所以认为半夏厚朴汤就是治疗太阴的,后来有苏叶,综合分析这个方证,认为是外邪里饮的,实际上还有表证,因为半夏厚朴汤中,生姜用的量比较大的,还加上苏叶,它有解表作用,所以治疗咳嗽时,往往是外邪里饮,所以感冒后,已无头痛鼻塞,现咳嗽,自觉有气上冲,嗓子痒,这个往往是还有表证,但是这个表证是不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这个要看具体的症状,如果有恶寒,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是可以的。如果有汗出,属于桂枝汤证,这个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或者合用半夏厚朴汤,用起来可能对证,所以治咳嗽时往往,我们辨证这种咳嗽是外邪里饮的,它有表证,那么是不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那不一定,半夏厚朴汤也是治疗这种外寒内饮的。如果汗出恶风,属于桂枝汤证,应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临床有时候辨证正确后 ,处方有时有效有时无效, 是方证不应吗 ?如何做到方证相应?
方证对应,这个是经方的主要理论,重要理论。关于方证对应的理论,我们还是要继续进一步认识,因为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有的人说,方证对应是日本人先提出来的。咱们国内的有人认为不对,说方证对应是孙思邈先提出来的。说这话的,还是经方大家。当时咱们认识的不太清,现在逐渐认识到,方证对应就是经方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理论。
方证对应是日本人提出来的吗,不对,绝对不对。是孙思邈先提出来的吗,也不对。应该看看方证对应是怎样产生的。那就是说谁先提出来的,早就有了,它什么时候产生的,开始应用的,他没有写,因为当时连文字都没有,不会写出来方证对应,我们治病是用方证对应。实际上方证对应是产生于神农时代,这是我的一个看法,因为神农时代,咱们中医治病,尤其是经方,治病没有其他的方法,没有先作一个疾病的诊断,没有先诊断你是哪能儿发炎了,你是冠心病,你是胃炎,那时没那个条件,那时只能从症状反应上来治病。你受了凉了,咱们的祖先就是寒者热之,受了凉了,用点热药,盖上被子,喝点热汤,发点汗,或者烧热了一块砖头熨一熨,好了,这不是寒者热之吗,在表用发汗的办法,最早认识的是这个道理。有的好了,有的没好,入里了,再用发汗的方法不行,因为他用过了,发现这个方法不行了,总结的经验,就用些治里的方药,他用大黄,用芒硝,通通里好了,这样就积累了治表治里的经验,有什么证用什么药治疗有效,什么药是发汗的,什么药是治里的,这样总结了些经验,一个药对应一个证,这就是方证对应。不对证,他就不见效。所以这个单方证,也是个方证对应,他的理论是什么,是八纲,代表著作是什么,《神农本草经》,有的说《神农本草经》成书在汉代,是的,在汉代才比较成为一本书,比较全面的出了,但是它的积累是从神农时代,那时候不可能写,因为没文字,一直到商周时代,才有了文字,记录下来,那时文字也很少,不发达,一直到汉代,才写下来,所以《神农本草经》的完成是在汉代,它记录的是单味药治什么病,它记录的是八纲,治疗的症状也是八纲,用什么药治疗什么证,这就是八纲对应,就是方证对应,这是单方方证。到了商周时期出现了复方方证,就是一个药不行了,两个药三个药才能好,用麻黄治病,刚开始一个药可能有效,有的病不行,得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合起来才有效,所以就出现了复方的积累,越来越多,成了复方的治疗经验,代表著作是什么,《汤液经法》,在《汉书艺文志》里有记载,说明这本书在汉代是有的,有的说《汤液经法》是商代的宰相尹伊所作,这是传说,那时有文字了,有可能写这本书,但是大部分认为尹伊在那个时代不可能完成这么一大部著作,所以是我们前辈中医界几代人经验的积累,所以复方方证也是方证对应。这就是说,在神农时代方证对应就产生了,他的理论是什么,基础理论就是八纲,有八纲理论指导,出现什么证,用什么方治疗,这样就是方证对应,对应上了,那就有效,对应不上的那就无效,所以我们的祖先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经验积累,传承下来的这两本书,《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它都是讲的方证对应,方证对应是什么时代出现的呢,神农时代。日本人说是他们先提出来的,那只是他们的一些看法而已。实际上方证对应是我们的祖先早就发明的,早就在用了,有的说,方证对应这个治疗方法,叫什么也好,方证辨证也好,方证对应也好,有什么方用什么法,这种治疗方法,是张仲景发明的,这也不对的,张仲景不可能发明这么多的方证对应,伤寒论112个方,加上金匮要略,一共260多个方子,他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创造这么多的方子,方证对应,他有可能有这么多的精力实践吗,不可能,所以他是继承《汤液经法》的内容,加以论广发展来的,中国的经方是这样发展来的。不是因为他的家族得了伤寒,死了很多,然后发奋读书,学中医,然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不可能,这是个误传,我们应该纠正。方证对应是神农时代所产生的,一代一代传到汉代,产生了《伤寒杂病论》,应该说这个书名,应该叫《论广汤液经》,《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是谁给起的名字,是王叔和,这个名字叫的不正确,不应该叫《伤寒论》。或《伤寒杂病论》,因为他给后世误导了,伤寒论是治疗伤寒病的,因为《难经》有“伤寒有五”,怎么着理解,《伤寒论》是治疗热病的书,是治疗传染病的书,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就产生了。实际上我们《伤寒论》是经方辨证论治方证对应为主要内容的一本书,一个治疗万病的书,以六经辨证,辨方证为主治疗常见病的一本书,它具体的内容就是先辨六经,后辨方证。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