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岭长江系南北人群相貌分水岭

 云中公子 2010-07-30
秦岭长江系南北人群相貌分水岭
 

             国际空间站模拟器  记者从中科院获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对分布于秦岭以北、长江以南,以及秦岭和长江之间的古代居民的头面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秦岭和长江为我国南北方人群体质特征差异分水岭。

  最近,该所吴秀杰副研究员等经过详细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长江以南的居民表现为宽的鼻部和较矮的上面部,秦岭以北的居民表现为较高的上面部和较高的眶部,而位于秦岭和长江之间的人群其体质特征比较复杂,有些特征倾向于北方类型、而有些特征倾向于南方类型。

  现代居民,相比于长江以南的居民,秦岭以北的居民表现为更宽阔的面部和高的鼻部。通过对新石器时代、现代34处考古遗址出土的309例人类遗骸的个体分布,并结合动物群、植物生态学、血液学、遗传学及语系的研究结果,吴秀杰等提出秦岭和长江为我国古代居民体质特征差异的分水岭,这种体质特征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长期适应环境因素造成的。这种差异向上可以追溯到距今60万年左右的周口店直立人和南京汤山直立人。

  多年来,我国研究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选用一些主要的颅骨测量数据,通过其平均值的分析得出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