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田历代行政区

 猫兔阅览室 2010-07-30
莆田市,省辖地级市,建于1983年。
 
“兴化”名称的由来
   “兴化”名称由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五十年代末期,连年战乱,百姓备受兵匪骚扰。当时,割据莆田和仙游的兴泰、游洋、庄边、白沙等山区的林居裔势力接连打败官军,一度兵临泉州城下,州城几为所破。宋朝廷屡次派兵镇压,但因地势险阻,无法取胜,至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方被征服。宋太宗“阅游洋图志,念游洋地险,欲以德化之”,遂决定在游洋另设县治,取名“兴化”,寓“兴行化民”之意,并置兴化军,统辖兴化、莆田、仙游三县。自此以后,又有“兴化路”、“兴化府”。故“兴化”即成莆田、仙游之统称。
   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莆田、仙游区域属冶县所辖。
   东汉,莆田、仙游归侯官县辖。
   三国时代,莆田、仙游属建安郡之侯官县所辖。
   公元265年,魏国权臣司马炎夺取政权,建立西晋王朝,莆田、仙游地域属晋安郡之侯官县。
   南朝析晋安郡地增置南安郡,将莆田、仙游之地域从侯官县划出,归南安郡直辖。
   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所辖。自此,莆田方有独立之县冶,所辖之地相当于今莆田市区域范围,但不久即废。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翌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莆田县冶被撤。
   唐朝时期,从再置莆田县到增设清源县、易名仙游县。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仍属岭南道。莆田、清源二县隶属不变。但因郡名与所隶属的清源县同名,故改清源县名为仙游。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清源郡改隶江南东道。
   闽王延政天德三年(公元945年),王氏“大闽国”被南唐灭后,改泉州为清源军。留氏卒后,继由清源军统军使陈洪进割据。莆田、仙游二县属清源军管辖。
军、州、路、府沿革
  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莆田、仙游二县为平海军所辖。
   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乡)和仙游县游洋镇(今仙游游洋、石苍、钟山、象溪乡)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边境的一部分地区,另置兴化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建太平军,又改为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次年,划德化县九座山区(今仙游县凤山、西苑乡)归仙游县辖。八年(公元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兴化军隶属福建路,辖县不变。
   南宋末,改兴化军为兴安州。
   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同年,兴安州改为兴化路。
   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福建路为福建、泉州、隆兴三个行中书省。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至汀溪(今莆田新县)。民间称前者为旧县(今仙游古邑),后者为新县,元至治年间(公元1321年至1323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兴化路下领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裁撤兴化县,其所辖之地的6个里归莆田县为广业里,4个里并属仙游县兴泰里。
  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农历十一月末至次年正月末,兴化府城为倭寇所陷,三个月处于无政府状态。
  清朝时期,兴化府归闽海道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建立统一的清帝国,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等盟旗。省下分道、府、县三级。与府并行的有直隶厅、州;与县并行的有厅、州。至清末,福建省共有92州,582厅。清代之兴化府皆隶于福建闽海道,下辖莆田、仙游二县,直至清朝灭亡。
  明末清初,兴化府处于频繁的政权更迭之下。先后隶于南京弘光政权和福州隆武政权,并两次被清军攻占,一次为浙江鲁监国起兵克复。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的清政府实行截界之前,兴化沿海仍处于郑成功(奉南明永历为正朔)和清朝两面政权的统治之中。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正月,郑军曾攻占仙游县城十余天,后移兵围攻府城,不克,乃退。
  中华民国时期,撤销兴化府治改隶属门道到直属福建省辖 公元1911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从而宣告漫长封建统治的结束。同年112日,兴化宣布光复,改用黄帝纪元4609年,公元19121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奉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令,改用中华民国纪元,并废除府、州、厅治,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福建全省分东、西、南、北四路,各路均设观察使以执行政事。民国2年(公元1913年),兴化府治撤废,莆田、仙游二县属南路。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除观察使,改路为道,行政建置仍为省、道、县三级制。全省设闽海、厦门、汀漳、建安四道。莆田、仙游二县属厦门道。
   民国4年(公元1915年)12月,袁世凯窃国,中国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莆田、仙游地区一直置于北洋军阀统治之下。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12月,国民革命军克复莆田、仙游,宣告北洋军阀统治的结束和国民党统治的开始。国民党废除道治,改为省、县两级地方政制。莆田、仙游直属福建省辖。
  从属兴泉省到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在闽发动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同年12月,福建划分为闽海、兴泉、龙汀、延建四省以及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共辖64县。莆田、仙游二县属兴泉省。翌年2月,“闽变”失败后,福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划分10个行政督察区。莆田、仙游二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直至解放。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划莆田县之南日岛归福清县辖,次年改为省辖特种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裁瓜南日岛特种区,划归莆田县辖。
  从隶属晋江地区到建立莆田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福建省眚区重新划分。1949821日和825日,莆田、仙游两县先后解放,分别成立人民政府,同隶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4月起,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后更名为“晋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晋江地区专员公署”,莆田、仙游二县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
1967年,全省各地先后建立“军事

 1967年,全省各地先后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同年7月,莆田、仙游二县成立的军事管制委员会同隶于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全省各地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同年9月,莆田、仙游分别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属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06月,莆田、仙游二县划归闽侯专区,并将专区驻地从闽侯县螺州迁移至莆田荔城。原南平、福安、闽侯、晋江、龙溪、龙岩、三明等7个专区改称地区。19717月,撤销闽侯地区,析晋江地区的莆田、仙游二县,同原闽侯地区的福清、永泰、闽侯、长乐、平潭、闽清六县,城立莆田地区革命委员会,地区革命委员会驻莆田且。这是莆田市至今历史上管辖范围最大的时期。19737月,复将闽侯县划归福州市辖。19791月,改莆田地区革命委员会莆田地区行政公署,行署驻地和辖县不变。尔后,各县革命委员会亦改称人民政府
  撤销莆田地区,成立莆田市
19835月,莆田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并析莆田地区的福清、永泰、平潭、长乐、闽清五县归福州市管辖。同年99日,基于开发湄洲湾的需要及兴化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的实际,国务院批准建立莆田市,辖莆田、仙游二县和由原莆田县城厢镇、城郊公社及涵江镇、涵江公社分别组建的城厢、涵江二区。市人民政府驻城厢区。
  现莆田市辖仙游县、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城厢区以及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市辖区面积和人口来算,为福建最大的市。就如重庆市常自诩为世界第一大市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