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水养兰法! - 南宫修竹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昵称1636918 2010-07-30

重水养兰法!

默认分类 2008-12-27 19:52:43 阅读105 评论2 字号:

植料的选用和制备
湿法养兰所选用的植料主要为粗植料,其配制应力求“疏松透气、沥水保湿”。笔者一般的配制比例为:腐叶50%,颗粒树皮15%,颗粒火烧土15%,泡沫塑料颗粒10%,颗粒红土7%,蛇木3%。具体配制方法为:将刺栎叶装入一塑料桶内,压实,冲入90℃以上开水,将栎叶淹没,盖上盖子,浸泡一个月,倒掉水,将浸泡好的刺栎叶装入塑料袋,扎好口,放入阳光下任其自然发酵约三个月,待其变黑,散发出清香味后,取出过筛,去掉碎叶粉末,称为腐叶。火烧颗粒土采用直径约0.5~1厘米的为宜,用前先浸泡约一个星期。树皮颗粒直径约1~2厘米为宜,用前应发酵,以栎树皮、柳树皮等为好。蛇木应剪为约2-5厘米长的小段,用前浸泡一星期。将腐叶土、火烧颗粒土、树皮粒、泡沫塑料按比例混合均匀,装入袋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杀菌消毒备用。此植料呈微酸性,含有一定的养份和兰花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莲瓣、春剑等的栽培,红土主要起调节植料酸碱度、供给兰花需要的微量元素等作用,由于易细碎、易板结,用量不宜多,须待栽培时再加入。
上盆方法采用分层栽培法,具体为:在盆底垫适量泡沫塑料块作为排水层,将依上述方法配制的植料加入少量作为基底层,可同时加入少量发过酵的羊粪粒,此层约占盆高的四分之一,压实,加入少量红土颗粒,形成一薄层,再将经消毒处理的兰株放入盆中,左手扶兰株,右手理顺兰根,使假鳞茎与盆口平齐,然后加入植料,边加边用手轻轻压一压,使兰根与植料充分接触,待加至约一半时,加入少量红土颗粒,形成一薄层,然后加入植料至接近假鳞茎处,再加入少量红土颗粒,形成一薄层,再继续加入植料,以微微露出假鳞茎为宜,用手轻压植料并理为馒头状,然后在假鳞茎周边撒上剩余的少许红土颗粒,用少量植金石覆盖在红土上面,将经过浸泡消毒的水苔挤去水份,均匀铺于盆面,浇入定根水即可。当然,以上仅是对云南兰友常用的植料而言,如采用仙土等其它植料栽植,可参照处理。当植料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腐坏或细碎,应及时更换。
    水份管理
湿法养兰之“湿”,是指重水管理,其有三层含义:一是适当增加空气湿度,二是加大给水量,三是加大给水频次。由于湿法养兰所用盆具偏小,植料通透性好,排水性强,水份蒸发快,植料不容易积水,因此水份管理中提倡重水管理,空气湿度宜在70%左右为宜;浇水时要浇透,在一般情况下,兰盆内的植料任何时候都是潮润的;浇水的频次要加大,浇水频次大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带动植料中的气流运动,置换植料中的空气,同时水中的氧气也会释放出来,从而使植料中的空气富含氧气,供给兰根、兰菌。二是可以带走兰根和兰菌所产生的代谢废物,更有利于兰根生长和兰菌活动。三是可使植料有机质加快转化,为兰花提供丰富的营养,并防止植料发酵产生的热量和废物危害兰根。四是鲜新的水活性高,含有一定的养料和微量元素,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采用湿法管理,对水质的要求要比干法的要高,新鲜的雨水是较好的浇兰用水,但一则难以收集,二则一些地方空气污染大,雨水有可能被污染,故而现在大都采用自来水,但因自来水中含有氯气,对于湿法养兰而言,长期直接使用,过高的氯含量会影响兰花生长,并且氯气发生化合反应所产生的原子氧是极强的杀菌剂,会抑制兰菌的活性,故最好还是放置12小时左右,待其中氯气大部份逸出后再使用;如采用井水,因井水中钙质含量较高,长期使用极容易在盆面及兰根部形成碳酸钙沉淀层,影响兰花生长,故应加入少量草酸沉淀掉钙离子。对于存储时间过长的水,由于水分子的链聚作用,水的物理活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兰花吸收利用,故应尽量使用鲜活的水。
当然,重水管理不等于没有规律、没有节制地乱浇水。一般而言,应掌握一个原则:天热多浇、天冷少浇,天晴多浇、阴雨天少浇,小盆多浇、大盆少浇,健壮苗多浇、病弱苗少浇,空气干燥多浇、空气湿润少浇。初春至初夏,每天可浇1-2次,以早上日出后、傍晚日落前进行;盛夏至仲秋,可每天浇2-3次,于早、中、晚进行;秋末冬初可2-3天浇1次,于早上日出时或傍晚日落时进行;隆冬时节,因兰花处于休眠期,对水份的需求较少,可一星期左右浇1次,于晴朗的中午进行。浇水时一定要浇透,切忌浇半截水,以防因植料过份干燥造成兰花空根,影响兰花生长。浇水时还要注意防止水溅入叶心,如不慎溅入要用棉纸条及时吸干。浇水后要加强通风、采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