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天任:感动太多,说明这个社会价值观有问题-搜狐文化频道

 eug 2010-08-01
 搜狐文化:你最近一次最为之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俞天任:我的书《有一类战犯叫参谋》被台湾国立中兴大学采用为教材。我找到了那位教授吴政宪,他说他有权力决定使用什么书啊。作为台湾国立中兴大学的历史系,

  能用一个草根的书,而且是大陆出的书,并且是历史方面的,这很难得。

  搜狐文化:说到感动的,最近《唐山大地震》上演,很多人哭个不停.我们就想到一个题目叫“感动”。这个社会感动越来越少,这种感动,只是为赚取观众的眼泪谋取票房的一种手段,其实是“被感动”。比如央视做的感动中国小人物,比如一发水,人民子弟兵就在水里站成人墙,他们给我们的感动,在某种层面上,以扭曲的形式,在为一些部门机构的过失买单。

  俞天任:我觉得“感动是对现实居然超出了自己期望的一种心理反应”。我的感动是真的感动,因为我认为大学不应该使用我的东西做教材,现在居然有了,所以感动。

  搜狐文化:但有的时候,同情的眼泪,是不是也被我们误读成感动了?包括“感动中国小人物”。他们之所以被我们感动,是因为弱者的坚持,一种我们所没有的力量,改变了他们自身。

  俞天任:我觉得这些都没什么,人们对这个社会的指望很现实,也只需要做应该做的。都在完成一个“应该做的”,有什么好感动的?比如官员拒贿,这是应该的,所以清官不值得感动;自卫队的任务之一就是“防灾出动”,有了自然灾害,自卫队冲在最前面是应该的啊;拾金不昧是法律规定的,这也没什么可感动的。

  搜狐文化:最近日本媒体报道中,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很感动的事情?

  俞天任:还真没有,觉得大家都是在做应该做的啊。感动太多,说明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有了问题。

  搜狐文化:说的挺有道理的。仔细想想,那些属于弱者层面的,给予我们的感动,是社会不公造成的,是福利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就的。

  俞天任:对,社会没有做到应该做到的,我觉得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潘幸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