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

 茶香飘万里 2010-08-0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空间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于是园林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就此诞生了。对于园林艺术诞生的具体时间及其演变发展的过程我就不深究了,因为这不是我要阐述的重点。在这里,我要论述的是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一种贵族艺术,与平民百姓没有太大关系,多为统治阶级的奢侈消费品,所以园林艺术与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与世界观息息相关,这也造就了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17世纪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李明对比中国和欧洲的城市和园林后,曾形象的说:中国的城市是方方正正的,而园林则是曲曲折折;法国正好相反,城市街道曲曲折折,而园林则是方方正正。这正是中西园林艺术的一大显著差别。

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体现其权利与震慑力,把皇宫乃至皇城修建为方正的对称式,如长安、故宫、北京城。对称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有一种震慑作用,惟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人是属于自然的,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中,难免会身心疲惫,于是需要精神上的回归,自然山水风景浓缩式园林应运而生。中国的园林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颐和园、苏州园林乃经典中的经典。我是北方人,没有亲身体验过江南园林的秀美,对它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中学的一篇课文《苏州园林》,也从中知道了它“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是一幅画”的特点。

总之,“中国的园林表现了士大夫阶层力图在紧张的官场和令人窒息的道德伦理环境之外找到一个逃遁之处。”

欧洲的园林大致有三大流派:法国式、意大利式和英国式。法国园林以几何形构图,中轴线明显,多在平地展开;而意大利园林则依地形作多层台地;英国园林对天然的草地、树林和池沼略加修整,园林极具艺术品格,又同原野融为一体。

欧洲大陆皇权受教权的影响颇深,某些国家皇权受制,加之启蒙思想、理性主义的影响,“贵族精英们把无力在城市里实现的理想放在自家的花园中实践。此外,纯粹自然的风景对他们来说是与文明相对的野蛮状态”。园林和建筑被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和主从分明的几何网格之中。法国古典园林在勒·诺特尔的设计中得到最辉煌的体现,沃—勒—维贡特府邸、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是其园林设计的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官僚的私家园林大多表现与世无争和退隐自然的情趣,因而这种园林更像是自然的浓缩。而意大利的园林则是真山实水,建筑依山傍水,山坡成了台阶式园林,涌泉从池中流出,树木,草坪被修剪成各种图案,建筑物同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反映出古典注主义的美学原理:层次分明。但是艺术理论家丹纳曾批评意大利园林没有自然,而只是矫揉造作。

英国的园林被称为自然式的,同法国和意大利对亭园的刻意修整和矫揉造作之风相比,英国园林设计的主旨是美化自然,尽量避免人工雕琢的痕迹。英国的园林给人以宁静、淡泊之感。英国园林的另一特点是它的纯净。18世纪前后,中国园林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英国造园艺术大师钱伯斯认为造园不仅是改造自然,还应使其成为高雅的地方,体现深厚的文化和艺术情操,以供人娱乐休息。枫丹白露宫、卡茨沃尔德风景区、勃伦宁庄园、温莎城堡为英国园林代表佳作。

中西方园林艺术各有其特点,并被传承至今,充分体现中西方相异的传统、文化、思想、人文信仰、审美观念、道德情操。艺术没有优劣之分,但我以为中国园林艺术永远是欧洲园林艺术无法企及的,此观点仅为个人偏见,是我作为一个外行和一个中国人的审美态度,莫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