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理求真(7)

 wxy我不说 2010-08-01

脉理求真(7)

时间:2010-07-14 11:59点击:138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七法推寻。
 
浮于皮毛之间轻取而得曰浮,以候腑气。中于肌肉之间略取而得曰中,以候胃气。沉于筋骨之间重取而得曰沉,以候脏气,上于寸前一分取之曰上,以候咽喉中事。下于尺后一分取之曰下,以候少腹腰股胫膝之事。
 
合之左右两手共为七诊,以尽其推寻之力焉。
 
又有九候,曰浮中沉。三部各三,合而为名。每部五十,方合于经。
 
五脏之气各足,则五十动而一息,故候必以五十为准。每手三部各三,共为九候,合之应得四百五十之数,两手共得九百之数。
 
五脏不同,各有本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右寸之肺,浮涩而短。肝在左关,沉而弦长。肾在左尺,沉石而濡。右关属脾,脉象和缓。右尺相火,与心同断。
 
五脏各有平脉,平脉即本脉。知其本脉无乖,而后知病脉之故也。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
 
胃为水谷之海,资生之本也。凡病诊得脉缓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思悠悠,便为胃气。
 
不拘四季,得食则生,不得则死。今人混将时令克应推循过极,殊失胃气之本矣。
 
凡诊病脉,平旦为准。虚静凝神,调息细审。
 
平旦饮食未进,经脉未动,络脉调匀,气血未乱,可诊有过之脉。至于医家亦须先无思虑,以静以虚,调其息气,凝神指下,精细详察,以求病之所归耳。
 
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来四至,平和之则。五至无 ,闰以太息。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病。转迟转冷,转数转热。
 
医以己之呼吸调匀定息。如一呼吸,得脉四至,是即和平之准则也。五至何以无 ,盖以人之气息长短不定,每于三息五息之候,必有一息之长,故曰太息。如医一息而见脉来五至,此非病脉之急,是医气息之长也,故五至不为有 。惟脉一息三至,即为迟慢不及;六至,即为急数太过。若至一至二至,则为转迟转冷;七至八至,则为转数转热;而非寿生之脉矣。
 
迟数既明,浮沉须别。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怒忧,思悲恐惊。
 
天之六气淫人,如风淫则病在末,阴淫则病在寒,明淫则病在暑,雨淫则病在湿,晦淫则病在燥,阳淫则病在火,是外因也。人之七情伤人,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悲伤心,是内因也。
 
浮表沉里,迟寒数热。沉数里热,浮数表热。浮迟表寒,沉迟冷结。
 
此提浮沉迟数四脉之纲,以分在表在里寒热各见之症也。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有力为洪,来盛去悠。无力为芤,有边无中。迟大为虚,仔细推求。虚极则散,涣漫不收。浮小为濡,如绵浮水。濡甚则微,若有若无。更有革脉,芤弦合看。共是七脉,皆于浮候。
 
此以浮脉提纲,而取洪芤虚散濡微革七脉之兼乎浮者统汇于下也。浮脉应于肉分肌表,故轻手取之即见,正如木漂水面之意。洪脉来极盛大,按之有力,去则稍衰,正如波涛汹涌,来盛而去则悠耳。芤则浮沉易见,而中豁然空虚,故有着葱之喻,亦非中候绝无,但比之浮沉二候,则觉无力。虚则虽浮且大,而按之无力,且更迟缓。散则虚浮无力,按之则无,正如杨花飘散,比于虚脉则甚。濡则浮小而软,如绵浮水。微则浮取欲绝不绝,若有若无,较之濡脉软小更极。革则浮多沉少,外急内虚,正仲景所谓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其名曰革之意。
 
沉脉法地,如石在水。沉极则伏,推筋至骨。有力为牢,大而弦长。牢甚则实, 而强。无力为弱,状如细绵。细极为细,如蛛丝然。共是五脉,皆于沉看。
 
此以沉脉提纲,而取伏牢实弱细五脉之兼乎沉者汇于下也。沉脉应于筋骨,故必重按乃得,正如石之坠于水里之意。伏则沉之至极,故必推之筋骨始见。牢则沉大弦长,按之有力,不似革脉浮取强直,而中则空。实则三部皆坚,而力更甚于牢。弱则沉极细软,却极分明。细则沉细直软更甚于弱,故比状如蛛丝。
 
迟脉属阴,一息三至。有力为缓,少 于迟。往来和匀,春柳相似。迟细为涩,往来极滞。迟有一止,其名曰结。迟止有常,应作代看。共是四脉,皆于迟测。
 
此以迟脉提纲,而取缓涩结代四脉之兼乎迟者统汇于下也。迟为往来迟慢,故一息而见三至。缓则往来和匀,软若春柳,即是胃气之脉。涩则迟滞不利,状如轻刀刮竹。代则迟而中止,不能自还,但止有定数,而不愆期。
 
数脉属阳,一息六至。往来流利,滑脉可识。有力为紧,切绳极似。数时一止,其名为促。数如豆粒。
 
动脉无惑。共为四脉,皆于数得。
 
此以数脉提纲,而取滑紧促动四脉之兼乎数者统汇于下也。数则往来急数,故一息而见脉有六至。滑则往来无滞,有如珠之走盘。紧则紧急有力,状如弦紧弹手,故有切绳之喻。数时一止为促,状如疾行而蹶。数而两头俱俯,中间高起,有似豆粒厥厥动摇。是谓之动。
 
别脉有三,长短与弦。不及本位,短脉可原。过于本位,长脉绵绵。长而端直,状似弓弦。
 
此长短与弦三脉,非浮沉迟数可括,故别列于此。短者,上不通于鱼际,下不通于尺泽,有短缩不伸之意。
 
长者,通尺泽鱼际,上下皆引,有迢迢过于本位之情。若弦则劲直不挠,有似弓弦,不似紧脉弦急弹人。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脉有相兼,还须细订。
 
有一脉之形象,必有一脉所主之病。有兼见之脉象,即有兼见之症,可细就其兼见之脉。以例其症耳。
 
浮脉主表,腑病所居。有力为风,无力血虚。浮迟表冷,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濡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
 
浮虽属阳,主表主腑,但浮而见洪数弦滑有力之脉,固属主热主火主痰主风;若浮而见迟缓芤虚微涩与散无力之脉,又为主虚主湿主冷主暑主危之象矣。故脉当视所兼以为辨别。下文仿此。
 
沉脉主里,为寒为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虚湿。沉弦饮痛,沉滑食滞。沉伏吐利,阴毒积聚。
 
沉虽属阴属里,然沉而见迟紧牢缓细弱诸脉,方谓属虚属寒属积属聚;若沉而见实数诸脉,则沉更不谓属阴,又当自阴以制其火以除其热也。
 
迟脉主脏,阴冷相干。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迟虽属阴,仍当以有力无力分其寒实寒虚。盖寒实则为滞为痛,而寒虚则止见其空虚也。
 
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实热,无力虚疮。
 
数虽属阳,仍当以有力无力分其热实热虚。盖热实则必为狂为燥,而热虚则止见其虚疮耳。
 
滑司痰饮,右关主食。尺为蓄血,寸必吐逆。涩脉少血,亦主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可测。
 
滑司痰饮,而亦有主食主血主吐之分。涩本血少,而亦有寒涩湿涩之别。但血枯则上必见反胃,而下必见肠结;肠结胃反,则水液自尔不行,而有上逆为汗之势矣。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浮长风痫,沉短痞塞。
 
长为肝经平脉,故未病脉长,是为气治。短即肺之平脉,若非右寸及于秋见,则必有气损之病矣。至长独于浮见,则为风火相搏而痫以生;短以沉见,则为虚寒相合而痞以成。
 
细则气衰,大则病进。涩小阴虚,弱小阳竭。
 
脉以和平为贵。凡脉细如蛛丝之状,其气自属衰弱;大而满溢应指有力,是为病势方张。至于三部皆小,较细显极而脉涩不快,是为精血虚损。既小而脉不大,又脉痿弱不起,是为阳气衰弱。皆当分别审视。
 
洪为热极,其伤在阴。微为气衰,其损在阳。浮洪表实,沉洪里实。阳微恶寒,阴微发热。
 
洪为热极,其伤在阴,但须分其表里。微为气衰,其损在阳,亦须分其阳分阴分,以别恶寒发热之治也。
 
紧主寒痛,有表有里。缓主平和,兼见须虑。缓滑痰湿,缓大风虚。缓涩血伤,缓细湿痹。
 
------分隔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