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破的回忆——阿尔罕布拉宫断想

 灯下听雨 2010-08-01

残破的回忆(随笔)
——阿尔罕布拉宫断想

夜,静寂无声。墙壁白得无懈可击,水晶吊灯泻出乳白色、柔柔的光芒,照得我心里发蓝。对面墙壁上的那幅抽象派油画已经积满灰尘。画面上,一位夸张变形了的白胡子老人,张着空洞无物干瘪的嘴巴,神秘而骇人地笑着。头顶上,一轮残月孤独地挂在天穹,月光清凉如水!
 
泡了一杯茉莉花茶,点上一支烟,拧开音响,我选择了一首古典吉他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是一支特别适合夜间聆听的古典吉他曲。它是西班牙吉他大师弗朗西斯科·塔雷嘉1896年的作品,在古典吉他独奏曲中独树一帜,有“名曲中的名曲”之美誉。全曲用轮指弹法演奏,轮指作为吉他演奏技法中之珠玉,尤其擅长表现婉转忧伤的意境。音响上的光波和音波指示灯交替闪烁着,独特的轮指弹法,密密匝匝地从演奏者指尖倾泻出来,如一泓清流越过乱石草丛,丘陵山岗,沁入我郁闷复杂、干涸发白的心田。冰河开始解冻,禾苗得到滋润,鸟儿在亮喉啁瞅,阿尔罕布拉宫也缓缓洞开了它那神秘厚重的宫门……
 
乐曲伊始,带着些许忧思,伤感的轮指组成了力度强劲的古典粗线条,配合低音沉郁的伴奏勾勒出了阿尔罕布拉宫如今的宫殿。主色调灰暗且不明确,它在远处引领人们向前走去。走在陌生而熟悉的格拉那达城内,头顶的蓝天远旷且湛蓝,放眼皆是风情万种的绿树。往下,曲调渐渐明朗,时时向高音部分靠拢,婉婉道出了宫殿昔日的辉煌,这让人们似乎难以分辨究竟是走在如今的阿尔罕布拉宫还是漫步在过去的历史中。眼前的宫殿像底片着色,正在恢复它本来的色彩。
 
一缕青烟从食指和中指间袅袅升起。续上一支烟,啜着香茶,静静地听着这天籁般的音乐,我喜欢沉醉于这种梦幻般的意境。闭着眼,深深的吸口烟,将烟雾无一遗漏地压入肺底,然后将经过五脏六腑过滤后稀薄的烟雾从鼻孔里款款喷出,如在大海中喷着水雾嬉戏遨游的两尾大白鲸。经过尼古丁刺激后的身体渐渐亢奋起来,我的双眼散发出一种恍惚迷离、旷然若梦的光芒!
 
轮指弹奏在继续,音乐渐入高潮。壮丽的宫殿,豪华的摆设,斑驳的浮雕,巨型的银制吊灯,细致多变的线条,阿拉伯美学里特有的藤蔓及几何学花纹……这是回忆中的阿尔罕布拉宫,静谧的,款款的,却在讲述着一个不平静的故事。那时西班牙的伊斯兰国家已经走向没落,形势十分严峻,而西班牙的天主教却盛行一时,大有统一整个西班牙之势。当西班牙军队兵刃相加的时候,格拉那达国王赫马尔王命令内务大臣为全权代表前往西班牙军队求和,最终以主战的亲王首级和每年五百万两的必须进贡换来了战争的终结。
 
这样,格拉那达王国的君臣为了维持安逸的宫廷享乐,苟且偷生,屈辱求存。而阿尔罕布拉宫也正是他们面临这无可挽回的没落去寻求生活的奢华的体现。这座位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内华达山脚下风华绝伦的阿尔罕布拉宫,镂刻着格拉那达无尽的阿拉伯情怀。它不仅是最古老的中世纪王宫,也隐含着悲壮而精致的摩尔文化。这座宫殿建得既绚丽,精美,又奢靡,给人一种在无可奈何的哀愁中寻找欢乐的忧郁感。阿尔罕布拉宫的美丽与奢靡并不是它的错,是统治者赋予它这种非凡的意义。它即完美地体现出了当时艺术发展到顶峰时的状态,更将人的欲望与自私暴露无遗。
 
曲子渐终,我仿佛也已走到了阿尔罕布拉宫殿门口。高低音开始错落,交织谱写着现实与历史。回忆,需要血与泪的凝固,沙与尘的积淀,烟与火的熏染。低音越发浑厚,渐低,更低,再低,最后变作单音。宫殿大门在身后渐渐合上,门缝中只显现着看门人苍老的面孔,渐渐消失……最后一记和弦嘎然扫过。是什么?门口那黑色的墓碑吗?也许吧。只是不知里面睡着何人?是辅佐国王的大臣?还是国王的嫔妃?亦或是国王自己?----这是一个永远的谜!
 
遥远的回忆,残破的回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即使再高傲的人,一旦面对这座恢宏壮丽的宫殿,神情也必定会变得庄重、肃穆。然而,格拉那达王国和那个朝代都已经灰飞烟灭,成为散发着类似于紫檀木香和磐石般沉重的历史,只留给了后人无穷的回忆,只留下了这曲近代吉他大师弗朗西斯科·塔雷嘉耗尽心血创作的,用轮指弹法酣畅淋漓表现出来的、神秘且震撼人心的《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水晶吊灯泻出的银色的、柔柔的光芒,照得我心里发蓝。对面墙壁上那位夸张变形了的白胡子老人,张着空洞无物干瘪的嘴巴,咧咧地发出神秘而骇人的笑。头顶上,一轮残月孤独的挂在天穹,月光清凉如水,凄清似梦!烟尽茶凉,两滴苍凉的泪滚出我的眼眶。

七里香/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