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苏、鲁、浙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比较

 读书破卷 2010-08-02

粤、苏、鲁、浙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比较

2010-04-27 18:00:36  来源: 浏览次数:0   
导读: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装备需求急剧萎缩,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装备需求急剧萎缩,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009年2月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11号),3月17日正式印发。其后,各省市纷纷颁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一、各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比较

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实施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按有关国家和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3.6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96万亿美元;同期美国为1.98万亿美元;日本为1.50万亿美元;德国为1.12万亿美元。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达28%,发电设备产量1.3亿千瓦,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12.3万台,均居世界第一。目前,全球50%以上的重化工业投资集中在我国。全球金融危机加快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广东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装备制造业也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表1 2008年主要国家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比较
                      单位:万亿美元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装备制造业总产值
1.96
1.98
1.5
1.12

  2008年,广东装备制造业七大类实现工业增加值6807.3亿元,剔除属消费类的轻工业部分实现工业增加值4403.4亿元,占全省工业的31.2%,约占全国总量的1/6,总量多年居全国第一位,广东已成为全国装备制造业大省。主要表现在:一是广东省重点扶持的20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国内前十名,八成五处于行业前三位;有的已进入全球同行前十位,与全球行业巨头同台竞技。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省装备制造业已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拥有中国世界名牌3个、中国名牌15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三是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佛山为核心的珠三角装备制造业产业群。四是装备制造业对经济的带动提升作用明显增强,广东装备制造业占GDP比重为14.2%,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6%,拉动工业增长11.4百分点。但在此前国务院确定重点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全省仅在新型纺织机械、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等少数几个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而其他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基本处于相对弱势或空白状态,其中大型装备领域的起重设备、输送机械和金属轧制设备的产量仅占全国的0.6%、2.1%和1.1%,排在全国第15位、第13位和第12位。
  2008年,江苏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3771.4亿元,占全省工业的37.8%,占全国的1/4,居全国首位。实现利税总额1936.4亿元,利润1348.4亿元,出口交货值9536.6亿元。
  目前山东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有6803家,总资产达4157亿元,从业人员145万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全国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速。2008年实现增加值4356.8亿元,增长18.9%,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5.0%提升到26.1%,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1.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00亿元、利税816亿元,实现利润916.8亿元,增长28.4%。完成出口交货值(含汽车)9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实现利润均仅次于江苏省,居全国第二位。农机行业跃居全国第一位,农用运输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动植保机械、工程机械、石油机械等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金切机床居全国第二位。全行业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4家,行业技术研发中心5家;中国名牌产品37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2009年1-4月,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05.8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5%,而一季度时该项数据仅增长6.5%。
  2008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以加工组装为重心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788.8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38.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4.5%,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设备(21.8%)、金属制品(13.3%)和电气机械(11.9%)生产增幅接近或超过12%;仪器仪表(9.3%)、通用设备(8.2%)、通信设备(4.9%)和专用设备(3.2%)四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低。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267.8亿元,同比下降20.9%,降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3.3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利润降幅缩小12.8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利润总额分别为61.5、72.6和11.7亿元,分别下降4.0%、4.9%和9.7%,降幅在10%以内;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分别盈利24.2、59.5和20.8亿元,分别下降11.7%、24.2%和24.5%,降幅在10%以上;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半年盈利17.5亿元,下降66.2%,降幅较大。
                 表2 2008年各地装备制造业发展比较
 
广东
山东
浙江
增加值
6807.3
4356.8
2788.8
同比增长%
/
18.9
11.3
占全省工业%
31.2
/
/
占全国%
16.7
13
/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
/
26.1
34.5
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
62.6
/
38.1
占全省GDP的比重
14.2
51.8
/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60
/

二、各地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比较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之一,装备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严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全省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根据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11号),2009年9月10日,制定出台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3)》(粤府〔2009〕97号)。把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六大重要产业之一。推动全省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信息化、国产化、集聚化发展。重点在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输变电重大装备、数控机床及系统、海洋工程设备、通信及电子设备6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实现广东装备制造业从“制造”向“创造”、从“装备大省”向“装备强省”转变。江苏、山东、浙江也发布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附表1 粤、苏、鲁、浙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比较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发展思路
 
以重大技术装备本地化为首要任务,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业,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层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培育重点企业为抓手,打造一批航母型龙头装备制造企业;以省市共建为依托,打造一批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以推动装备自主化为重点,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广东装备制造业从“制造”走向“创造”。
突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以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攻高端制造环节,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成套装备、高新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基础件,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强省。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振兴为主线,技术进步为动力,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变、重大装备自主化为目标,突出壮大支柱产业,做精做强骨干企业,培育扶持知名品牌,培植一批产业基地,提升行业的竞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需要;基础件制造水平得到提高,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关键自动化测控部件填补国内空白。
以提高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发展,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主要目标
 
到2013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附加值达到14500亿元,年均增长15%,保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2至3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实现广东装备制造业从“制造”向“创造”、从“装备大省”向“装备强省”转变。培育形成20家国家级和5家世界领先的创新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形成2—3家销售收入超过千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对发展快、市场潜力好的100家“培育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培育出一批参与国际分工的“专、精、特”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
促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小型向大型转变,轻型向重型转变,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普通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附加值由低向高转变,设备制造向总集成转变。打造4大重点产业链,形成4大产业集群,建设15个特色装备产业基地,争创5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00个中国名牌产品。2009—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7500亿元、32200亿元、38000亿元,年均增长17%左右,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5家超300亿元、30家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大批专、精、特的中小型企业。
到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00亿元,年均增长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0亿元,年均增长20%。新建2-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以上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完成出口创汇18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占全国比重达到15%左右,成为重要的出口基地。培育形成1户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3户100-300亿元、10户50-100亿元、100户1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培育内燃机等10大民族品牌。建设潍坊内燃机等10个基地。
到2010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占全省工业的35%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形成100个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培育100家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及较强成套能力的工程公司,培育10个左右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领域
 
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机床产业、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航空产业、轨道交通、特色专用设备、模具制造业十大行业领域。
工程机械、新型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数控机床、环保设备、农业机械自动化装备大型关键铸锻件、加工辅具及关键零部件专用装备九个重点领域。
机床工具,工程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纺织机械,电工电器,内燃机,轻工机械,化工机械,大型、重型成套装备基础部件及其他重点机械十大领域。
新型纺织机械、轻工塑料机械、汽车关键零部件、船舶制造、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电气机械;高效节能、新能源关键设备、环保设备、核电、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设备及关键部件。
*资料来源:金德水,浙江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思路,《政策暸望》2008年第5期。

          (广东社会科学信息中心“区域发展比较评估”课题组,执笔:易雪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