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议考核企业的质量指标

 沧桑之珠 2010-08-04

小议考核企业的质量指标

广西柳州机械厂   

高景富

 

在改革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视产品市场的动向,以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取信于用户,保住市场占有率,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一环。为此,各企业内部都建立了产品质量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以此来监督检查产品质量,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对企业的考核中也注重了质量指标的考核。如区机械厅“桂机[88]118号”文就规定对企业考核的质量指标是:1、成品抽查合格率;2、成品一等品率;3、优等品产值率;4、优质品产值率。从这一组指标的构成看,包含了质量指标的两大部分,即既包含了产品质量水平的指标,也包含了产品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这是合理的、全面的。它既可反映出产品质量的优劣,也可反映出企业生产管理的工作质量。

但是,近年来,一些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质量考核却出现了单一指标考核的偏向,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这种考核方法是不够全面的,它无法反映企业产品生产的全面质量水平。因为:

一、从指标的内涵构成看,易造成指标值大起大落。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公式如下所列: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 稳定、提高的质量指标项数÷确定检查的质量指标项数×100%。一般来说,企业确定检查的质量指标项目为主要件项抽查合格率、成品装配一次合格率、成品抽查合格率。由于确定检查的项目数少,其中只要有一项发生变化,就会使计算出来的数值产生大起大落的趋势。由于一个企业的产品种类有限,即使乘上产品的种类系数,也难保证其稳定性,从而难以达到规定的指标值。此指标只适用考核综合管理部门,因其所管产品种类系数大,可起到抑制指标值起落变化幅度的作用。

二、从可比性看,无法反映全年的质量状况。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每月根据实际抽查项目情况统计一次,反应的只是每月的时点数,与上年同期对比只是时点指标的对比,而不是时期数对比,因此不能代表全年的产品质量状况。

三、从指标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看,达不到指标涵义的内在统一。由于对公式分子中稳定、提高(或降低)没有一个允差的范围,只要抽查项目对比稍有变动就算提高或降低。而抽查的单项指标却有一个允差范围。因此,两者之间无法达到内在的统一,如单纯以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考核,那就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实际上,质量抽查合格率既不能老停留在一个数点上,也不可能无限量的上升。因此,对提高或降低的涵义应付予一个允差的范围。

四、从利益观点看,由于该指标不能真正反映产品质量水平,又被作为对企业经济的考核指标时,一些企业为了不影响经济效益,就会引发弄虚作假的念头。

综上所述,对企业的质量考核指标确不宜采用单一指标考核的办法,而是应在其内涵和取值范围上加以完善,再配以其他质量指标一起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综合考核。这样,才又能既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又反映企业生产管理的工作质量,从而达到调动企业积极性,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目的。

 

 

 

1990.08.08

 

该文原标题为《就当前企业所采取的质量考核指标的一些看法》,《广西统计》1991年第二期刊登时改为现标题。1995年中央编译出版社收入所出版的大型从书《中国经济文库》,1995年厂科协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