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握留守儿童心理,提高学校德育质量

 巴蜀中人 2010-08-04

把握留守儿童心理,提高学校德育质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业科技水平不断革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面积地向工业化城市流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们农村地区,夫妻双双离开故土,流入城市,加入到“打工族”行列,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将孩子留给农村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有未有的境遇,产生的任性霸道,依赖娇气,观念陈旧等心理问题日渐突显。为此,也有称“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之说。拯救这一群体,促使其五育并举,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命运。因此,把握留守儿童心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话题,也是提高学校德育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呵护与管教,久而久之,心理问题出现了。比如:“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消极情绪;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作业缺乏家庭的辅导(农村的爷爷奶奶根本无能力辅导孩子的作业),导致学习困难重重;没有父母的直接管教,在隔代监护人(婆婆、爷爷等)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产生了严重的厌学、逃学情绪,整天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养成了夜不归宿、抽烟喝酒的恶习,甚而因交友不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悔恨终身……我校地处偏远乡村,距县城较远,与邻县相接,每期均有3040%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敌对情绪比较严重

我们分班级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50%的“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5%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20%向父母诉苦,还有15%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而且紧张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5%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8.4%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5.1%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极端情绪比较明显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我校的调查结果是,76.5%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23.5%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

4、对待学习的心态比较消极

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中有73%的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16%的是由亲朋好友监护,有3%的是由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还有8%的是寄宿场镇留守儿童之家。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5%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不健康或极端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十分复杂,大体而言:一是他们自身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二是隔代监护人在监管方式方法上的问题;三是学校、社会在管教制度方面的缺失。具体来说,主要原因如下:

1、农村“留守儿童 ”认知发展不成熟

农村“留守儿童”都是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身认知能力发展不成熟,知识经验缺乏,很大程度上不能辩是非、知荣辱、识真伪,再加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落后,导致他们对父母、他人、社会产生错误甚至偏激的认知。他们无法体量父母离家的难处,只是单凭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判断行事,完全不顾忌他人的看法和社会规范。

2、家长角色缺位与管教缺失

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通过期望子女的学习成就感,通过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许多良好的人格。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3、隔代监护人素质低下,方式欠妥

隔代监护人素质低下,难以有效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的需要。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隔代教育和委托教育。隔代监护人存在和儿童文化、生活方式的差距,不可能用先进的理念来对其进行教育。往往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包庇袒护,取代了应该的、应有的、必要的批评教育,错过了宝贵的品行矫正期,让留守儿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小错不断,最终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4、农村学校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农村,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很多方面都跟不上城镇,在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还保留着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可能从根本上以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不可能全面的考虑到儿童的发展心理,难以为儿童提供满意的教育方式,对他们进行科学引导。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发展。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低下。

5、社会不良风气与偏见的影响

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教育出现断层,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了严重的错误观念、问题行为。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品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质量

(一)、呼吁社会,共同关注

随时与社会各届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听取、汇报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情况,引起各方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视。一是联系党委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农业产业化,通过招商引资,举办村办、乡办企业,解决剩余劳动力外流问题,让儿童不再留守;二是联系村(居)委会,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监护人的监护和教育能力,对种种可能影响儿童成长的不良现象进行监控,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是联系公安、工商等部门,扫黄打恶,消除各种隐患。

(二)、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加强教师培训,要求教师要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一是要正确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讽剌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二是要善于等待。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水到渠成,不令而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

2、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记载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法等。班主任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感染。如针对中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可利用出板报、办校刊、开展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表演等多种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

三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教育课,针对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根据学生行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课堂是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践中去。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四是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也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3、举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培训家长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工作能力,让留守儿童在家、在校一个样,能够得到温馨的告诫,诚恳的提示和精心的呵护。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农村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学校的影响是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资源应相互整合、相互协力,构筑起以学校为中心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立体化网络教育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