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骚客诗词咏夏来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昵称2594772 2010-08-07
【原创】 骚客诗词咏夏来

骚客诗词咏夏来

 

 

夏天的到来,自然让文人墨客们的敏感。他们是最感性的一批人物,对季节的每一点变化,都能够从细微的细节中,捕捉到拨动心弦的东西。

春夏之交,本来就不太好区别,像我们冀中平原,一般春天很短,或者很迅速,几乎没有明显过渡就直接进入夏天。但是,诗人可不是这样,诗人们如嗅觉灵敏的动物,对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春与夏的一丁点分别,就活生生表现出来,让你佩服得了不得。

白居易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甚至怀疑,老先生是不是有些神经质?夏日就是夏日,何必非要寻春?白居易先生就是一个怀旧的人。那是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江西庐山。孟夏月,如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自然,山下炎热始,山上冷意故;山下春已走,山上春才来。到得大林寺,白居易先生眼前一亮,面对盛开桃花,以为春还在,遂款款吟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不愧为大诗人,将春拟人为躲到山中藏猫猫了,找啊找,原来在山寺中藏起来,好不容易才相会,老白喜出望外,陶醉其中不能自拔。而贾弇有不同意见。老贾说:身边景色真不错,何必到山中?初夏景致多美好,何必寻春?你看,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生动的田园景色不必劳神,到处能看到。近景如慈竹,远景如蜃气,耳边有蛙声,一副小品,声色俱佳,闭上眼也会看到形象生动有声有色的江南初夏风光。当然,杨万里也说:视角决定美的存在。关键是如何发现。不信,一个小池塘也会让人迷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构思巧妙,笔法细腻,生动传神的诗情画意,一个不见经传的小池塘也足以反映夏日风光。

 

谁知南宋赵师秀正烦着呢。你听,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嗨!最盼风雨故人来。谁知梅雨霏霏,约的朋友来不了,百无聊赖,只好一人玩弄着棋子,看着窗外的梅雨,听着池塘鼓噪的蛙声,发霉的思绪隐藏在烦躁中。曾几对孤独发闷的人看不起。他得意的说: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你看到的是家家雨,我看到的是日日晴。走出去心境迥异,到处风景,有声有色,闷在家中干啥?人家大理学家朱熹老先生才是达人。在旅舟中,一夜雨后,晨曦初露,卷起孤蓬,摇头晃脑吟哦着: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情逸致。这心态,只有远离烦嚣的人才能有。

人家范成大先生最是贴近百姓,关心百姓疾苦。初夏百姓的生产生活如何?老先生走到田间地头,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忍不住沉吟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没有闲人,也不敢有闲人。百姓从早忙到晚,就连儿童也学着做浇水种田的游戏,形象生动、语言朴实的田家生活。农民辛苦的景象历历在目。不过,陶渊明老先生说了,你们不亲自实践,亲自下地干活,怎知百姓苦?怎知农民难?我才最有发言权。辞官后俺亲自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人民苦啊。一天,老陶锄禾田间,汗滴禾下土。腰酸背痛,好不容易直起腰来,擦把汗,望着炎炎烈日,信口吟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苦点不要紧,但愿天公作美,风调雨顺,能取得好收成。这样的作品太少了,有的是田园小景却与百姓关系不大。

袁枚同情劳动人民,但他不如老陶那样有着深深的感触。袁大才人反映生活有余,却深刻不足。一天他到农村去,看到牧童捕蝉。便张口吟道: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特写镜头,惟妙惟肖。老杜杜甫最是百姓贴心人。难得写一首闲适恬静的诗歌。那年,老杜居住江村,摇着蒲扇在河边,看着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家中老妻稚子,心中慰藉不少,随口吟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为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奢靡的杭州吸引着众多骚客前往。西湖当然不能不去。于是这里成为竞显才气的场地。大才子苏轼一曲初晴后雨名噪一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杨万里也不甘示弱: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的西湖,一忽儿山色空濛,一忽儿淡妆浓抹,让文人炒作,什么地方也会成为胜地。

夏天转眼过去了,今天就是立秋。身在南疆的王夫之,在先秋一日作了一首诗:西峰半影逼天青,闪闪斜阳紫焰明。水末一丝云影渡,稻畦千绿水痕平。麟州梦觉余香雪,鹤发身轻忆凤笙。菡萏梧桐双在眼,他时摇落不须惊。夏末秋初,天高气爽,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自然风光令人陶醉,秀丽山水让人寄情。

小池残夏退,高树早凉归。夏日走了,夏之恋恋出了火热,而盛夏也结出硕果。让我们期待秋的到来。

 

 

系统分类: 文化  个人分类: 野渡读书  本文标签:读书野渡无人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