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过量出汗可能是气虚

 林中雨露 2010-08-08

        夏季出汗,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正常机制,但动辄出汗则是不健康的表现。
例如有的朋友即使轻微走动也大汗不止,汗珠滚滚而下,常常让人感到狼狈和不方便。还有的中老年朋友出汗以后常常伴有头晕、气短、食欲不振、困顿疲惫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状态。

  中医认为,动辄出汗多为气虚,汗孔开合失职、统摄无权所致。“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汗多最易伤津耗气,尤其对于身体较虚弱或平时缺少体育锻炼的人来说,过多出汗很容易降低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导致着凉感冒,进而引发关节、肠胃不适等。

  要调理气虚引起的多汗应以补脾益气为主。可选服补中益气丸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也可采用黄芪泡水喝,每天10克黄芪,象喝茶一样加水浸泡后,随便喝就可以。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尝试以下补气药膳:

  党参乌鸡汤

  原料:干党参10克,母乌鸡半只,干山药10克,沙参10克,干香菇3枚,大枣2枚,生姜少许。

  制作方法:乌鸡先在沸水中焯去血沫,与上述其他原料文火炖2小时即可。每周食用1~2次。

  这道药膳可以补气固表,同时补中和胃,对于气虚者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对于产后虚胖多汗的妇女以及体弱的老人尤其适用。


自汗气阴两虚的治疗?

 

“自汗”,主要见于气虚证,此外,还可见于气虚感冒症、气虚发热症、心气虚症、脾气虚症、肺气虚症、肾气虚症等症候,偏见于阴虚症。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

2)注意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注意饮食调理,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盗汗者宜吃鱼、甲鱼、乌龟、蛤士蟆、猪肝、白木耳、菠菜、白菜等。

4)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盗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尽量少饮或不饮酒。

5)节制房事。

6)多饮水,保持体内的正常液体量。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生脉饮口服液,每次服10毫升(1支),每日3次。用于自汗。

2)补中益气丸,每次服6克,每日3次。用于自汗。

3)六味地黄丸,每次服8粒(6克),每日3次。用于盗汗。

4)大补阴丸,每次服9克,每日3次。用于盗汗。

2.验方自疗法

1)生晒参6克,泡水代茶,徐徐饮之。用于自汗。

2)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五味子10克,用水煎服,每日2 次。用于自汗。
3)西洋参6克,泡水代茶,徐徐饮之。用于盗汗。

4)浮小麦30克,炒熟,用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盗汗。

3.饮食自疗法

1)羊肉50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姜枣煨汤,熟后吃肉喝汤,每日1剂。用于自汗。

2)瘦猪肉50克、浮小麦30克、黑豆30克。瘦猪肉洗净切块,加入浮小麦与黑豆煮熟,吃肉和豆、喝汤,每日1剂。用于自汗。

3)粳米50克、白木耳15克、冰糖10克,共同煮粥吃,每日1次。用于盗汗。

4)红枣50克(去核)、浮小麦30克,煎汤,吃枣喝汤,每日一剂。用于盗汗。

5)大蒜1头、瓜蒌1个,先将大蒜捣烂,再与瓜蒌同煎,每日12次。本方可治疗阴虚盗汗,滋阴清虚热。

4.外治自疗法

1)每日早晚用拇指用力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直下四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510分钟。用于自汗。

2)郁金30克、五倍子9克,研成细末。取10克细末,用适量蜂蜜调成两块药饼,置于两乳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用于自汗。

3)取等量五倍子、煅龙骨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1次。用于盗汗。

4)黄柏10克,研成细末,用冷开水调成两块药饼,置于两乳头上,外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用于盗汗。

5.其他自疗法

每天打太极拳12次。

避免误诊

自汗与盗汗仅仅是一种外在表现的症状,它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结核病、风湿病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所以在治疗汗证的同时,更要注意治疗原发病灶。自汗除已见于虚证外,尚可见于湿热内蒸、津液外泄者,并可伴见发热口渴、脘腹胀闷、纳谷不馨、大小便欠利、舌苔黄腻等。此时宜清热利湿为主,不可进补,以免闭门留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