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与汽车抢道的现象十分普遍。       杲文川摄

 

(选自网络)

 

 

 

 

越南散记·四个“苗条”

 

 

 

 

杲文川

 

 

       8月1日下午15时30分,我们中国社科院合唱团一行22人(包括家属、旅行社全陪)从首都机场起飞,18点20分飞抵河内,20点30分再次起飞,快23点时,到达南越的最大城市胡志明市;8月3日下午,我们再次飞到柬埔寨暹粒市;8月5日21点25分,我们飞到河内。这次参观学习,见闻收获颇多,待我抽时间娓娓道来。

越南的四个"苗条"

   

国土苗条

       越南国土面积331688平方公里,它的面积与马来西亚、芬兰、波兰、德国、意大利、科特迪瓦、刚果等国的面积相接近。

       亚洲的越南与南美洲的智利一样,都是狭长的国度。智利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越南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为50公里。越南地势西高东低,境内3/4为山地、丘陵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

       北京市长安街延长线东起通州运河广场,西至门头沟,全长约50公里,因此可称为“百里长街”。那么,越南的最窄处就相当于从通州运河广场到门头沟,作为国家,是不是够苗条的呀?

         不是“高速公路”,而是越南人自称的“高树公路”。   杲文川摄

       与北京市、上海市一样的堵车。                杲文川摄

       摩托车不但是交通工具,还是运输工具。   杲文川摄

公路苗条

       我们夜晚去下龙湾时,车不多,路上还算好走。回河内时是下午,公路上大巴车、小轿车、面包车、货车、摩托车来来往往,这条最为繁忙的公路却不是高速公路,导游称这是最好的一级公路,其实按照国际标准,一级公路必须是半封闭、双向六车道、上下分行、时速能达到80公里的。而这条公路大多要穿行城镇街道,车需蛇行,见缝插针,躲避过往行人,时速五六十公里,能否算是二级公路,都不好说。

       在胡志明市,有三大景观,一是高树公路;二是蜘蛛网电线;三是摩托车多。大多数马路都很窄小,路边的电线都裸露在街上,密密麻麻的,十分显眼。有一条叫“阮氏明开路”的马路有近20米宽,越南人自称是胡志明市最长最宽最漂亮的马路,乍一听是“高速公路”,其实不是,是这条路上栽种了三四十米的高大笔直的大树,所以是叫“高树公路”。每天,大量的摩托车轰鸣而过,我常常因摩托车的没完没了而过不去马路。堵车时,汽车都被摩托车包围着。胡志明市的导游估算该市有100多万辆摩托车,多得触目惊心,多得满街污染,多得实在闹心!

       在胡志明市边上,新修了一条较宽的公路,本来分为快慢车道,摩托车不许进入汽车道,可那些摩托们,谁也不管不顾,都挤到汽车道上,汽车反倒要提防不要撞上疯狂的摩托车“敢死队员”们。交通规则规定,摩托车只许带1个人,但是,我们见到3人1车、4人1车的比比皆是,最高记录的1车7人,3个大人夹着抱着4个小孩儿,真是乖乖隆地咚,要是一出车祸就是一大串!

       越南是个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家,与法国人作战,与日本人作战,与法国和殖民地外籍军团作战,与美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越等国军队作战,与民主柬埔寨作战,与中国作战,越南近百年了尽打仗了,没有时间建设公路,国内交通情况存在设施落后,资金不足,欠账太多,因而,公路狭窄,堵车严重,容易出车祸。导游说,我们现在也开始修建立交桥,正在向中国学习。

       越南公路总长13万多公里(其中1.4万公里国道,1.5万公里省道,其余是连接各县乡的公路)。柏油路、水泥路约占10%,汽车总数7万辆,货车8.8万辆,客车6.1万辆。2005年客运量10.94亿人,货运量2.12亿吨。以中国山东省做个对比,山东省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不到越南面积的一半;山东总人口9417.23万,比越南多600多万人口。到2009年底,山东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2.7万公里,其中国道7519公里,省道1657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144.3公里;高速公路4283公里,一级公路7551公里,二级公路23925公里,全部消灭了等外路。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一条高速公路的贯通,常常带动起一条经济发展带。高速公路被形象地称为“经济走廊”,沿线一个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园星罗棋布。越南政府根据本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国家近期和远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制订了2001至2010年交通运输发展计划。越南将投资约169亿美元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改造和维护,力争改变目前的苗条现状。

        这是河内的街巷,电线与胡志明市一样杂乱。      杲文川摄

       一层大多为底商。                 杲文川摄

 

房子苗条

       整个河内远远望去,就没有多少栋高大的楼房。每户家庭只批3至4米宽的住房。有钱了就往高了盖,有的能加高到七八层。所以每家每户的住宅都是细高细高的,各家的设计式样、颜色、建筑材料都不相同,走在街上一看,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地方杂乱无章,有的地方先盖了瘦瘦的一细条,显得孤零零的。外国人不习惯,就出高价连买几个门牌,使楼房能够宽一点。

       这是居民住宅的后身,显得有些杂乱。      杲文川摄

美女苗条

       年轻的越南姑娘服饰称为袄代或奥黛。奥黛由上衣和裤子组成,上衣像中国的旗袍,胸部因剪裁而勒紧,透明面料中透出丰满的胸部轮廓,两侧腰收紧,左右各开叉至腰部上边一寸多,露着小小一段腰肢,下穿宽筒喇叭裤。奥黛剪裁得合身,就像卡在身上是的,再配上飘逸的裙摆及长裤,将玲珑小巧、婀娜娇媚的身段衬托得更加楚楚动人,走动时,裙裾飘飘,腰肢摆动,流露着千般妩媚、万种风情。 

       从国土到道路,从住房到人体,处处苗条,是不是这个国家的形象挺细长、挺生动呀?

       穿着奥黛,为食客服务的餐厅服务员。   杲文川摄

       为游客演唱的湄公河畔姑娘。              杲文川摄

      看看河内市,是不是没有几栋高楼大厦?      杲文川摄

       看看密如蛛网的电线,与中国的过去差不多。    杲文川摄

       由于满街摩托车吐黑烟,污染严重,骑摩托车的女士都捂得严严实实。

                                                杲文川摄

       越南还有摩托“倒骑驴”。             杲文川摄

       人人全副武装。              杲文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