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茶艺解说及配乐

 不是谁的花儿 2010-08-10
一、茶艺解说:
       茶艺解说贯穿于泡茶全过程,各程序的名称解释,应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觉到舒适,发生美的感觉,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茶艺解说应生动、准确、娓娓动听,具有生活性,又有趣味性。一套好的茶艺解说,应具备如下三点:
       1、合符茶叶特征   茶树鲜叶因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六大茶类。因采摘标准不同,有老嫩之异。由于中国各民族习茶风俗不同,对茶叶的嗜好、泡制、品饮多种多样。不同的茶类,不同的茶叶嫩度,不同的民族习茶,均要选择不同的器具,确定不同的水温,投茶方式,冲泡时间等等。解说词必须围绕着如何泡好一壶茶,将茶叶的色、香、味,淋漓以致地展示出来,进行编写。
       2、体现茶道精神   我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茶事实践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了茶文化,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艺的指导思想。
       茶道包含有“克明峻德,格物致知,以许国,穷通兼达”的儒家思想,也包含有“天人合一,宁静致运,道法自然,守真养真”的道家哲学理念,还包含了“茶禅一味,梵我一如,普爱万物,见性成佛”的佛法真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要求茶人们的行为要专诚谦和,不放纵自己。浙江学业大学教授庄晚芳将茶道精神概括为四个字“廉、美、和、敬”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相处,敬爱为人。廉是前提,以茶敬人、共赏清香、转变风气。美是内容,从茶叶的品味中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美好享受,是品茶的真谛。和是目的,以茶为谋,联络感情,和衷共济,和睦相处。敬是条件,尊敬对方,除要有好的态度外还要有好的处事方法。掌握了茶道精神,并用它来指导茶艺实践,我们的茶艺表演,解说,才能神形兼备,精彩动人。
       3、表达准确动情    解说词表达要准确,清晰、比喻要恰当、词语要生动、紧扣所要表演茶艺的中内容,不可糊其辞,模棱两可,也不可夸大过头,虚无缥缈。
       茶艺解说,要求声音婉转优美,柔和悦耳,吐字清爽,娓刀动听。表情谦和和投入,真诚感人。节奏抑扬顿挫,富有层次。风格诙谐幽默,别具新意。表达自然流畅,使听者感到舒适,真切,如挚友谈心,及易交流与沟通,引发对茶艺表演美的共鸣,体会“两腋习习轻风升”之感觉。

二、茶艺配乐
       我国古代文人修身的四课——琴、棋、书、画中,琴放在第一位,“琴”代表着音乐,音乐可培养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使生命过程更加美好。
       中国茶道要求在茶艺过程中播放的音乐应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然精神的再发现,人文精神的再创造而精选的乐曲,衬托茶艺主要思想的充分展示,所选乐曲大多为我国的古典名曲,我国古典名曲幽雅美妙,韵味悠长,有一种令人回肠荡气,消魂摄魄之美。茶艺人员要依据所表演茶艺的主题、类别、季节等,选择协调一致的乐曲播放。如反映月下美景的有《春江茶月夜》、《月儿高》、《彩云追月》、《平湖秋月》等,反映山水之音的有《流水》、《江流》、《萧湘水云》、《幽谷清风》等,反映思念之情的有《塞上曲》、《阳光三叠》、《怀乡行》、《远方的思念》等,传芳花木之精神的有《梅花三弄》、《佩兰》、《雨中莲》、《听松》等,似禽鸟之声态的有《海青拿天鹅》、《平沙落雁》、《空山鸟语》、《鹧鸪飞》等。
       近代作曲家专门为品茶而谱写的音乐有《闲情听茶》、《香飘水云间》、《桂花龙井》、《清香满山月》、《乌龙八仙》、《听壶》、《一筐茶叶一筐歌》、《奉茶》、《幽兰》、《竹乐奏》等。
       音乐牵动茶人,回归自然,促进人与茶,人与自然的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