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主建言第一人

 羽君天地 2010-08-10

民主建言第一人

 

澳門是外國勢力進逼中國扣開的第一道門,也是近代中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第一道窗,是世界資本主義萌芽後西風東漸的最古老通道,也是數個世紀以來大一統的古老帝國的子民走向海洋文化,接觸西方思潮的第一口岸。所以,在文化交流史上,澳門這個蕞爾小地方,擁有無數個中國第一。

在中國人著述中,以比較準確意義使用「民主」一詞的,是被譽為澳門之子的鄭觀應的著作。

據李鐵眏著《論民主》一書(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8月出版)所考証,鄭觀應所著《易言》三十六篇本,其中第一篇《論公法》即云:「泰西有君主之國,有民主之國,有君民共主之國。」所說的民主之國,是指行民主制度之國,君民共主之國是指行君主立憲制度之國。這是第一個準確使用「民主」詞義的中國人著述。

《易言》三十六篇本於1875年寫的自序,稱書中各篇皆寫於1870—1871年間。於光緒庚辰夏中華印務總局版本在香港刊行流傳,後因懼「僭且招尤」而收回,刪併為《易言》二十篇本,於1882年前後由上海淞隱閣刊行。

其在《論議政》篇中,介紹泰西列國「設有上、下議政院」「凡有國事,先令下院議定,詳達於上院。上院議定,奏聞國主。若兩院意議符合,則國主决其從違。倘彼此參差,則或令停止不議,或覆議而後定。故泰西政事舉國咸知,所以通上下之情,期措施之善也。」鄭觀應早在19世紀70年代,已向國人推介了推行民主的方法。

19世紀6080年代,中國相繼出現一批改革思想家,開始效法西方,提出政治改革的要求。馮桂芬提出一系列改革意見,鄭觀應、王韜、郭嵩燾、湯震、何啟等明白地表達了模仿君主立憲制度的主張。

鄭觀應在「言之亦正不易」的帝制時代,作《易言》,由於「歐洲各國兵日強,技日巧,鯨吞蚕食,虎踞狼貪」,目擊時艱,提倡自強,作呼籲「物極則變,變久則通」,力促「中國能自視為萬國之一,彼公法中必不能獨缺中國,而我中國之法,亦可行於萬國」,「有道之邦,雖彈丸亦足自立,無道之國,雖富強不敢自雄」。

王韜為之作跋,稱「不仕不隱,亦吏亦儒」的鄭觀應之書為救時之藥石,「當今之世,非行西法則無以強兵富國」,「樹國威,尊國體,必先由自強始」,「我國家幅員之廣,財用之富,人民之眾,泰西諸國皆所不逮苟能自強,何向而不濟?」

130年的歷史過去了,中國今日政治穩定,施行與本國經濟文化發展相適應的民主,富強有道,在世界論壇上,發言力日強。並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已成為負有相當責任的世界大國一員。中國的聲音,有助於「干戈戾氣,銷為日月之光」,觀應先生的卓見,今日已化為現實。

 

2002.02.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