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旧性面瘫的治疗

 美燕子 2010-08-11

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陈旧性面瘫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作者:李强,廖小丽 2008-12-27

摘要: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陈旧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6例患病在2个月以上的面瘫患者,以针刺配合梅花针的方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每做完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均治疗完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论 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陈旧性面瘫是一种行之有效、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的......

  • 专题推荐:
  • 临床快报
  • 药市动态
  • 违法广告
  • 医保动态
  • 药品价格
  • 流感疫情
  • 保健常识
  • 妇科课堂
  • 医改动态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陈旧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6例患病在2个月以上的面瘫患者,以针刺配合梅花针的方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每做完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均治疗完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痊愈15例,显效8例,改善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陈旧性面瘫是一种行之有效、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陈旧性面瘫;针刺;梅花针

    面瘫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单侧面部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临床按其发病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期(2周以内)、恢复期(2周~2个月)、慢性期(2个月以上)。辨证一般可分为风寒客络型、风热扰络型,后期还可见瘀阻络脉型[1]。笔者此次主要以慢性期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患者均为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门诊病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18~60岁;病程都在2个月以上,最长为5年。患者均表现为患侧面部不同程度的歪向健侧,患侧额纹消失、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流泪、不能鼓腮等症状。其中相当于西医贝尔面瘫诊断的19例,亨特综合征诊断的7例。所有患者均以10次为1个疗程,每做完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均治疗完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治疗  患者取舒适卧位,后枕部与枕头接触即可,使风池穴部外露。调整好姿势后嘱患者坐起,取0.25mm×25mm华佗毫针两支,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双侧风池穴0.8~1.2寸。刺毕嘱患者慢慢平躺下(注意此时头部保持平稳不能晃动,医者双手扶其枕部及后背助其用力),枕高以针尾不接触床面为宜。再取0.25mm×25mm~0.30mm×50mm华佗牌毫针(根据穴位具体情况及施术手法选择适宜长度毫针)针刺患侧地仓颊车牵正下关翳风攒竹丝竹空阳白,健侧合谷虚证加双侧足三里。以上诸穴除足三里及合谷外均用泻法行针2min后加用 Ⅰ 680-1型电针仪联结地仓与牵正为一组,攒竹与阳白为一组行疏密波30min。足三里用捻转补法每10min行针1次,每次2min,共行针3次。合谷用捻转泻法每10min行针1次,每次2min,共行针3次。出针时缓慢出针,面部穴位均用消毒棉球按压2~5min,以防止出血及皮下瘀血

    1.2.2  梅花针法  选择地仓、牵正、四白、翳风、阳白等五穴用75%酒精棉球由内向外局部穴位消毒,然后用消毒后的梅花针做穴位轻刺,每分钟100次左右。注意手法宜轻,以局部穴位潮红、充血为度,避免叩刺出血,以防局部青紫。

    2  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痊愈:微笑、说话口眼歪斜现象消失,能闭眼、鼓腮、皱眉,额纹恢复,计15例,占57.7%;显效:能闭眼、鼓腮、皱眉,额纹恢复,但说话微笑时嘴角显出歪斜现象,计8例,占30.8%;有效:闭眼、皱眉、皱额及鼓腮等动作都比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没有能达到显效的恢复程度,计3例,占11.5%。总有效率为100%。实践还证明在完成3个疗程后被评估为有效的患者如果能坚持治疗都能取得更进一步的疗效。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6岁,农民。于2007年10月24日前来我处应诊。自述其5年前在广东打工时因夜间搭乘摩托车时未戴头盔,次日起床后发现右侧面部歪向左侧,右眼不能闭合、流泪伴右额纹消失。因为当时条件所限和对此疾病的认识不足而延误至今。检查发现:右眼角膜反射消失,不能鼓腮,不能皱眉,右侧痛觉反应迟钝。脉细缓,舌淡、苔薄白。中医诊断为面瘫-气血不足,血不养经所至。针灸治疗采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接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参照本文“治疗方法”,此处不再作说明)。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右眼角膜反射、鼓腮及皱眉动作均得以很大程度恢复,唯在笑时略显嘴角歪斜。

    4  体会

    面瘫在中医看来多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所致。此病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见于贝尔面瘫,认为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水肿神经受压,是茎乳孔内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如果病变累及膝状神经节可表现为患侧乳突部疼痛,并且伴有耳廓外耳感觉减退,耳道可见到疱疹,对此西医诊断为亨特综合征,此种类型为疱疹病毒感染所致,预后多不理想[2]。由于此病发生于面部,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为此如何快速的治疗此病就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西医对此病的治疗常常采用激素药物抗病毒药物、血管扩张药物及维生素治疗,但往往疗程较长,并且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较多。中医对此病常常是采用针药接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实践证实此类疗法对该疾病的治疗有一定优势。但是临床上时常有一部分病人在经过治疗后,疾病恢复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好转减慢或停滞不前的现象发生。 经过总结分析,我们将其理解为:经过中药针灸的方法治疗之后虽外邪已去,但正气未复。前期我们多用搜风刮骨走散之药欲使邪气速去,此邪虽去但正气以伤。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面瘫本因虚而发,经过药物攻伐后使之虚者愈甚。加之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之说,所以才会出现 疾病恢复减慢或停滞不前的现象。用局部取穴透刺之法激发经气,宣通壅塞之经络。经络所至疾病所及,我们取手阳明原穴合谷以畅阳明经气,此经支脉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再者此穴亦为六总穴歌之面口合谷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取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以益气补血,此经起于迎香,上行至鼻根,与足太阳相交,下沿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于承浆……[3]。以上方法使经络通畅,气血调达,再以梅花针轻刺面部诸穴以达到祛瘀生新之功,诸法合用面瘫自然好转。本法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为治疗陈旧性面瘫行之有效之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国杰. 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40.

2 吴绍德等整理.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2.

3 王晶.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2004,24(1):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