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数九歌

 ufo999 2010-08-13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其时日的计算确是依公历的,一般在12月 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这个节令,由来已久。殷周时以冬至前一日为岁终,二十四节气也以冬至为首。《史记·律书》说:“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玉烛宝典》说:“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我们中国地处北半球,从冬至起白昼日长一日,此即民谚所说:

  夏至至长,冬至至短;

  冬至一阳生;

  过了冬至长根线。

 
  中国人历来重视过冬至节。是日,家人团聚,备办佳肴,享祀祖先,庆贺往来,一如年节。秦时以冬至为岁首,称为“过小年”;汉朝以冬至“冬节”,称为“日至”,官场举行贺节之仪,称为“贺岁”;魏晋六朝称冬至为“亚岁”;唐宋时仍循旧俗,过冬至“一如年节”;明清时,皇帝在冬至这天要在天坛祈年殿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典,也是沿袭历朝帝王冬至祭天的旧例。在民间,则有“冬至大如年”之谚及腌制“冬至肉”之举,因而川西坝至今流传“冬至不割肉,枉自世上活”的民谚。而北方“冬至馄饨夏至面”的民谚,也颇能说明冬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至今台湾还流传“冬至唔返冇(mǎo)祖宗” 之说,大意为:冬至不回乡祭祖就是没有祖宗。这一天,家家跪在祖先神主牌位前,由家长述说“根”在何处,是从大陆某省某地过来的,到现在已经是几代了。此俗在台湾代代相传,意在不忘祖先。

  另,冬至的民俗活动最普通也是最常见的,那就是“数九”了,成语“数九寒天”即由此来。因为冬至这天,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冬至后,太阳辐射至地面的热量仍少于地面向空中发散的热量,故虽说“冬至一阳生”,但气温仍继续下降,到了一定的时日,气温这才逐渐回升。

  民间的“数九歌”各地均有,兹附在川西坝流传的一首于后: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数完九九,春花也就灿然了。


通常还有这样的数九歌,这首比较常见: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

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

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