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历史复习总结之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天天高中学习网

 昵称2321054 2010-08-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2)、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

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

国家政权;③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

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初步建立:194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2)、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

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

居、小聚居的局面。

(2)、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3)、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4)、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1965年)。

(5)、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1)、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三、“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3)、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4)、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倒退。                                 

2、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

育。

  四、“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

度。

(2)、形成过程: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宣布尊重台湾现状、

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确立: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

会通过。

(3)意义:①它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

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②是对马克思主

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中英会谈(1983年)—— 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联合声明(1987年年)——胜利回归(1999年2月20日)

(3)、意义:①洗雪了百年耻辱。②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陆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

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

流与合作。

(5)、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

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有利因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两岸交流频繁,联系日

益紧密;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等等。不利因素:台

湾岛内的分裂倾向和国外的反华势力的干涉
 
天天高中学习网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