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细分析

 君子了水 2010-08-13
一、 了解记叙文的分类
1、 写人的记叙文。
2、 记事的记叙文。
3、 状物的记叙文。
4、 写景的记叙文。
5、 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二、 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一般有六个要素构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篇记叙文主要写的不外乎人物和事件。事由人做,人物要靠事情来表现,人物要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从事活动,事件有起因和结果,因此,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交待清楚,是将记叙文写清楚的基本要求。
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不仅仅是写清楚记叙文的需要,其实对读者理解文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物的思想性格、文章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事件来表达的。例如《挺进报》一文,写陈然决心写仿宋字,主动兼职,表现了他的主动精神;写他不顾个人安危,向同志发出信号,表现了他的从容镇定。而在狱中办报则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他与许晓轩相比则显得经验不足。写许晓轩指示陈然不许用刊头,坚持写仿宋字,直至最后挺身而出,承认那张字条是他写的,体现他富有对敌斗争的经验和临危不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事件发生的背景。如《挺进报》一文,开头一句是"1947年的秋天,重庆地下党发行了《挺进报》。"我们知道1947年是中国历史上黎明前的黑暗时期,重庆又是国民党的陪都,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点,对敌斗争的形势严峻就可想而知了。有时文中交待时间、地点不是非常明显,需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分析。如《小桔灯》一文开头说:"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是交待时间,但又不十分清楚具体时间是何年何月。只要读到文章结尾处,看到"十二年过去了"和文章最后的"1957年1月19日",就可以推知文章写的是1945年的事,地点是重庆。弄清这一点,就弄清了《小桔灯》一文的写作背景,这对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很有帮助。
看起来,对记叙的要素的掌握不应成为障碍,然而一到考场上,面对一篇记叙文,要弄明白、答准确记叙的各个要素,又常常感到捉襟见肘,原因何在?
一是缺乏科学的操作方法。试卷上要考查记叙要素的记叙文,所写的事件相对复杂,头绪也较多,涉及到的人物也不止一个,又不是发生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记叙的要素在文章中比较活跃。解答时千万不能急躁,以免顾此失彼。科学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圈点法和批注法。即在阅读文章时,先用笔把文章中与记叙要素相关的词语、句子一一圈画出来,并在旁边作适当的批注。文章读完后,把文中圈点出来的内容与批注迅速地浏览一遍,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间的前因后果等,从而使这些内容形成一个网络,理清它们的经纬,这样,隐匿在文章中的记叙要素就会浮出水面,一目了然。
二十缺乏分析和概括能力。在记叙的六个要素中,不易把握的是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又以"经过"为最难,这些要素与时间、地点、人物比较起来,不那么明显,叙述的文字又较长。因此,长话短说,就显得十分重要。长话短说,实际是一种概括能力,而要具有这种概括能力就得有分析能力。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把这个过程切割成一个个小块是分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每个小块的内容是概括,具备了这些能力,就可以化难为易。
由于并不是每篇文章中的要素都要齐全,有时,某些要素可以省略。因而记叙文阅读往往也会设计"本文省略的要素有哪些"之类的试题,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摒弃思维定势,避免走入误区。
三、 简要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重点、难点、热点)
1、 能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 熟悉文章内容,能指认有关片断描写的人物是谁。
(2) 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3) 能说出并分析文章中刻画人物形象所用的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细节、正面、侧面描写等)
(4) 能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正面描写入手,如《故乡》中的杨二嫂。
(2) 从侧面描写入手,如《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姑娘。
(3) 从细节描写入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若干细节对刻画鲁提辖这一人物的作用。
(4)从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如《范进中举》中的世态炎凉。
四、 懂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重点、难点、热点)
1、 多义词某一义项的选用,但比一般的不需要语言环境就能解释词义的题目难得多。
如:(1)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忘记带领结……(马虎、不讲究)
(2)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秘密)
2、 说出文中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1) 代词的种类。
A、 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咱们、自己、人家
B、 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哪、哪里
C、 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每、各
(2) 要准确说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必须注意
A、 了解有关代词的用法。
如: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男女兼指。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包括听话人。
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这--用于近指。
那--用于远指。
B、 弄清代词所指代的是词还是句子,准确截取。
C、 有些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紧挨着代词,有的则隔了不少其它的内容。
D、 有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摘出,有的则需要自己归纳。
3、 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引伸义。(这一意思在字典词典上查不到,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个词的引伸义就不存在。)
如:我已经完全卷入了漩涡,不得不继续这场斗争。(由"比喻牵累人的事"这个意义引申为"比喻竞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
4、 某些用了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的词语。(如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的一些词语、某些说反话的词语)
5、 某些概括了具体内容的词语。(要求说出具体概括的内容)
*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联系具体的语境。
(2)联系立意和主题。
(3)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
(4)联系词语的色彩。
(5)联系描写和修辞的角度。
(6)联系表现手法。
五、 体会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重点、难点、热点)
1、 语句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句的客观意义:指语句表示的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关系,又叫本义。
(2) 语句的表达义:就是蕴含在语句里的说话人对事态或事理的认识、态度、思想、感情。
(3) 语句的语用义:是语句的表达作用,是指作者说出或写出语句的目的。
2、 语句的字面含义的分析方法。
(1) 通过分析语句的语法结构理解其客观意义。
(2) 通过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句式特点理解语句的表达义。
3、 语句的隐含义(深层含义)
语句的隐含义是语句的字面意义与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分析理解语境的隐含义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依据语境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2) 从比喻、反语、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中领会语句的隐含义。
(3) 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时代背景信息推断语句的隐含义。
(4) 根据全文的内容、中心意思和感情基调领会语句的隐含义。
(5) 调动自己的实际观察体验,领会语句的隐含义。
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
这种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个别词句的理解能力。一般情况下,这些考查的词句在文中都有其特定含义,考生在解释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要符合文章的语言环境。
如:200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阅读题《星期一早晨的奇迹》的第(1)题为:第(1)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情不自禁",第(7)段中写"母亲的眼中闪过惊喜"。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
这几道题或针对词语或针对句子设计题目,要求考生正确理解。这些词和句子一般来说都是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
【解题策略】
做这类题目要把握一个准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也就是说解释词语和句子都必须回到文章中去,在词语和句子所在的特定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决不可望文生义,随意揣测。做题步骤是:(1)看清题干要求,锁定词句;(2)回到文中,还原词句位置;(3)划定语言环境,前后勾连,综合信息;(4)组织语言,完成答案。
六、 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的中心。(重点、难点)
这里所指的记叙文的结构层次包含两层内容:一是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二是一个自然段内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分析全文结构的主要依据有四点:(1)时间、空间的转变。文中时间、地点的语言标志即是划分文章结构的主要依据。(2)人物、场景的变化。这常常是记叙文结构层次的界限。(3)选材角度的变换,抒情、议论的穿插,也常常是结构层次的交接处。(4)抒情散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此外过渡段、过渡句常常是文章各部分(或各层次)的衔接处。分析自然段内部的层次先要找中心句或关键句。然后看段内内容是怎样支撑中心句的。还要了解段内层次的几种形式,如连贯式、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再结合具体内容思考。概括段意或段内层次的大意可通过摘录中心语句、组合相关内容或自己归纳等方式。
要想归纳出正确的中心,首先要把文章读懂,把握全篇文章的内容,这是分析和理解的过程。然后,还要把内容提炼出来,这是归纳的过程。最后,要用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主题思想)结构是: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抒发、激励或鼓励人们、告诉人们、揭露了、鞭挞了)什么(思想、感情、现象等)。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能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和中心意思,能从文章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是对其训练要求。中考语文试题的记叙文阅读中,涉及对中心思想的考查就成为热点试题。这种考查形式有直接的,如要求写出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有时是间接的,如针对提供的阅读材料,设计若干与文章的中心思想相关的试题(中的态度、感情、人物的性格分析等等)
归纳或提炼一篇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有多种方法,从表达方式入手,旁敲侧击,是较为简便的一种。
所谓旁敲侧击,是在考虑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同时,从描写、议论、抒情这些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倾向,从而使我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能体悟出文章的中心与主题。作为选拔性考试的中考,在确定记叙文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对材料的尽可能利用,也就是说,选定的阅读材料,其出题点要相对多,这样,阅读材料就要选那些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的记叙文,这样就为旁敲侧击提供了可能。在记叙文中,叙述和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段缺一不可。从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入手,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感情,从而有助于对文章主题的提炼。《夜走灵官峡》《济南的冬天》《故乡》中都描写了冬景,但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却大不一样,《夜走灵官峡》描写纷纷扬扬的雪景,是为了突出工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劳动场面热烈,衬托工人阶级的忘我劳动;《济南的冬天》描写冬景,则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故乡》开头描绘的隆冬景色,衬托了人物心绪的悲凉。可见,任何记叙文中的描写都不是闲笔,都与中心思想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记叙文中往往有议论,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这些议论的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些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枣核》、《一面》等文章中的议论成分,都与中心思想有着直接关系,都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抓住这些议论的句子,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
抒情是作者或文章中人物对事件或景物的主观感受的抒发,无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都会对文章中心意思作这样或那样的提示或暗示。《荔枝蜜》的结尾,作者有一段深情赞美蜜蜂的抒情,然后由蜜蜂及人,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动,显现了文章的中心与主题。自然,也可以从《听潮》、《记一辆纺车》、《白杨礼赞》等文章中,品读其中抒情性的文字,从而体会与中心意思的联系。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获取信息的学习行为,提炼文章主题,归纳中心意思,倘若能直接悟出更好,如果暂时还不具备这种短、平、快的能力,则不妨利用"旁敲侧击"的迂回策略,同样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仔细分析文章所记叙的事件,发掘事件的内在意义。
(2) 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七、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态度或感情。(重点、热点)
1、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理解。
这种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涵,是否对文章的中心了然于心。其文题的设置常与文章的标题结合在一起。
如:2003年重庆市中考阅读题《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的第(1)题为:本文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概括全文回答。
这种问题的本质其实是要探寻文章记叙的事件的核心。
【解题策略】
对于这种问题最好不要急于做出回答。在做题时不妨先从其它题目入手,而把这种问题放在最后。在读透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文章的线索,弄懂文章题目的表面含义和内在含义,然后组织语言,完成答案。
2、把握文章的思路。
检验考生是否掌握文章的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考生将叙述的过程写出来,也就是理出文章的脉络。中考中此类试题比较常见。
如2003年山东威海市阅读题《智慧的美丽》第(2)题:读完全文,请你用恰当的词语说明"我"的情感(心理)变化。()--()--()--(流泪)。
再如2003年北京市中考阅读题《月是故乡明》的第(1)题为: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捉知了)--()--()--()。
【解题策略】
做此类试题从两点入手,一是读透文章内容,弄清所叙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是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提示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前后推理。在上面几例中,需要考生填写的只是整个思路的一部分,考生应根据已知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3、记叙文中要抒发的感情,主要有赞颂、热爱、喜悦、愤怒、忧愁、哀伤、悲痛、憎恨、同情、感激、指责等。
4、记叙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大致有:
(1)在文中直接抒情,如《回忆我的母亲》第一节。
(2)把感情寄寓在所叙的事中,如《我的老师》
(3)把感情寄寓在所描绘的事物中,托物言志。如《白杨礼赞》
(4)把感情寄寓在所描绘的景物中,借景抒情,如《春》
(5)把感情寄寓在议论中,通过议论抒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部分。
八、知道记叙的顺序。
中考语文试题中的记叙文阅读题,常常会设计考查记叙顺序的试题,在记叙文中,叙述贯穿全篇,描写结合叙述进行;而抒情、议论则以叙述、描写为基础,叙述先后的安排与全篇段落结构的安排密切相关。因此,考查记叙的顺序,也是对记叙文阅读中基本结构的阅读能力的考查,所谓记叙的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顺序、倒叙、插叙。
掌握记叙的顺序,最重要的是抓住"时间"这个要素。记人叙事的文章,无论是采用顺叙、倒叙、插叙中的哪一种顺序,依据的都是"时间"这一要素。
顺叙即按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时间的顺序来进行叙述,由于顺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写的,节外生枝的情况极少,因而理解起来难度不大。解答记叙文阅读题中关于记叙顺序的考查题,要把重点放在倒叙和插叙这两种顺序上。
倒叙,是指将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叙述。采用倒叙方法,往往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在一开头就能抓住读者。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将事件的结果"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提到前面来叙述,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读者就会想一件普通的衬衫有何珍贵?然后再通过回忆叙述这一件衬衫的来历,同时也解开了读者心头的疑问。倒叙由于改变了记叙的自然程度,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迄点。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在开始倒叙的时候,要抓住点明以下是倒叙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不要把"倒"、"顺"的时间概念搞混;二是倒叙的部分仍然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的,即从全文看,用的是倒叙的叙述顺序,但就倒叙的内容来看,用的还是顺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进另一段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仍回到原来的事件上去,继续原来事件的叙述。插叙是对文章内容的必要补充。如《同志的信任》叙述的线索是鲁迅收信、看信、转信。文章在叙述完鲁迅收信、看信后,插入了方志敏被捕、受审、写信、托人送信这一事件的叙述。由此,读者才知道这封信的来历。同时也更突出了标题,也使读者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方志敏对鲁迅同志式的信任。阅读记叙文时遇到插叙,仍然要注意时间的起迄点,同时还要注意插叙前后的过渡和衔接的话。如《我的叔叔于勒》全文依"盼、赞、遇、躲于勒"安排情节的,在"赞于勒"中,作者插入了关于于勒去美洲前糟蹋钱,去美洲后赚了钱的情况。在插入这一部分之前,写了全家人衣冠政企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父亲总要说:"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在插叙结束后,又出现了一次。这两处内容相同的话,就是顺叙与插叙之间的起迄,起勒过渡和衔接的作用。还有一种插叙是对人物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叙述的时间顺序无关。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关于马玉祥的介绍。对于这些情况,阅读时只要细心注意,一般不会发生阅读障碍。
答好关于记叙顺序的试题的基础是记叙的要素,在六个要素中,理解"时间"并不困难,由此而延伸进一步弄明白记叙的顺序,掌握顺叙、倒叙、插叙在文中的运用,答好这类试题就不会有困难,而且有助于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主题。
九、识别文中起过渡或照应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重点)
十、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正确划分段落或层次。(重点、难点)
(一)线索
阅读记叙文不能不注意文章的结构。所谓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通常称之为谋篇布局。而线索则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在中考语文试题中,记叙文阅读题常设计关于线索的试题,目的就在于检测考生是否能把握文章内部组织构造的能力。
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它由许多因素决定,诸如文中的内容、文体的特点、写作风格等等,致使文章的线索出现了多种形式。如(1)《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精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这三个事例可以说是文章的"部分",要把"部分"组成"整体",就得有条线索,这条线索就是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核优异品质。(2)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我"的活动为线索。《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串联起"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从而反映辛亥革命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3)以物为线索。如《枣核》以枣核为线索。《记一辆纺车》以纺车为线索。(4)以人物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小蜜蜂的感情从一开始的疙疙瘩瘩,到不觉对小蜜蜂"动了情",以致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我的老师》以回忆、依恋、思念自己的老师为线索。(5)以时间、空间变化为线索。《。老山界》以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为线索。游记一般都用时空为线索。记事的记叙文,按事件自身的发生、发展、结局来写,往往以时间为线索。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一文,作者围绕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因而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是叙事的线索。但是,本文还有一条线索,文章从东京写起,活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作者的憎厌之情,再写对"日暮里"和"水户"的印象,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描写看电影事件,决定弃医从文,目的是为了寻找救国的道路。寻觅文中的这些踪迹,可知文中还有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这条线索。
可见,记叙文的线索有多种形式,在阅读时要注意文中的时空转移,注意人、事、景、情这些因素,因为这些都有可能构成文章的线索。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理清线索,在于抓住文章中把多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的因素。有些记叙文,如果不仔细揣摩文章内容的结构关系,就可能把不是线索的东西误解为线索。如把《小橘灯》的线索理解为"小橘灯",把《荔枝蜜》的线索理解为"荔枝蜜"等等。
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关于线索的考察,一般用主观题的形式,答好题的前提是对文章的反复阅读。打一个比方,文章的结构好比人的骨骼,线索好比骨骼与骨骼之间连接的韧带,有了骨骼与韧带,血肉与灵魂才有所依附。考查上的准确答题,源于平时的认真训练,在平时的阅读记叙文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对线索的理解,日积月累,就会成为能力。
(二)划分段落层次
(1)以记事为主的。
A、记一件事的,就可以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段落,有时也可以按时间的推移或地点的转移来划分。
B、如果是写了几件事,就可以按事件来分段。
(2)以写人为主的。
写人离不开事(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但写事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即写事是为写人服务的,就可以依这几件事所表现人物的特点来化分段落。
(3)以写景状物为主的。
这要看写的是一处景物还是几处景物。如果写的是一处景物,就依写景的顺序(或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为依据划分段落;如果写的是几处景物,就可以这几处景物为依据来划分段落。
十一、说明详写、略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重点)
1、记叙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的人和事件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意思贯串着文章的始终,贯串在对材料的叙述、描写之中。
2、这里讲的详略即详写、略写。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有效地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
十二、分析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难点、热点)
十三、区分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1、叙述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断贯串起来,使读者对事件全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可分为概括叙述和详细(具体)叙述。
2、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
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又可分为形象(包括肖像、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又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种。
对于记叙文而言,描写手法的运用是其最为重要的写作特点。一般来说,凡考记叙文阅读,描写手法多是必考内容。所以考生必须将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环境描写的特征熟记于心。对于这几种描写手法的作用也要牢牢记住。
如:2003年陕西省中考阅读题《最美的眼神》中第(4)题是:在塑造雒老师形象时,本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再如:2003年河南省中考阅读题《选择》第(1)是:第(6)段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父亲什么心理?
这几道题目考查的都是最常用的描写方法,对这样的题目,考生要争取拿到满分。
【解题策略】
做这类题目,只要把握一点。那就是准确区分各种描写手法,特别是要注意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区别。此外各种描写的作用要记牢,并且要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回答。
3、记叙文中有时常穿插适当的议论,用以点明意义,突出本质,渲染本质,或点染人物的崇高思想境界。有时在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
4、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情感。
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作者的感情,亦称间接抒情。
十四、分析不同表达方式对表现思想内容的作用。
1、记叙(叙述)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2、描写可使人、事、景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3、议论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可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十五、分析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明、周密、生动、形象等特点。(重点、难点、热点)
十六、要能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优美、精辟的语句。(重点、难点、热点)
有些文章中的语言很形象,常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摹事物、说明事物、阐述事理、流露感情;有些文章用语很含蓄,常拐个弯子把所要说的话的意思说出来,使文章很耐看;有的文章语句优美、精辟,含义隽永,让人百看不厌。对这些形象、含蓄、抽象、概括、优美、精辟的语句,要学会欣赏,学会阅读,既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又能说出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在习作中,还要学写这类句子。
十七、要有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的能力。(重点、难点、热点)
1、形象与描写都与人物和环境有关,描写是表现人物与形象的具体的手段和方法,而形象则是描写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
2、着重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是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把握人物的特征。
二是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三是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3、形象的范围不仅仅是人物形象,还包括景物形象,这是比较难理解的一点,因为文学作品中的景物,往往采用象征、寓意等方法来表达社会内容,它是"人"的"物化",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小说多用此种手法。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以及景物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十八、给语段加一个标题。(重点)
十九、就文章某种写法谈点体会或看法。(重点、难点、热点)
人是有个性的,文章也有"个性",文章的"个性"就是写作上的特色,能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看出其某一方面的特色,是阅读能力高的标志之一,因为这反映了对文章的穿透力。近年来,不少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题,加大了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力度,体现了对阅读能力较高层次的考查。
找准一篇文章的特色,忌虚求实。
所谓虚,是指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说些抽象笼统的套话。如"主题深刻"、"选材精当"、"结构完整"、"语言生动"之类,说这些就像说一个人有鼻子、耳朵、眼睛、嘴巴一样,等于废话。说废话是不可能得分的,所以要"忌"。
求实,就得实实在在地找出一篇文章区别于别的文章的地方。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在设计此类试题时,开放性试题得到重视,往往只要求考生就某一方面特色谈谈自己的认识。这种题型,为找出文章的"个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为一篇文章的特色,不仅仅表现在一个方面。可以从分析文章的主题与材料的关系入手,运用材料表现主题,方法千变万化,各有不同的妙处,《七根火柴》叙述的事件谈不上轰轰烈烈,场面也并非波澜壮阔,却反映了一个用生命延续生命的重大而严肃的主题,那么,这篇文章就有"以小见大"的特色。也可以从文章的材料选择与安排上分析特色;《分马》中刻画了众多的人物,但并非平均笔墨;《社戏》中叙述了好几件事,也写得疏密相间,这两篇文章的特色之一就是"有详有略"。还可以从表现手法上分析,如《故乡》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口技》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挺进报》中伏笔的设置;《藤野先生》中明暗双线索的运用,都显示了这些文章某一方面的特色。当然,也可以从文章的语言角度来分析其特色,《老杨同志》一文大量运用了群众语言,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济南的冬天》,读来明白如话,琅琅上口;《故乡》中议论性成分含蓄、深邃。抓住这些文章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语言风格,也就读出了这些文章语言上的"个性"。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体现着文章的"个性",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把记叙、抒情、议论融于一炉。其它如从人物的塑造与刻画、景物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可以作为文章分析的角度。一篇文章的特色往往是多方面的,别人看出来的特色,未必是自己感受最深的特色,反过来也是一样。分析文章的特色,前提是因文而异,但也要因己而异。
具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选材上看,有的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有的选材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2)从结构布局来看,有的结构严谨;有的既严谨又灵活;有的结构精巧、独具匠心;有的采用双线索结构;有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
(3)从表达方式上看,有的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其性格特征;有的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
(4)从语言运用方面看,有的遣词造句准确、鲜明;有的风格朴实清新;有的含蓄幽默……
二十、对文章修辞运用的理解与作用。
修辞运用在记叙文中必不可少,修辞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修辞有两种,一是词语的铸炼;二是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项内容都是中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考查内容。
如:2003年海南省中考阅读题《母亲的纯净水》的第(3)题为:在"如果她把它看做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心灵的光芒"这句话中,有人说可以将"丑陋"改为"丑恶"。你认为可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再如:2003年山西省中考阅读题《捅马蜂窝》的第(7)题为:文中加" "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章理解其运用的妙处。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考记叙文阅读对修辞的考查难度并不大,修辞手法多集中在比喻等最常见的形式上。
【解题策略】
辨析词语的修辞效果要注意分析词语的意义、色彩、轻重、词性等,既要分析其不同之处,又要分析其相同之处,更要分析出为什么要用这个词。
至于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的常规作用。比如比喻的表达作用一般是可以使文章表达更生动、形象,排比的表达作用主要是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度,加强语言的气势。其次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怎样更形象、更有气势。
二十一、知识的迁移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近年的中考试题中,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阅读题中出现了大量的开放性试题。这些题目或引导考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或启发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新写作。可以说,这种考题现在已成为各地命题的首选形式。在2003年的考题中,这种开放性的试题屡见不鲜。
如2003年上海市中考阅读题《成全一棵树》的第4题为:第(17)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剧,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
【解题策略】
开放性试题要用开放的眼光来对待。首先,做这类试题不可循规蹈矩,只要不逾越题干的要求,尽可以畅所欲言;其次,这类题目想像空间广阔,考生要大胆想像;再者,这类试题讲究个性,讲究语言。在写作时要把自己平时的阅读储备发掘出来,写出文采,写出个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