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民随笔——“天灾”的“最大限度减少人、财、物损失”甚至“避免” - 新华博客 - New...

 山地之仔 2010-08-16
【原创】 崇民随笔——“天灾”的“最大限度减少人、财、物损失”甚至“避免”

崇民随笔——“天灾”的“最大限度减少人、财、物损失”甚至“避免”
  一条老消息:“四川地震重灾区遭受严重暴雨洪灾 损失严重救灾困难”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2441429.html,今天还让我深思。
  “8月12日至14日,包括汶川地震重灾区在内的四川多个市州遭遇新一轮暴雨袭击,并导致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灾区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严重”;
  “这次受灾较重的汶川、绵竹、都江堰、平武等地均为汶川地震重灾区,地震以后已因多次暴雨而重复受灾,对于当地群众来说是雪上加霜”;
  “四川这次暴雨灾害来势猛、灾情重,但是,由于灾区党委、政府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发出预警,乡镇、村、组干部及时赶到一线,采取逐户通知、警车鸣笛示警等形式,以最快速度组织群众转移,最大限度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例如,绵竹市清平乡5000多名被困群众已转移到相对安全地带,每人每日可得补助10元钱、1斤粮。”
  专门摘录消息中三段原文,我想逐一评议几句。
  第一段话,告诉公众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确凿无疑是“天灾”,引起公众特别关注的大约是“包括汶川地震重灾区在内” “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严重”两处。如果说这段话尚不足以引起公众疑惑“天灾”之外的问题,接下来有心人就会对“天灾”质疑了。
  第二段话,“重复受灾”是陈述,“雪上加霜”已有情感“偏向”了。人们不禁要问:极重灾区的公民、或者说“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多发地的群众,为何、凭啥会“重复受灾”?他们有没有“被”“雪上加霜”?!这种天灾都“多次”“重复”了,那些灾民、那些“领导”“灾民”的地方还能经受多少“多次”“重复”?!有没有天灾之外的“人祸”因素?如果,仅仅如果,灾区重建一开始就躲开“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多发地,“重复受灾” “雪上加霜”能加之于“灾区群众”?!天灾,似乎人类没有谁能战而胜之,我们硬要用“胜利重建”在“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多发地来体现“与天斗,其乐无穷”吗?我们硬是要“战天斗地胜而荣之”吗?为了公民的生命安全,我们不能输给天灾?!我们不能远离、躲避天灾?!
  第三段话,是在不得不遭受天灾的情况下唯一正确的选择,因为这“最大限度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这,说明什么问题?即或在重大天灾外加人为决定“继续经受天灾”的情况下,党委、政府只要认真作为,具体工作人员只要认真履职,“当地群众”依然能够逃生!“抗震救灾”、“抢险救援”依然能够取得资格一点儿的“胜利”!官方对此可以总结出许多“精神”、“经验”,并由此显示出“制度的优越性”、啥啥啥的好、积攒一大堆政绩,评选出一大群以领导为主的“英雄”!能否逆向想想?“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不能伤及损及公民、群众一位也不死伤、房屋财富毫发无损,是不是更有政绩?领导更英明?制度更优越?资源财富更减省?重要的是:当地群众不会重复受灾、更不会雪上加霜!自然,谁也享受不到“感恩”的愉悦了!
  平心而论,我不奢求任何天灾都不造成人、财、物损失,我也不指望任何制度都能对公民尽善尽美,我更不理想化地球上所有公仆一心为民。至少,“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这类天灾,我知道是能防、能躲、能避的,是能够“最大限度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的,甚至能够避免初次打击!

  这次灾害后又要重建,拜托我们的党政不要再让“当地群众”房屋重建在当地了;或者,为他们筑起能抵御天灾的基本“防护墙”(让他们在天灾降临时能够逃生)。让我们的所有公民能顺其自然、寿终正寝吧!
  就算财物身外事,遭灾干部群众生命、抢灾的子弟兵干部群众生命,谁也经不住“折腾”!
  规律、客观规律,真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再大再高级的领导、再能再有权的“意志”也转移不了客观规律。这是“以人为本”落实的第一前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